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昌
【摘要】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我們雖然能看到諸多可喜的變化,但還暴露出顧此失彼的弊端.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數學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累并且害怕學數學. 因此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進行心理問題成因、表現及轉化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關鍵詞】 學困生;心理問題成因;轉化教育
一、數學學困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和成因
(一)學生自身的因素
1. 缺乏學習的持久性和意志力
多數學困生學習數學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 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外界的微小影響都會對其產生干擾. 他們缺乏持之以恒的鉆研吃苦精神. 一些學困生也曾想過要發奮學習,但經過一番努力,發現效果并不理想后,逐漸喪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
2. 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學困生中一半的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感到學習只是一種負擔,只是為應付老師和家長,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致時間久了基礎太差,對學習失去信心,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對學習失去興趣,喪失上進的信心.
3. 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不積極主動,學不得法,不會歸納總結,學習效率極低,由“不會學”導致“不愿學”.
(二)教師方面的因素
1. 教師教法方面的因素
教師缺乏對知識的更新和對教法的不斷鉆研,形式單一,教學沒有新意,課堂氣氛沉悶.
2. 老師對學生缺乏愛心
因為缺乏愛心,就缺乏對學生更多的理解和關愛,缺乏和學生的心理溝通,在學生出現學習困難或者犯了錯誤的時候,常常給予的是批評和歧視,面對他們,缺少耐心,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使他們成為班級中的“棄兒”.
(三)家庭環境方面
1. 家庭不睦,放任自流
有些家長由于種種原因經常在子女面前吵架、打架,使子女的學習得不到安寧,造成學生情感壓抑,孤獨苦悶. 有些家長自身的素質不高,常常喝酒、賭博,從不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子女的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極少管教. 本來學習就不怎么樣,再沒有人關心和理解,對學習更加沒興趣,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
2. 留守兒童,長輩溺愛
很多學困生的家長常年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子女學習情況. 而其祖輩會因為孩子是留守兒童而過分關心、呵護、溺愛,教育分寸掌握不夠,管嚴了舍不得,不管又助長孩子的壞毛病,對老師的教育也不予配合,從而使孩子養成任性、貪玩、專橫、說謊、狡辯等壞習慣,導致學習不勤奮,學習上怕困難,不愿努力,成績不理想.
二、轉化數學學困生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學校源頭轉化數學學困生
學校要組織對自己的教育水平、行為、心理進行深刻的反思. 加強教育技術與藝術的提升,優化課堂教學,從培養主動性、指導方法、培養習慣、提高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強學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提高其學習適應性;改變了往日教育、教學的習慣性工作方式,以理性思維來關注學困生的教育問題,不斷加以反思、探索、提升和積累;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師生活動,拓寬師生溝通渠道,建立師生平等對話的溫馨場景,注重情感關懷,設身處地為學困生著想,用寬容之心來對待他們,正確看待其過錯、進步和轉變;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用專業的魅力吸引他們,有效激發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二)接受學困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學困生由于自卑心理沉重,怯于接近老師,更羞于討教問題,這時候教師要更主動關心他們,鼓勵并要求他們定期向教師問答. 這樣,師生關系會和諧融洽,教育起來也會得心應手. “親其師則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教師必須對學生熱愛、親切、和藹、一視同仁、沒有偏愛;上課充滿激情,做事身體力行,為人師表. 這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上學生走神,不當面批評,要多用暗示、提醒或通過扼要提問吸引其注意力. 要多寬容學生,允許他們有失誤、有反復.
(三)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展示自我
學困生一般很不自信,因此要找準學困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如:好學生一遍做對了題目要表揚,學困生經過訂正才做對的,也要表揚、鼓勵.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地創設情境讓學困生主動參與. 創造機會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才能,發揮其特長. 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減少他們學習中的挫折,盡可能多地給他們以肯定和贊揚,從而使他們在不斷的成功中培養自信,激起他們對成功的追求,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四)成立班級數學互助小組
教師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師應把數學學困生均勻地分布到各個學習小組中,發動班級里的優秀學生,為他們每個人安排一個“小徒弟”,建立“一對一”幫學對子. 他們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坐在一起,遇到困難時可以得到及時的幫助,分心時可以得到及時的提醒,偷懶時可以得到及時的監督,成功時可以得到及時的分享.
(五)建立數學學困生成長檔案袋
教師及時記錄數學學困生的進步情況,把他們的點滴進步都放進他們的檔案袋中保存下來. 如一次寫得規范的作業,一張考得較好的試卷,一次答題正確的記錄. 多次的小進步, 就會累積成一個大飛躍,當他們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時,就會堅定地繼續前進.
(六)加強家校合作,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改善家庭教育環境,學校責無旁貸. 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接觸與溝通,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對子女的重要影響,使一些原本對孩子已喪失了信心的學困生家長恢復信心,主動與教師配合,為教師了解、轉化學困生提供有益的幫助;使家長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學會科學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成敗,正確客觀地要求孩子.
三、總 結
學困生形成的因素彼此復雜交織在一起,各個因素長期作用,才導致了學生喪失信心,興趣減退,最終發展為放棄學習,成績下降的數學學科的學困生. 只有細心觀察,深入分析,抓住關鍵,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預防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