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亭蓉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學前專業幼兒的歌曲彈唱能力展開討論,認為在提高彈唱能力的視野之下,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還有著課堂教學存在變通、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三個問題,并針對這三個問題,提出了豐富教學形式、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重視學生的意義和價值三個解決方法。本文旨在通過有益的探索和討論,為推動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做出有益的貢獻。
關鍵詞:學前教育 幼兒 歌曲彈唱 問題和解決
一、學前教育專業和學前音樂歌曲彈唱能力
1.學前專業
從我國當前的情況上看,學前教育專業是直接面向就業市場的,旨在為我國的學前教育一線提供幼師人才。從生源上看,學前教育主要以高職和中職教育為主,招收的學生以女生為主,生源的文化課功底相對淺薄。從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上看,學前教育專業主要面向教學一線的需要,傳授學生包括歌曲彈唱在內的、在實踐工作當中能夠行之有效的專業技能。從學前教育專業本身的教學性質上看,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面向就業市場開展的一種教學活動,旨在向就業市場提供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勞動力。而在幼教實踐當中,對于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來說,一個重要的中心和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和與人際交往的技能,而這兩點統一于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
2.歌曲彈唱能力
歌曲彈唱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當中開展歌曲彈唱能力教學主要是針對以幼教為代表的一小部分學前教育專業來進行的。在學前教育專業階段,對學生進行歌曲彈唱能力教學主要是為了幫助他們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后能夠掌握更多的與小朋友交流的技能,幫助他們就業。分析這些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后的工作特點可以發現,學生們所需要學習的歌曲彈唱能力知識相對比較淺顯,主要是能夠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能對著小朋友彈奏一些比較簡單的旋律,向學生傳達簡單的樂理知識即可,從這個角度上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存在著教程簡單、實際應用性強兩個特點。
二、當前學前教育專業中在提高學前歌曲彈唱能力方面教學出現的問題
為了提高學前小朋友的歌曲彈唱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是必須且有效的途徑。分析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問題:
1.課堂教學缺乏變通
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歌曲彈唱能力教學,存在著課堂教學缺乏變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課堂的講授過程當中,老師一味強調照本宣科,對學生的接受和反饋不重視。產生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國的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在架構上的疏漏導致的。對于絕大多數一線老師來說,評判他們工作業績和最終收入水平的,是他們上課時間的長短,而不是他們教學質量的高低。這種缺乏反饋機制的課堂教學體制,導致當前相當一部分教師在一線的教學實踐當中往往注重課堂教學時間的完成,而不重視在課堂上進行卓有成效的教學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缺乏變通,使得當前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無法獲得應有的樂趣,也就無法集中注意力來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
隨著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在我國整個高等教育的體系構建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國家政策鼓勵和市場對勞動力的巨大需求這兩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校急劇擴張,造成了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師資力量不足,使得學校在調配老師的問題上疲于奔命,常常將非歌曲彈唱能力專業的老師安排在歌曲彈唱能力教育的崗位上,而這些老師為了應付學校交予的任務,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以僵化的理論知識傳達代替實踐的講授,這是導致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在歌曲彈唱能力教學當中課堂教育僵化的主要原因。
2.教學內容缺少實用性
教學內容缺少實用性是在提高學前歌曲彈唱能力事業上,培養學前教育學生過程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以往的教學經驗當中,老師往往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的講授而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作出相關的規定。上面提到,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對學生所進行的教育教學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歌曲彈唱能力教育也不外如是,但由于主客觀原因的共同作用,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達,并且對于學生的考察也相對僵化,無法服務于以后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中的需要。從學前教育專業本身最終的服務目的上看,這種無法服務于實踐的教學是無效的,無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成長,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應該認識到,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唱能力的培養,應該基于教學的實用性來展開,而一旦缺乏這種理念就會使得傳授者在教學實踐當中事倍功半,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
3.忽視學生的教學地位
