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丹 方鴻國 王蓉 孫瀟瀟 張來振



摘 要:為科學評價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設施草莓上的應用效果,探索和掌握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相關參數,為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特開展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比常規施肥方式節肥35.1%,節水46.1%,總產量增加36.6%,優等果產量增加71.4%;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能有效地預防草莓病害、畸形果的發生,果實大小均勻,果面潔凈、光澤亮麗,果肉致密,商品性大大提高,從而保證了草莓生產的安全、優質、高效。
關鍵詞:設施草莓;水肥一體化;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3-0069-02
黃川鎮被為譽“中國草莓第一鎮”,草莓年種植面積近2 000hm2,其產業的發展要求應用現代化技術進一步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草莓生產受水分、肥料、農藥的影響極大,傳統生產中多采用溝灌,棚內溫、濕度難以得到有效地控制,而且病害通過水流加快了傳播速度,導致發病率較高。過量灌溉不僅浪費了水資源,造成土壤板結、地下水潛在污染等問題[1-2],而且降低了草莓的品質和口感風味。過量施用化肥則會導致作物營養失調、果實硝酸鹽含量升高,果實品質和肥料利用率下降等問題[3-4]。草莓的根系分布較淺,80%分布于自地表向下15cm的土層內,而且纖細、無根毛,要求土壤疏松、通氣良好,但是表土極易干燥,因此適宜少量多次滴灌[5]。為此,筆者對設施草莓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引導當地農民嚴格控制施肥總量,合理施肥結構,做到水肥同步控制,實現草莓優質、高效、生態生產。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試驗地概況 供試草莓品種為“紅顏”,是當地主栽品種。試驗于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連云港市黃川鎮南灣村草莓示范基地進行。試驗田土壤類型為砂姜黑土,pH值6.54,有機質12.77g/kg,堿解氮96.39mg/kg,有效磷20.42mg/kg,速效鉀75.12mg/kg。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3個處理,每處理3個重復,對照CK為農戶習慣種植區,處理1、處理2均為水肥一體化處理,詳見表1。處理1、處理2大棚首部設有蓄水池,灌溉設備由首部(水表、疊片過濾器、文丘里施肥器等)、支管、毛管(內嵌式)等組成,滴頭間距30cm。
1.3 試驗實施 小區面積20m2,長5m,寬4m,作畦按畦寬50cm,畦間距30cm,畦高30cm,每畦2行,株距15cm,每小區栽植333株。定植日期為9月20日,小區隨機排列。定植前施入有機肥3 000kg/hm2,栽后立即鋪設支管,在2行草莓間鋪設毛管,滴透水。10月中旬覆蓋地膜、扣棚,次年5月30日拉秧。處理區根據草莓生長時期需水、需肥規律和土壤肥力、含水量確定施肥量和灌水量。11月中旬促現蕾第一次追肥,至拉秧前20d,施肥頻率7d1次,共25次。每次施肥前先灌水10~20min,再進行施肥,施肥結束后再灌水30min,以清洗管道,防止滴灌堵塞。
1.4 統計分析 當草莓成熟時及時采收,每隔3~5d采摘1次,每次采收后分別測定每個處理的產量及品質。不同處理的病害、畸形果發生率等抗逆性采用田間調查法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節水、節肥效果比較 處理1、處理2由于采用了相同的水肥模式,整個生育期共灌水28次,每次2h左右(視灌前土壤含水量),最后統計灌水量。從表2可以看出,水肥一體化種植比農戶習慣種植方式節水1 750m3/hm2,節水率達46.1%。根據表1的施肥方案確定施肥量,整個生育期共結合灌水施肥25次,水肥一體化種植比農戶習慣種植方式節約用肥27.9%~35.1%,實現了節肥增效。
2.2 不同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水肥一體化2個處理比常規施肥增產效果明顯,單株結果數和果重、產量等存在極顯著差異水平。水肥一體化不同配方肥處理2的產量高于處理1的,均比對照高出很多,增產率分別達到32.3%和36.6%。
2.3 不同處理對品質的影響 田間調查記載,對照棚于4月17日相繼發生白粉病、5月5日又相繼發生灰霉病和根腐病(見表4),而水肥一體化2個處理均未發生病害。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明顯降低了棚內空氣濕度,達到預防病害的效果。可見,水肥一體化種植對防控病害效果極顯著,不僅增加了產量,而且確保了果實的生態安全。由表5可知,水肥一體化2個處理比對照的畸形果率均有極顯著的下降,水肥一體化不同配方處理1和處理2之間也表現出0.05水平的顯著差異。表明配方施肥可以降低畸形果的發生率,合理的配方肥加上合理的施用技術能有效地預防畸形果的發生。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草莓果實大小基本均勻,沒有特別巨大的或特別小的果實,色澤亮麗,口感風味比對照更好。1月中旬連續7d平均氣溫低于0℃,連續7d最低溫度-13℃,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的草莓果實第一批采收期于1月16日,而對照區的采收期為1月23日,推遲了7d。3月中旬以后,對照區的果實產量比處理1、處理2的果實產量越發變少,果實變小、色澤等方面也更差。優等果的產量(見表5)處理1、處理2比對照增加極為顯著,配方1增產66.4%,配方2比對照增產71.4%。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有利于溫度穩定,棚內溫度較CK高4.1℃,有效地預防了畸形果的發生,而且地溫提高了3.2℃,從而增加了各種生物的活性,促進了草莓對養分的吸收,利于草莓的生長,提高了產量和品質。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表明,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處理與常規灌溉施肥相比,總產量增加36.6%、優等果增產71.4%、節肥35.1%、節水46.1%,實現了增收、節本、高效的生產目標。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處理對預防草莓病害及畸形果的發生都有極顯著的效果,改善了棚內生態環境,為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提供了保障。
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既減少了化肥的投入,節約了水資源,又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減少了化肥、農藥的面源污染,對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赫慶照,王春夏,朱明玉,等.大棚櫻桃番茄水肥一體化水分與養分利用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1):93.
[2]景煒明,候偉.設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究應用[J].蔬菜,2014(9):30-32.
[3]高中強.山東省設施蔬菜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國菜,2010(2):12-14.
[4]張乃明.施肥對蔬菜中硝酸鹽累計量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1(2):37-38.
[5]李中,孫玫,曲艷,等.草莓膜下滴灌應用技術[J].北方園藝,2006(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