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梅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職德育課教學評價理念的全新理解,主要從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和教師評價體系兩個方面入手,在中職德育課實際教學評價方法中進行了探索。中職學校要充分認識德育課教學評價改革的重要性,規范和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學評價改革。
【關鍵詞】中職 德育課 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
在中職德育課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德育課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是每一位德育課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中職德育課教學評價時,我們應轉換評價的視角、拓寬評價的內容、調整評價的方式,建立一套多元化評價機制。
一、中職德育課教學評價理念
1、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
德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把重點放在“評學”上面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最終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課堂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以“評教”為重點的現象,把評價的重點轉到“評學”上面,以此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要把關注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方向上面,轉到如何針對學習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如何把過多的統一講授,轉變為以指導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統一答疑、點撥為主要活動方式的課堂,轉變為以適當的統一講解與有指導的自學或自由選擇條件下的探究、研討、查詢相結合的課堂。
3、提倡創新,培育個性
課堂教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科、學生、教師、教學條件諸方面的不同,使課堂教學情況千變萬化。正確評價一堂課時,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征,又要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
二、中職德育課教學評價方式
中職德育教學評價方法改革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給予評價,這樣的評價是發展性的。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讓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讓學生“會學”。以下幾方面是本人在中職德育課實際教學評價方法中進行了探索。
1、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在這種價值取向下,評價的方法將轉變為靈活多樣。
(1)重視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即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術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以過程評價為主。
我們首先嘗試著在試卷的形式和內容上作了一些改變,如:德育測試中分為學生上機考試、問答式考試等形式,并配有適當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改變一張試卷決定成績的評定方法,把學生對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實踐活動等納入評價范圍,使學生得到一個比較客觀、全面的評價。其中,平日課堂表現占10%,平日作業占20%,期末上機考試占30%,期末問答式考試占40%,綜合評定等級,有的項目要求教師、學生、家長、他人填寫評價意見,充分體現了評價的過程性。新的評價方式增添了學生的興趣和信心,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2)突出主體,實現學生主動發展
在評價過程中,學生自評和互評可以有效地突出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①學生自評
學生主動監視自己在學習與理解中的過程,以檢查自己的知識、能力及態度,通常稱為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涉及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自己的情感體驗和與人的合作交流,評價自己在新知識學習時還存在哪些不足,與過去相比,取得了哪些進步。
②學生互評
互評是同學之間的評價,這種評價活動涉及到課堂上小組討論的評議和測驗的檢查,以及對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的評價?;ピu不僅可以對他人做出評價,更重要的是可以對比自身,取長補短,達到互評互學的功效,這也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重要方式。
2、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師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教師的個性和個人價值、倫理價值和專業發展得到高度的重視。因此,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不再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而是對教師自身素養和專業水平發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尤其是創新能力發展的評價。
(1)教師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
教師評價集中體現在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和對教師素質的評價兩個方面。教師素質的評價方面具體包括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師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另外,教師教學的評價主要是教學設計與實施。能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使之適合于學生的經驗、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發展的現狀與需求;與學生共同創設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積極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選擇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
(2)教師評價的方式
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身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為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①教師自評
自評是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發展的最佳途徑,自覺地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變得注重教育教學觀念和技巧的內化,促進自己向專業化發展。我校在推行教師自評時,采用較多的是撰寫“教學反思”,以對自己的工作表現,進步和努力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價,是一次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促進成長的過程。
②嘗試讓學生參與教師評價
學生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群體。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斷,并且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應重視和給予學生評價教育的權利。
總之,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德育課教學評價改革的重要性,規范和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學評價改革,學會利用新的評價方法更好地為中職德育課教學服務,提高教師的科研素養,努力成為優秀的中職德育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