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華
摘 要 網絡游戲語言、行為模式、價值觀等,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極大的挑戰。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面臨著時代的考驗。如何趨利避害,將網絡游戲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當中,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積極探索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網絡游戲的概念及特點,在了解網絡游戲特點的基礎上辨析其可以被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的可行性,尋找網絡游戲被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將網絡游戲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事業中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 網絡游戲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37
Abstract Internet game language, behavior patterns and values, imperceptibly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thought, form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the times. How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the network game is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problems. Feasibil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game,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game analysis can be applied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find the value network game is the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the network game is applied to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pecific method.
Key words network game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面對長期活躍在網絡游戲當中,受網絡游戲的觀念、邏輯模式影響的大學生,如何在他們當中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應對挑戰,必須“知己知彼”了解網絡游戲的概念及特點,尋找網絡游戲中可被運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探索運用網絡游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成為我們思想政治教育者值得研究課題。
1網絡游戲的概念及特點
1.1 網絡游戲的概念
網絡游戲,英文名稱為Online Game,又稱 “在線游戲”,簡稱“網游”。指以互聯網為傳輸媒介,以游戲運營商服務器和用戶計算機為處理終端,以游戲客戶端軟件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實現娛樂、休閑、交流和取得虛擬成就的具有可持續性的個體性多人在線游戲。
1.2網絡游戲的特點
(1)網絡游戲的社會性。網絡游戲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在人類社會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由人類設計創作而成,因此網絡游戲就必然具有社會性。不管網絡游戲的內容是科幻、神話還是戰爭的,不管網絡游戲的畫面是平面的還是3D的,其中所表達的還是網絡游戲創設者的社會目標。除此之外,在每一種網絡游戲的背后,都是一個個真實的社會人在對游戲進行操作。他們在操作游戲的同時,網絡游戲所提供的環境,實際上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虛擬社會。
(2)網絡游戲的競爭性與交互性。網絡游戲的競爭性與交互性是網絡游戲強大生命的源泉,競爭越激烈,交互程度越高的游戲,就越能吸引游戲玩家,越能留住玩家。因此,游戲創設者在開發游戲的過程中會在游戲中設計不同的等級,策劃不同的困難程度,讓游戲者在游戲中不斷地相互競爭。在競爭和升級的過程中,他們或成為盟友,或成為敵人,不斷地與其他游戲玩家進行交互。
(3)網絡游戲的文化性。網絡游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的方式,更是一種文化產品,是一種將傳統文化與科技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充滿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如精美的畫面、震撼的音響效果、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逼真的特技效果,這些內容都是文化和思想的承載媒介。
2將網絡游戲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及意義
(1)網絡游戲的社會性奠定其具有被引用到思想政教育中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這說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就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而網絡游戲就是社會中社會群體的一種社會活動。因此,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對其加以利用,通過在網絡游戲中添加與國家、社會主流的政治立場、社會觀念,道德規范,也可以把網絡游戲轉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手段或方式。
(2)網絡游戲的文化性決定著其能成為思想政教育中的新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指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承載和傳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或信息, 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運用,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活動形式和物質實體。①網絡游戲中的所設計的情景或構造的故事情節都是現實中的人根據一定的思維和目標所重現,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總的來說,網絡游戲也是一種意識,是一種文化產品。網絡游戲中的故事情節或網絡游戲的內容是支撐整個游戲存在的骨架,將網絡游戲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轉化為網絡游戲的故事情節或游戲中的內容,將游戲轉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庫,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
(3)引用網絡游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豐富教學方式。我國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歷時數十載了,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上沒有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只能使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教學模式枯燥、方法單一,無法滿足新時代追求新奇的大學生需求,以致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淪為任務或空談,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如果利用網絡游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則更能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
