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玲
【關鍵詞】 高效課堂;基礎;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101—01
眼下,為了在新課改理念下,有效實施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健康快樂還給學生,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已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什么是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它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是有效的,常態的,連續的,是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意義的課堂。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呢?下面圍繞就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有鮮活生命力的高效課堂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高效課堂,它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備課不是簡單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對于課堂上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高效課堂的法寶,是取得教學成功的保障,“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一堂課是否高效,不是老師講了多少,而是學生學會了多少”。
二、把控課堂,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最累的課堂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滿臉漠然,不配合教師的教學,而最輕松的課堂都是教師指導得法,學生積極配合的課堂。在高效課堂中,教師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地位,課堂上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既是引領者又是服務者、協助者。教師的作用是引導、點撥、糾偏、補漏、評價及整合。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生領進設計的教學氛圍中,用有價值的問題把課堂引向深入,用鼓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思考,用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學生參與。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積極觀察,認真引導,捕捉最佳的契機,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以各種適當的方式,給予學生心理上的支持、鼓勵,讓學生保持思維活躍,熱情飽滿。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只有敢于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經歷”,并積累“經驗”,學生才能煥發學習的熱情。
三、培養興趣,注重能力提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2015年11月在天水市“金鑰匙”導師團送培進校活動中,馬瑞芳老師談到她為調動學生寫作興趣,鼓勵學生給自己寫“情書”,讓學生每人準備一本帶鎖的日記本,每天記錄學生自己的“小秘密”,她的這一做法不知不覺當中調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見,優秀的教師一定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課堂評價,也會影響學生學生的積極性、信心、情緒,最終影響學習效果。“金鑰匙”導師團馬老師的一堂示范課,給我印象深刻,馬老師面對學生一直面帶微笑,態度親切,時不時走下講臺用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者一點小行動鼓勵學生,比如給學生豎大拇指點贊。帶頭給學生鼓掌,拍學生的肩膀說“你真棒!我們交個朋友吧!”等等。這些細節不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自信心,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聽了“金鑰匙”導師團的示范課和“同課異構“課之后,除了佩服導師們廣博的學識、敬業的精神、博愛之心、高雅的談吐等個人魅力之外,收益最大的是我們發現導師們把課堂傳授知識巧妙轉化為指導學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隨時隨地地都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們做到了。而且他們在指導學法時自然而然,不著痕跡,使人在不知不覺間掌握一種技巧,領略一種方法。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是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可以完成學習目標的實現、評價和監督,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匯總各類信息后,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知識結構等各方面的因素,把全班學生分成“四人制”的學習小組,組內互相評價,督促,促進當天學習任務的完成和目標的實現,共同質疑,相互探究。在班級內,四人又是同一整體,與其它小組進行相互評比,爭做優秀小組,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組合作培養了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再經科任教師適時指導學法,點撥學生,定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