朱婕
摘 要:商英英語課程具有靈活性,實操性和跨文化性的特點,我國高校商務英語教仍舊存在著單一性與多元性,共性與個性的矛盾。通過對模擬環境、模擬內容、小組成員的有效設計并輔以教師及時的教學反饋,情景教學模式能夠為商務英語課程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商務英語; 情景教學; 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90-02
21世紀是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世紀,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交流變得日益頻繁,國際貿易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因此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外語人才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而商務英語作為一門特殊用途英語(ESP),備受各大社會、公司的青睞。市場效應給這一課程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接踵而來的是許多院校紛紛開設商務英語課程。本文將以《國際商務談判》課程為例,探討個性化情景教學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策略與意義。
一、我國高校商務英語教學的現狀
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設計模式大多以教學設計過程模式為主。這種模式雖然在教學設計過程的構成要素、設計層次和應用范圍上有所不同, 但都有“學習者、目標、策略和評價”四個基本要素和“分析、設計、開發、評價及修訂”等共性, 追求“規范與可操作的程序”(朱云東,鐘玉琢, 1999 )。雖然我國大多數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上都有一定比例的實踐環節, 但實踐教學中仍然以教師的單一講授為主,學生也習慣于個人獨立學習和被動接受,缺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因素難以調動,學習潛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不熱衷于學習,學習效果差 ,因此,難以實現專業培訓的目的。顯然,傳統教學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商務人才的培養要求,與培養應用型的人才需要相矛盾。
二、情境教學的理論概述
人類的交際行為發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而這些情景也影響人們的交際策略的選擇。基于此,霍恩貝提出情景教學法的概念,指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地創設一些具體形象生動的場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技能”(Hornby,1981)。霍恩貝認為,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模擬,學生能夠更好地獲得真實的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每個主體通過參與、卷入一個個真實有效地情景獲得具有個性化的對知識的理解,和對不同場景的情景反映。我國學者大多強調,語言訓練有必要掌握發生在特定情景中環境和文化因素。情景教學的產生于發展離不開現代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研究。1989年,布朗柯林斯與杜吉德的《情景認知與學習文化》系統闡述了情景認知學習理論,成為這領域的開創與指教之作。論文指出,知識作為活動、背景和文化產物的一部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識本身真是存在于活動中,在豐富的情景中,在不同的文化中不斷被運用和發展。1996年,希拉里,麥克萊倫將這些論文以《情景學習的觀點》為題結集出版,將情景學習與計算機教育,情景學習與課堂學習。之后有關情景認知與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滲透到教育研究的各個領域。
三、《國際商務談判》情景教學的實現
國際商務談判是一種即復雜繁瑣又有序可循的國際商務活動,從談判組成員的確定,談判日程的確立到實質性談判的開始,包括談判總結甚至到后來談判組成員的離場都離不開談判各方對相互之間不同文化的了解。某種程度上來說,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本身就是個性化跨文化交際的過程。跨文化談判的雙方由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得人員組成。由于雙方具有不同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方式,因此,他們往往存在著由文化因素而引起的行為模式差異。這些文化差異不但會導致談判沖突和矛盾的加劇,使得談判過程更為復雜,進而影響到談判最后的結果,甚至還會因為文化差異因素導致雙方的合作破裂。因此,國際商務談判者除了要掌握交際技能和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系與差異,及時調整談判風格和策略以應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對手。
1) 談判環境的設計
考慮到我國在校學生的心理環境和對陌生文化的距離,采取模擬情景練習的目的在于盡量縮小理論學習和社會需求的差距。因此,在進行情景模擬背景的設計時,教室應該以學生熟悉的空間環境為大背景,盡量設置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背景便于學生收集資料。
2) 談判內容的設計
一般而言,情景教學的優點在于通過模擬真實環境,提高學生實操能力。因此,案例的選擇則應該遵循由簡到繁的原則。可分為談判準備階段、開局階段以及討價還價階段。在這三個階段分別依次導入“詢價與答復”、“報盤與還盤”和“接受與簽訂”等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循序善進的感受和掌握談判技巧。
3) 小組成員的分工
針對一個具體的案例,可由學生自主成立談判小組。為保證每一角色的完整性,小組成員由4-5人組成。其角色包括:主談人、輔談人、記錄員、翻譯。主談人是談判桌上的主要發言人,其職責是憑借自己敏捷的思維和談判技巧,將已確立的談判目標和談判策略加以實現。談判過程中,由他為主進行發言,闡述本方的立場和觀點。協助主談人完成談判任務是輔談人的主要職責,為主談人提供信息和參考意見。詳細記錄雙方談判的主要情節則是記錄員的任務,為會下的討論提供詳盡的材料支持。
4) 談判結果的分析
情景模擬談判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互動教學,因此,師生間的交流環節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此,教師需把握好三個關鍵節點。既談判前的設計與指導、談判中的適度介入和談判結束后的點評和反饋。就模擬談判后的點評而言,教師首先需要結合模擬案例進行全過程詳細解析, 指出模擬談判過程的得與失,并重點對學生在模擬中忽略或者做得不夠好的方面進行詳解, 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以便學生改正與改進。其次, 在接下來的理論教學中, 需要再次結合模擬談判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講授, 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理解與把握,同時還需要特別加強一些專業商務概念及名詞的應用。
總的而言,商務談判情景模擬教學是一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開放、互動教學方式。
在這種模擬的學習情境下,學生能夠更好的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學與用能夠有機的結合起來。由于商務談判并不是單兵作戰,學生以小組形式的模擬練習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間的協同合作,老師的及時反饋也進一步加速的師生間的互動。從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視角出發,模擬環境中的角色扮演突破了以往以教材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將不同文化中語言同非語言因素都融合在實際操練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跨文化商務談判中文化因素的影響作用,提高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因此,結合《商務談判》課程本身的靈活性,實操性的特點,情景教學模式能夠為商務英語課程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阮績智.大學商務英語課程目標及教學原則[J].外語界,005(03).
[2]朱云東,鐘玉琢.混沌基本理論與教學設計發展的新方向[J].1999(05).
[3]趙淑榮.需求分析視角下商務英語情景教學山東外語教學[J].2009(02).
[4]周琦.探究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模式[J].2010(03).
[5]張玉雙.多元智能理論在高職跨文化課中的應用與反思[J].海外英語, 2015(24).
[6]王春航.多元智能模式下的高職主題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 2011(23).
[7]盧利,李曉.多元智能理論對外語教師的啟示[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7(00).
[8]王春航.多元智能理論下的高職院校角色轉變初探[J].大家,2011(06).
[9]陳佳嘉.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06).
[10]張軍.英語情景教學的實踐探索與思考[J].時代教育,2013(02).
[11]章文英.基于情景教學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