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喜貴 蔣玲玲
摘 要:《數控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所要求,課程在傳統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條件三方面探討了課程改革的措施,本校在此基礎上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達到設定培養目標。
關鍵詞:數控技術;培養目標;實踐;改革措施
一、引言
新建本科高校定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共識,“涉及知識范疇廣泛,工程實踐性強”,是以工為主的這類高校專業課的明顯特色?!稊悼丶夹g》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機械類專業課程,隨社會發展數控已經逐步取代傳統的加工技術,這就需要機械專業的學生對該門課程的理論和技能掌握和熟練。
二、課程改革目標與措施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以及該課程的性質,決定本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在現代制造方面不僅具有扎實的知識和技術,還要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符合企業和社會的需求,緊跟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這些因素決定了數控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必須“構架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強化實踐工程能力訓練條件、凝造創新能力培養機制和環境”,從根本上全方位解決《數控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達到設定培養目標。
(一)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根據人才需求與課程性質,擬定課程體系,改革《數控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可以刪除部分理論性太強,實際應用性較低的內容,突出實踐技能性強的教學內容,還應將教材中內容接近的部分進行合并,體現出課程的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和先進性。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要根據課程先進性與實踐性強的特點,革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師生互動。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做到對同類零件加工的觸類旁通;可以通過“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綜合能力;可采用“跟單式”教學模式。在授課時可應用多媒體課件和數控編程模擬軟件,使教學內容從靜態的講述到動態的演示、從文字到動畫,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課堂的互動;可運用提問技巧,促使學生進行討論;對實踐能力要求高的教學內容,如數控機床的程序編程,利用數控仿真實驗室等載體進行實踐授課;把抽象不易理解的內容,如“對刀”、“換刀”等移到數控中心,采用現場實物教具教學;學生也可以通過“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網站”等進行自主學習。
(三)實踐條件與措施
為了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需要提供充足的實踐條件與措施。要加強數控仿真實驗室與實習(訓)基地建設,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程序輸入、刀具參數設置、機床調整、機床維護等相關知識,實現仿真室與實操車間有機融合;要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積極有效地化解實踐中碰到的各類難題;組織學生參與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賽事,磨練和檢驗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的水平和動手能力操作水平,展示教學成果,檢驗專業建設水平。
三、課程改革與實踐的應用效果
《數控技術》課程作為我校改革的典范,取得較好的效果,為“應用型本科”的培養定位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1.目前以《數控技術》課程改革為引導修訂的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經過全程實施,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
2.《數控技術》課程所建立的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及課程網站不僅在機械專業,且在自動化、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推廣應用,效果明顯。
3.擁有一支教學、科研、創新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教改科研成果顯著。
4.實力強大的基礎與創新相結合的實驗、實習(訓)平臺和儀器設備條件,不僅支撐著工程實踐培養目標,而且在科技開發及社會服務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5.培養出的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機械專業學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方式轉變,數控工程技術人才需求量逐漸增大,需要我們培養出更多現代制造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探索在教學中全面實施信息化、網絡化,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建設,努力進行數控課程的更深度教學改革,以期更好更快地達到時代賦予我們的培養更多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南.高職數控機床PLC技術課程“教學做合一”教學改革與項目設計[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5(05).
[2]范軍,陳德航.中高職一體化分類分層教學改革與實踐——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
[3]羅軍.3D打印的智能化時代[J].紡織服裝周刊,2015(35).
[4]雷福祥,王偉,弋曉康,許曉東,王杰,涂鵬飛.數控技術與加工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15(22).
[5]王丹,王凌云,周立波,曹永潔.《機械機構與典型零件》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數控技術專業中高職貫通培養教學為例[J].科技資訊,2015(23).
[6]李雄兵,劉希玲,楊岳,羅意平.提高數控機床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5(12).
[7]杜朋旺,于津.優化數控機床加工精度與生產率[J].橡塑技術與裝備,2015,(24).
[8]雷福祥,王偉,弋曉康,許曉東.數控技術與加工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新疆農機化,2015(05).
[9]王凌云,王丹,黃紅輝,曹永潔,周立波.綜合職業能力導向的創新型數控技術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7).
[10]郭利,陳祥敏.基于數控技能大賽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構建[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作者單位:鄭州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