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銀 黃明婷 張希虹
摘 要: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對傳統會計信息披露的補充和完善,也是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美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要求和做法,對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完善將起到重要借鑒作用。
關鍵詞:美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借鑒
中圖分類號: F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128-02
霧霾、土地污染、水污染等環境問題近年來倍受關注,而我國還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還處于探索階段,某些企業特別是某些化工企業為治理和改善環境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或其經濟活動帶來的環境效益或損失未向公眾及時披露。現階段急需結合我國的國情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借鑒發達國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經驗,逐步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概述
(一)環境會計概述
環境會計是以環境資產、環境費用、環境效益等會計要素為核算和計量內容的一門專業會計。環境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記錄和計量環境開發、環境污染和環境防治的成本費用,并且對環境開發和保護所形成的效益進行核算與報告。環境會計能夠綜合地評估環境績效和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的影響。
環境會計信息分為以下三類:環境要素狀況、企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與可能影響、環境對企業的影響與可能影響。此三類信息包括貨幣性的信息和非貨幣性的信息兩類。貨幣性信息包括如環境資產、負債、費用等科目相關數據,非貨幣性信息包括如環境政策、環境認證、環保標識等等。這些信息以一定形式記錄和保存,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企業環境行為和環境影響密切相關。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環境會計主體對與環境相關的活動在財務報告中所反映的環境信息和與環境有關的財務信息,按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規定的要求,運用特定的披露方法,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環境資源的使用狀況及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以滿足其知情與決策的需要。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及環境會計主體內部管理需要,利于正確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分析財務風險,全面考核管理者業績,計量和記錄企業的環境成本和環境效益,提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信息。
二、美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經驗
美國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與實踐較早,其旨在改善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會計信息披露經驗值得我國借鑒。
(一)完備的環境立法
環保法律、法規的完備是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基礎。法律是監管的基礎,也是會計主體行動的指南。環保法律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不是直接的,它是通過影響監管規則來間接影響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美國的環境立法較為完備,為監管環境提供了法律基礎。美國的環境信息披露主要緣于有關環境法律的規定,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環境信息披露法律規范體系。美國的環境保護法規有兩類:一類是環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如固體廢物處理法、清潔水源法等;一類是補償性法律法規,如有害物控制法、清潔空氣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對環境違規或違法行為都有詳細的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規定,并且一些法規對上市公司披露有關環境信息做出具體要求,并涉及到補償責任在企業會計報表中的處理問題。
(二)健全的環境會計規范
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73年提出,從會計上看環境污染有兩個角度:一是管理者必須在做決策時考慮污染因素;二是會計人員必須處理由于環境狀況降級或提高帶來的資產計價報告問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為環境會計的計量與披露問題發布準則和解釋公告,為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提供了指南。FASB于1975年發布的第五號《或有事項會計》準則公告是指導企業進行環境相關問題會計處理的重要規范之一,規范的是如何確認環境或有負債和損失。FASB 還發布了《處理環境污染成本的資本化》、《石棉清理成本的會計處理》和《環境負債會計》,詳細規定了環境支出的資本化費用。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制定了關于環境會計、報告與審計方面的指南,會計師協會的會計標準執行委員會發布的《環境負債補償情況報告》對環境補償責任和確認補償費用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提供了對補償責任進行揭示的不同方法,為實際操作打下了基礎。
各類會計職業團體的協作,從技術上規范了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和形式,制定出相對健全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準則以及更為具體的可操作性實施細則,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統一的標準。
(三)政府部門嚴格的監管與積極的指導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規則的嚴格執行離不開政府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督及指導。美國政府監管部門通過發布公告、研究報告及提供指南、建議,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踐發揮了重要的指導和引導作用。1980 年,美國環境管理署依據環境反應、賠償和責任法要求企業對其賠償責任預提負債。1992 年美國環境管理署發布了《全部成本評估指南》,1995 年在此基礎上發布了《作為經營管理工具的環境會計指南:關鍵詞和術語》,對環境成本的披露提供了詳細的指導。美國環境保護署于1992 年設立了環境會計項目,旨在研究向外部利害關系者披露環境信息問題。其組織編寫的《環境會計導論:作為一種企業管理工具》一書,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方面提供了指導。美國證券法規定,上市企業必須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要求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針對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對法律的遵守、環境對上市公司資產流動造成的影響、環保設備投資的要求等。
(四)公眾環保意識
在美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環境問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社會團體和個人自覺地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積極倡導從“生產-消費-廢棄”的生活模式,向盡可能使物質資源得以循環利用的生活模式轉變。美國公眾有很強的環保意識,對于有關個人生存的自然環境狀況的維護及改善有著強烈的要求。這些迫使企業更加重視環境保護,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揭示企業實施環保措施的投入及收益,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以吸引投資者和消費者。
美國有著完善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可以通過其投資行為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他們有著較高的環保意識,有了解企業環境信息的要求,所以,企業需要將環境信息對外披露,從而提高投融資效率。
三、對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借鑒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理論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環境會計信息零散地分布于企業的年報之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沒有真正進入實踐。為了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我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借鑒美國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經驗。
(一)真實、全面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需要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保證
國家立法機關應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在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會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專門規范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同時,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會計主體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
(二)財政部和國家環保總局應該聯合制定和發布有關的環境會計準則
環境會計準則應當對企業所耗用的自然資源和造成的環境污染與治理等方面的核算和計量進行規范,并督促企業嚴格遵守現行環境法規,充分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
(三)建立各個方面的環保觀念
建立和實施環境會計制度不是一個簡單的立法和執法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樹立政府的環境管理理念,提高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增強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推動企業完善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綜上所述,在我國,建立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要不斷地加強我國的環境立法工作,強制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另一方面,要健全環境會計規范,制定相關標準,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規范。同時,政府部門要嚴格地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監管與指導,促使企業不斷改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方法;此外,要不斷增強全社會環境保護的意識,促使企業主動地承擔起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義務。
參考文獻:
[1] 許家林.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與創新[J].會計研究,2009,(10).
[2] Seakle K.B.Godschalk. Does Corporate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Make Business Sense?[J].Eco-Efficiency in Industry and Science,2009,(24).
[3] 王秋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三方博弈分析——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5,(36).
[4] 許家林,李朝芳.四十年來西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的回顧——基于需求與動機檢驗視角[C].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與企業社會責任”2011 學術年會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