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貞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突出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手段改革的意義,然后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對策,旨在為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就業指導;教學特點;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高等教育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了社會的熱點話題,與此同時就業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的現象,這充分反映出了高等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即所培養出的高等人才與社會企業需要的人才標準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值。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教學手段亟待調整,突出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性,讓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就能夠對自己職業有規劃,并且為自己的職業能力不斷充電,從而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
一、突出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手段改革意義
高校的培養目的是讓學生具有專門服務于社會的某項技能,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提升自身價值的時候為社會創造價值,但是當下高校學生的就業意識并不是非常清晰,急需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從而切實強化學生的就業意識。
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一般安排在大學一年級,有專門的就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指導,希望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但是大一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大學生活中的各種豐富的活動上,感覺就業是很遙遠的事情。因此,專門設置的就業指導課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突出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手段,是將就業指導課程的思想精髓和具體的指導方法,融入到教師的教學手段中,從而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知識的同時就對未來的職業有一定的認識,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將來的職場生活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從而能夠讓學生們自己意識到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以適應后續的就業需要。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屬于直接對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教育工作,是顯性教育;突出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手段優化,是將就業指導意見和建議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是隱性教育。改革后的教育手段能提高學生注意就業信息的潛意識,從而提高學生有針對性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此外,通過教學手段改革來突出就業指導課程,能夠持續性地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教育,能夠保證就業指導工作的持續性,從而有利于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二、突出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手段改革對策
(一)專業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聯系時下企業需要。就業指導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是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指導,從而有利于針對學生的就業需要來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在專業課程的課堂上,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場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有利于學生課下學習。對于部分適合工學結合模式的專業課程,教師要對其去企業進行實習的工作予以細致指導,從而能夠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對企業對員工的綜合能力有深入的認識,進而能夠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最終有利于學生畢業求職中競爭力的提升。此外,教師在開始專業課程的教授之前,可以對業界的現狀進行分析和介紹,還可以充分發動學生對所學專業進行廣泛而且深入的就業市場前景調研,從而提高學生對本專業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的了解和認識。這就需要相關的執教教師不僅要對專業課程有深入的理解,還需要對行業的信息和動態予以持續關注,從而能夠保證為學習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進而有利于對學生就業從專業角度提供有效的指導。
(二)專業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名人來講座。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是對業界信息材料的總結和整合,理論上的指導和就業實踐有不同程度的差值,這也是學生不是非常重視就業指導課程的原因之一。邀請專業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名人來學校進行講座,能夠將業內的實時信息呈現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對指導工作的信任度和注意力,進而有利于學生激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有利于學生根據當下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來比照自己的綜合能力,并進行自我學習計劃的調整。因此,學校的相關部門要做好與各個專業精英的聯系與接洽工作,從而有利于為學生的就業提供高質量的指導工作。
(三)就業指導中心定期對學生職業能力來測評。傳統的就業指導中心為學生提供的職業能力測評,通常在大學一年級和大學畢業進行測試,從而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分析,進而有利于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專業性的意見。學生對于職業能力測評有較高的熱情,但是問題在于經過大學生活和學習,學生的個性和各方面的能力呈現出動態變化的趨勢。這就使得其測評結果的指導作用僅僅限于學生發展的某一個階段,為了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潛力和優勢進行實時的關注,從而對自己的職業定位進行調整,進而有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因此,就業指導中心的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定期為學生提供職業能力測評,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變化和性格變化進行及時的了解和關注。此外,就業指導中心要提供多種測評方法,從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能力變化。與此同時,就業指導中心的測評軟件要與時俱進,從而避免測評體系過時而影響測評的準確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突出就業指導課程是教學手段改革的重點,將就業指導作為改革的中心,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從而在大學生活中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而有利于其畢業就業率的提高,最終有利于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因此,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者要對就業指導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從而能夠讓大學生在讀期間能夠高效地對就業指導課程進行理解,并且在課程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提升。在該方面的改革,可以參考國內外先進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然后與我國的高校教育體制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教學手段的有效改革,進而避免了流于形式的改革活動。
參考文獻:
[1]夏維鵬.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4.
[2]周璐雯.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關系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4.
(作者單位:鞍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