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娟 王曉娟 李銳
摘 要 隨著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導致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增多。本文首先從畢業生就業現狀出發,深入剖析目前大學生存在的自負功利、自卑焦慮、依賴從眾等就業的心理問題,最后從自身職業定位、職業生涯規劃、綜合素質培養、社會支持系統等方面探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 就業 心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8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difficult" has become a re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resul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Firstly from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 exists the ego utility, low self-esteem, anxiety, rely on conformity and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inally from their career orientation, career plan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reliev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y; countermeasures
近年來,高校每年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上升,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27萬人, 2015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49萬,比2014屆增加22萬,創歷史新高。根據預測,2016屆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在770萬以上。加之國家政策、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的影響,大學生畢業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這些導致大學生們產生各種心理沖突和心理壓力,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增多。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積極面對就業現實,解決心理問題,積極就業,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大學生就業常見心理問題
1.1 自負功利心理
有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通常會高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低估用人單位的要求,不自覺的將用人單位的門檻放得很低,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缺乏自知之明,產生自負心理。同時,現在很多大學生為獨生子女,從小生活環境比較優渥,父母為其安排好一切,很少經歷艱苦條件的磨煉,就業時拈輕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有的學生認為一個人的起點很重要,如果畢業時站位不穩,將來調整起來很困難,因此,有的畢業生在擇業時只注重工作的薪資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環境等現實利益,忽略個人發展、職業興趣、專業特長有助于自身成長和提高的因素。
1.2 自卑焦慮心理
在大學生群體中,有的學生由于性別差異、家庭環境差異、專業知識欠缺、人際關系較差、表達能力不足或對自身綜合能力評價過低,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從而產生自卑心理。有的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產生各種矛盾心理,預期的工作崗位和現實的工資待遇之間的矛盾,繼續升學還是畢業求職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使畢業生在心理上產生煩躁不安的現象。這些心理使畢業生在求職時,面對用人單位底氣不足、畏首畏尾,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從而錯失良好的工作機遇。①
1.3 依賴從眾心理
有的畢業生在畢業求職過程中消極被動,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國家政策、學校、父母、老師身上,而不主動去了解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推銷自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通過連續多年發放調查問卷,了解畢業生求職意向,有的學生表示:自己現在還不著急找工作,畢業回家后父母會為自己安排的;有的同學面對就業形勢嚴峻,就以考研或考公務員等為借口進行逃避。②中國人的從眾心理,在人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覺得隨大流不會吃虧,也比較安全。受這種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很多畢業生在求職的過程中,不認真分析自己的專業特長、職業興趣,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而是被其他人左右,盲目選擇名企、大城市等,隨波逐流,缺乏主見。
2 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對策
2.1 明確自身職業定位,實現多元化就業
職業定位,就是清晰的明確一個人在職業上的發展方向。麻省理工學院人才教授將職業定位分為技術型、管理型、創造型、自由獨立型和安全性五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職業對人的要求也不一樣,同學們可以根據各個類型的具體描述來確定自己的主導職業定位。大學生在畢業求職時,要結合自己的主導職業定位、所學專業和發展特長,選擇適合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工作崗位。目前,大學生就業區域分布很不平衡,很多大學生畢業生之后寧愿“漂”在城市也不愿意到基層就業,導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畢業生大量滯留,而西部農村等經濟落后地區人才緊缺,這種人才分布的不平衡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因此,要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擺正心態、求真務實、少些浮躁,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同時,幫助大學畢業生樹立無私奉獻、踏實肯干的意識,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到西部、到農村、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確保大學畢業生“選得準、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有前途”,從而轉變大學生陳舊的就業觀念、增強自立自強、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參與新形勢下的多元化就業。