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生源質量的影響,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學校采取的管理方法往往是軍事性的、封閉型的,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往往比較嚴格,對于學生和老師的作息時間和上課時間也往往有著準確嚴格的界定。所以在這樣的體制之下,很多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老師,往往生活在學校密集的排課和緊張的上課時間要求的雙重壓力之下,導致傳授者在課堂教學當中更注意教學時間的完成而不注重學生的意義和價值,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事實上違反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初衷。培養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幫助學生就業這一中心思想和目標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非常少。分析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學生的生源情況可以得知,這些學生或是來自于鄉鎮地區,或是家庭的教育環境和經濟環境相對較差,這些學生在以往的時間當中一般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歌曲彈唱能力訓練和教學,也缺乏掌握歌曲彈唱能力樂理基礎知識的有關機會,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掌握基礎的歌曲彈唱能力知識和彈琴技能只有通過課堂,而課堂一旦無法為他們提供這些知識,學生們在今后的就業當中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針對以上問題的解決路徑
1.豐富教學形式
豐富教學形式,是針對當前學前教育學前歌曲彈唱能力提高當中出現問題的一個具體解決方法。而對于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當中培養學生歌曲彈唱能力過程當中出現的課堂講授過于僵化的問題,則應該考慮在學前教育專業院校的歌曲彈唱能力課堂教學當中引入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可以設置歌曲彈唱能力知識學習競賽的環節,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和課堂外,廣泛地開展與歌曲彈唱能力學習有關的相關競賽活動,在同學當中形成一個趕超比拼的氛圍,讓學生們能夠自覺主動地去接觸歌曲彈唱能力的相關知識。競爭機制的引入是適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一個有效舉措。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之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一般的年齡相對較小,由于一直處于學校教育的環境當中,學生們還多以未成年人的思維看待問題,爭強好勝的心理也會比較強,針對這一特點引入競爭機制,可以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同歌曲彈唱能力知識的學習,并且能夠克服老師缺乏的局限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后,迅速適應工作角色,盡快適應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針,盡早為提高學前歌曲彈唱能力做出有益的貢獻。在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院校歌曲彈唱能力教學中,對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缺失的問題,當前應該著重強調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進而助力學生在畢業之后的求職就業工作。例如,在具體操作上,在課堂教學當中應該著力摒棄過多的理論傳達,而將更多的精力從這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方面。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的期間,應該至少教會學生彈奏20首以上的曲子,在曲目的選擇上,應該考慮學生在畢業之后進入幼師工作的實際需要,同時要將學生本身的音樂基礎考慮在內,遴選出一部分相對簡單的兒童歌曲來教會學生演奏,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快速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既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歌曲彈唱能力和音樂的本質,同時還能夠極大地縮短時間,盡快幫助學生成才。
3.重視學生的意義和價值
學前專業的學生作為學習歌曲彈唱的主體,同時也是教會學前歌曲彈唱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當中應該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傳授者應該認識到,在學前教育專業院校當中開展的歌曲彈唱能力課教學最終針對的是學生,課堂教學的內容最終服務的也是學生畢業和就業。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院校歌曲彈唱能力課的開展過程當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學校可以考慮建立一個周密的課堂反饋機制,讓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老師每節課的課堂表現進行一個公允的評判,而學生與老師之間或許存在不同意見,學校在治理相關規章制度的時候應該將這一情況考慮在內,這個制度的制定不偏頗于師生的任何一方,故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意愿。課堂反饋機制建立之后學校應該全面精密客觀地分析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并與老師共同探討,找出解決的意見和方法。
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通過與學校和老師的交流,更加樹立了主體意識和自我意識,對于其健全人格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這種主人翁的思想又能夠化成一種動力,激勵學生更加認真的去進行歌曲彈唱能力課的學習。
四、結語
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有效率的歌曲彈唱能力教學,并在教學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歌曲彈唱能力,是高校體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學前教育專業的應有之義。學校和老師都應該圍繞培養學生歌曲彈唱能力這一中心目標,想方設法調整和改革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院校歌曲彈唱能力教育的弊端,為推動歌曲彈唱能力教育的普及做出有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梅.課堂教學管理的心理學研究[J].教育與就業,2015,(02).
[2]孔行.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管理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03).
[3]謝家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創新能力的培養所需要注意的問題[J].哈爾濱師范大學學報,2014,(03).
[4]崔梅.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創新能力的培養的幾個應用途徑[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