(4)引用網絡游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體現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灌輸理論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經典方式,最初較為完整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灌輸理論的是列寧,他在《怎么辦》(1901-1902)一書中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各國的歷史都證明:工人階級單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聯主義意識。”“為了向工人灌輸政治知識,社會民主黨人應當到居民的一切階級中去,應當派出自己的隊伍分赴各個方面”。②從這套理論可以看出,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受教育一直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只能接受教育者的傳授而無法主動去探尋和感悟。引入網絡游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受教育也就是玩游戲玩家,他投入一種游戲,首先是他對那款游戲的認可,并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主體性,主動地參與到游戲當中,憑借著對游戲中未知內容的探索熱情和游戲中亦敵亦友的相互競爭,而不斷地在游戲中體驗、總結和感悟,最終形成屬于自己的認識,達到對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導,并使受教育者對于被傳授的知識深切感悟,牢記在心。
3 利用網絡游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
(1)需要培養一支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將網絡游戲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定然會對傳授者提出新的要求。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僅一味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必然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將網絡游戲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事業中,如果傳授者對網絡游戲根本不知為何物,那么又如何要求他們做到對受教育傳達授業解惑。因此,必須要培養一批自身思想政治素質較高,非常了解和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同時對網絡游戲技術又非常通曉的多方面技能都掌握的全面人才隊伍。這支隊伍他們可以是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又可以是兼職的;應該有思想政教育事業的專家、教授和網絡游戲的管理人才;有不同部門的機關干部、又要有教育的骨干和熟悉網絡技術的專業人才。他們同時具備開展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實踐網絡游戲技術的才能,他們能熟練地通過網絡游戲的內容或情節,講述這一內容和情節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感悟出游戲想要傳達的正確思想、觀念和規律。
(2)開發一款適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游戲。引用網絡游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有相應的載體,目前網絡世界中的網絡游戲大部分都是商業性質,其中開發者為了達到利益目的,實現游戲的商業價值,吸引更多的游戲玩家參與到游戲當中。他們的設計充斥著暴力、血腥、自私、追求享樂等消極思想,不適合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載體。因此,必須設計和開發一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引導玩家建立正確、積極的思想和觀念的網絡游戲,使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全新傳播載體。在開發這類游戲的過程中,需要將思想政治的主要知識和內容以及重要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滲透到網絡游戲的相關情景之中;或者把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作為網絡游戲的主題,將網絡游戲與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具備歷史的教育意義,兼顧游戲的娛樂性和教育性。如此不僅可以向游戲玩家傳播正確、豐富、生動的思想和價值觀,而且能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引導游戲玩家(受教育者)建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政治觀點、思想觀念、道德規范以及健康積極的精神狀態,最終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要求。
(3)對思想政教育游戲的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及網絡游戲的監管。開發教育類的網絡游戲,由于創造此類游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的價值觀,因此,在開發游戲過程中必須剔除游戲中可能存在的暴力、血腥、追求享樂等刺激性的、消極的因素。如此,由于教育類的游戲缺乏了這些消極的因素,而事實上這些因素恰恰是吸引玩家的一部分,那么教育類游戲就會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如果將其投入到社會當中與其他商業類游戲進行激烈競爭,那么教育類游戲必然處于下風,難以生存。對此,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或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支持教育類網絡游戲的研發和發展。此外,國家必須加大對網絡游戲的監督和管理。引導游戲行業積極主動地建立自我約束機制,以機制的形式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網絡游戲市場監管。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建立起來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作用,在網絡游戲管理中給予展示他們的管理才能機會,讓他們當擔管理者的角色,使他們以自身的才能切實做好網絡游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引導受教育者合理安排游戲時間。雖然是教育類的網絡游戲,但由于游戲的娛樂本質,還是會對受教育者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要密切關注網絡游戲中游戲玩家(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引導他們要合理安排游戲與學習的時間,防止他們因沉迷游戲無法兼顧專業知識的學習而難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此外,可以通過管理者的身份,要求準入的網絡游戲,必須合理地考慮游戲者的生理規律,在網絡游戲的情節中注入現實的時間概念,通過一定的方式提醒受教育者注意休息,合理安排時間。
注釋
① 張燦耀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6:392.
② [俄]列寧.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