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建書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學院一門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礎課程,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重要性做出闡述,分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探究其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129-01
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也是高校學生入學之后最先學習的計算機課程,其教學應該怎樣展開,如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實現知行統一和學用結合,是每所高職院校與計算機授課教師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重要性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好的發展,同其他專業技術之間的聯系也日益緊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成為了必然要求。現代教學手段和設備日益多樣化,使得多媒體教學成為教師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功,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是保障多媒體教學順利展開的重要前提,師生只有在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應用教學設備,給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除此之外,計算機應用知識的熟練掌握也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通常擁有計算機操作等級證書的學生會更受企業青睞,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就業機會。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不合理。一些高職院校在衡量教師的教學能力時主要以學生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為依據,教師在面對等級考試合格率的壓力時難免忽略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為了拿到等級證也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試題練習、考試技巧等方面的學習中,實際應用能力不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內容也過于理論化、系統化和知識化,導致學生學的多但不夠精深。
(二)教學實踐環境銜接不足。當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教學時大多都使用多媒體教室,形象直觀的演示型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能力,但與此同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間的脫節也導致學生難以很好地對所學知識做出消化與鞏固,降低了教學的效果。
(三)計算機教師未得到繼續教育。因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長時間進行,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沒有深入研究和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甚至存在計算機知識水平倒退的情況。另外,繁重的教學任務也致使教師缺乏提升知識層次的時間,既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直接拉低了教學的質量。
(四)學生素養參差不齊。受招生制度改革的影響,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來自不同地區、家庭的學生自身學習條件和計算機水平各有差異,但在學習中無法依照自身狀況對學習內容、進度做好自主調整,同時有限的學校資源也難以滿足所有學生需求,影響了學習主動性。
三、高職院校采取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明確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主要是對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技能,確保其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第一步應當改變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以職業技能訓練為重點,全面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以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 改良教學方法
相比較其他學科,計算機課程知識更新的速度更快,因此必須把握好教學方法,做好及時的改進。教師需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自主應用到學習新知的過程當中,進一步提升計算機學習的質量。通常創新性教學應包含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效果評價這幾個環節。教師可結合課程內容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給學生營造出問題情境,在提供相關解決問題的線索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由教師在課堂中實時觀察記錄各個學生的表現,以評判學習的效果。
(三) 重視繼續教育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授課教師必須通過不斷自學來適應課程的更新速度,利用課余時間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素養,提高計算機的教學水平。高職院校也要對師資隊伍建設給予重視,例如,可以邀請專家來校開展講座,幫助教師及時了解計算機最新知識、應用技術前沿及新動態;有計劃、分批次地讓計算機教師外出進修,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鼓勵教師多參與教材編寫、論文撰寫等科研活動;定期在學校教研室舉辦交流活動,給年輕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鍛煉機會;支持教師到企業公司進行社會實踐,以累積更多經驗;讓肯干教師多參加一些學術會議,給本校計算機教師分享校外的先進教學成果。
(四) 實行分級施教
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高職院校在新生入學時可以通過計算機基礎知識調查或摸底考試來將學生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針對初級學生以計算機基本操作和應用的講解為內容,針對中級學生可以將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而對于高級學生可給予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免修和免考,開設網頁制作、多媒體技術等計算機應用課程并讓這些學生結合自身通常進行選擇性學習,培養專業人才。
四、討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與運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準確認識教學存在的問題,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改良教學方法、重視繼續教育和實行分級施教等措施來改革其教學,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擁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工作贏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龍偉.中高職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銜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陳瑛.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張艷艷.微項目學習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4]錢翠.淺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知與行[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0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