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彩
【關鍵詞】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必要性;實踐探索;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2—0037—01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具體是指終身學習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個人發展能力以及品德修養能力。研究、培養中小學生核心素養刻不容緩,這既是我國基礎教育在新的歷史時期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各國在教育改革中共同關注和解決的核心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要“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從“以人為本”出發對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提出了要求。黨的十八大指出要“立德樹人”。教育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為國家培養后備人才的最重要工程,要適應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有用人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就是基于國家時代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主動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為此,教師就要轉變教育觀念,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從注重知識積累轉變為注重能力培養,以學科教學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培養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
1. 在學科教學中培養綜合素養。學科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途徑。我們以兒童為中心,以課堂為平臺,以學科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功能,拓展延伸開去,圍繞三維目標,夯實知識基礎,提升能力素養,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的養成。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面積的計算,學生要做以下工作:一是自主學習課本內容,完成相關練習。了解圓面積的相關知識概念,會計算圓面積;二是自己動手通過剪、拼、插的方式,將一個圓轉換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再通過求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圓面積,讓學生感受知識的遷移,學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三是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圓周率和祖沖之,進而了解中國古代數學發明及數學家的故事,了解中國的數學及科學文化,感受祖先的聰明才智、祖國文化的輝煌燦爛,激發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再比如,語文學習中的“拓展閱讀”。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大力倡導師生閱讀,過閱讀生活。學生的閱讀有三種形式:一是隨文閱讀。圍繞文本閱讀相關的內容,加深對文本理解,諸如文本產生的背景,作者當時的生活環境,通過文本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等;二是群文閱讀,在學習文本的同時,閱讀作者其他作品,感悟理解作家心路歷程、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人文情懷和表達方式。三是整本書閱讀。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學校每學期開學第一周,要求全校學生每人買三本書,午間或課余時間閱讀,做讀書筆記,開展讀書演講比賽,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
2. 在藝體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設置,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自由和諧發展。在體育藝術教學中,貫徹教育部關于中小學生“體育、藝術2 + 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以兒童的健康成長、全面和諧發展為理念,扎實推進體育藝術工作,堅持上好體育課,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以校園足球為特色,編排了足球操,足球教學進課堂,有效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鍛煉了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校開辦了社區少年宮,開設了兒童文學、科技藝術、棋類體育三大項15個社團活動。每周三下午和周六上午開展活動,實行走班制,全校80%以上的學生參與活動。期末,各社團進行匯報展評,促進了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
3. 在主題活動中培養核心素養。學生的能力一方面在知識技能的學習中習得,一方面是在實踐中鍛煉培養。我們在抓好學科教學的同時,要開展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培養學生的能力。我們每學期有四個主題月活動。上半年,有文明禮儀教育月,體育藝術月,勞動實踐月,讀書月;下半年有尊師重教月,科技創新月,讀書月,感恩月。每個主題月都有專人負責策劃安排,師生全員參與,有班級活動,年級活動,全校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師生參與熱情高漲。
三、培養核心素養的評價
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評價,我們主要通過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進行。本著實效性、激勵性、發展性原則,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科學習評價;評價形式有教師評、同學評、自我評、家長評。通過評價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