2.2 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明確未來發展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大學生尤其重要。你是誰、你想要干什么、你能干什么、環境支持或允許你干什么、你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么,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問題。大學生要樹立終生擇業的觀點,應采取“先就業,后擇業”的辦法,一定要把心態放低。可以先選擇較低職位或者福利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些職位,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等到有足夠的歷練和經驗后,再考慮更好的職位。先從學生身份平穩轉移到職員身份后,再謀求發展,這樣,就業自然也不成問題。例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新生入校時,向每位學生發放《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手冊》,分為認“家”篇、適應篇、定向篇和沖刺篇,學生每年在班主任或輔導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大一時進行自我探索預評估、學業生涯機會評析、學業生涯初步規劃;大二時進行自我評析、職業理想機會評估、修正學業目標;大三時進行學業生涯評析、求職能力評估、確定深度發展計劃;大四時進行自我評價、深造(求職)市場分析、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幫助同學一步步認識自己,并根據自身的特長調整職業發展目標,最后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學校開設職業生活涯規劃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對未來職業和職場生活有初步的認識,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做到有目標的學習。
2.3 強化綜合素質培養,提升就業競爭力
大學生要在就業求職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夯實專業素養,強化科研能力,并著力提高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素質,提高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然而,社會經驗不足往往是應屆畢業生求職中的弱點,多數同學也因此喪失好的就業機會。因此,同學們在校期間,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創新活動等,提高學生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使畢業生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為畢業求職、深入社會打好基礎。同時,同學們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積極參加三下鄉、優秀學子回訪母校、千村萬戶調研、志愿服務、義務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走出校園、走進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發展與民生問題,并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群眾解決生活的實際困難,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畢業班學生可提前與行業知名企業溝通,前往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將課堂及書本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在具體工作中掌握操作技能,學習企業管理,查漏補缺,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積累基層工作經驗,為畢業求職增加成功砝碼,提升就業競爭力。畢業求職時,同學們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堅強的毅力,以積極樂觀的姿態迎接就業求職的過程中遇到一系列的困難與挫折,勇敢面對困難、主動出擊,不輕言放棄,積極向老師尋求咨詢和幫助。③
2.4 建立支持系統,全面緩解就業心理
要全面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應該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為畢業生求職搭建一個公正、規范、合理的就業平臺。企業應該與高校積極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為同學們提前深入行業、了解行業發展提供機會,同時,有針對性的校園招聘會也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的有效措施。高校要進一步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優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務質量,加大就業指導的工作力度。通過建立家—校—企聯動模式,通過微信、QQ等平臺及時將國家有關就業政策、用人單位人才需求、學校就業指導及學生就業求職意向等進行展示,形成一個畢業生就業信息庫,用人單位、家長、學生聯動發展,促進學生積極就業。同時,高校可以邀請企業高管進入校園、進入學生班級,與學生深入交流,向同學們介紹行業發展、人才需求、職場禮儀、面試技巧等,使同學們能夠提前了解用人單位畢業生的要求,并按照要求規劃大學生活、完善自身能力。輔導員班主任要積極深入學生班級、宿舍,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就業心態和就業困難,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家庭在學生學業求職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應該與孩子經常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學生求職意向,尊重孩子的具體想法,鼓勵學生勇敢嘗試,并通過適當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求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挫折,同時,家長也要培養孩子自我分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④
3 結語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求職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或由于自身能力和知識的欠缺與好機會失之交臂,或者由于對工作區域的選擇放棄自己喜歡的行業,或者由于個人感情問題而盲目選擇,這些問題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就業心理問題頻現。大學生就業心理的好壞,不僅僅關系到大學生個人的生存問題,其更是關系著國家的繁榮、民族的興旺、社會的發展,就業是民生之本。因此,針對大學畢業生存在的自負功利、自卑焦慮、依賴從眾等就業心理問題,通過采取明確自身職業定位,實現多元化就業、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強化綜合素質培養,提升就業競爭力、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等解決措施,全面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 彭昱,杜麗巖.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26-128.
② 曾艷,楊小金.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調試[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2(6):84-87.
③ 鄭云恒.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2):95-96.
④ 謝祥清,劉志偉.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對策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