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國
【摘要】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特定的職業使命要求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僅靠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為未來服務早已經成為過去?,F代教師,專業教師必須要掌握現代的教育思想,打破傳統教育,形成適合學生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風格。
【關鍵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習興趣
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他們自主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學好任何一種東西的源動力,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他所關注的不在是學習,而是其他的一些事情。學生有了參與的興趣他才能認真的去做。
首先,教師要放平心態,把自己當做一名參與者和學生一起去活動,用行動去鼓勵全體學生,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寬松愉快的環境,使每一名學生都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使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這也要求教師自覺調整角色,學會尊重學生,學會傾聽學生,學會理解學生,學會支持學生。
其次,根據高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利用各種教學輔助用具和其他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參與。一幅簡單的簡筆畫,一段有意義的小故事,一場有趣的游戲等都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好奇心理驅動下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欲,他將會促進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提供自主參與的時間。
傳統教育教學的諸多弊端表現在師生關系上,以教師為中心的色彩及其濃厚,教師壟斷的整個課堂教學。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發展。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怎樣引導學生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強調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讓學生有時間去想,讓學生有時間去問,有時間動手去做,從而使學生有時間去獲取更多的知識。
教育教學的本質是交流交往??鬃犹岢趯υ捙c論辯中學習新知識。教師要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大膽盡情的說,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輕松地做,解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由的想象,讓學生有說的時間,做的時間,想的時間。
三、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供自主參與的機會,教會自主參與的方法。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自覺地尊重、愛護、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能自己讀懂的就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學生能自己學會的就讓學生自己學會,在自立中學會自強,在自強中學會自學,練就一番終生學習的自覺和能力。
新課程改革提出:“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索”?!皠撛O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態度和能力,是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讓學生自助參與教學活動,關鍵取決于教師,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并不是教師撒手不管了,風箏線還被教師牢牢的抓在手里,什么時候放線,什么時候收線,教師要做到收放自如,當放則放,當收則收,要放得開收的攏。
讓學生自助參與教學活動,要以教會學生的方法為重點,最終目的使學生學會學習。這一最終目的的實現需要很長時間的實踐。讓學生學會學習,就應該讓學生敢于發表意見,學生的個性差異很大,有的學生智力因素較強,其他條件較好,他所掌握的方法正確,教師要給予鼓勵。有的學生各方面因素較差,他所表達的意見可能是錯誤的,教師要及時糾正,更重要的是給予鼓勵,教師不能過多的熱心于條件好的學生,而忽視于條件差的學生,雖然差同學掌握方法很難,但教師要給全體同學機會,熱心的加以鼓勵,對于條件差的學生,教師要更加的優先考慮,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也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使他們樂學。
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最終成為會學習的人,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做好課前預習的教學工作,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一方面是自身條件的限制,關鍵是教師引導的不夠,教師對學習方法傳授不夠。在預習一段話或一篇課文時,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總體的目標要求,也是給學生設計出總的學習方向,其它的就由學生自由發揮,講授新課時,教師對學生預習情況做出總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增強學生自學和預習的意識和能力,養成習慣,掌握方法。
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好這種方式,使之促進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