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我國現代百科全書奠基人姜椿芳先生提出《關于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建議》。同年11月18日,國務院宣布中共中央批準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1980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出了《關于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問題》的通知,確定組成軍事卷編審委員會和編審室,軍事科學院院長宋時輪擔任編審委員會主任,并明確由全軍共同完成這個任務。
究竟哪些人物堪稱“軍事家”?軍事科學院《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編審室和該學科主編單位總政治部干部部共同組織,邀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單位的有關同志,對此進行了反復討論。
當時,制定我軍“軍事家”的標準的一個重要參照是《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其中現代蘇聯軍事人物中近90人稱“軍事家”。鑒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數量比蘇軍多,打仗時間比蘇軍長,因此,在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最初擬定的方案中,有100余位高級將領符合“軍事家”的標準。方案報軍委后,軍委領導同志提出了調整意見,要求進一步嚴格評定標準。據此,經過再次研究論證,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最終上報的方案,將“軍事家”調整到約40人。
1988年10月,根據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的上報方案,中央軍委常委會議討論了“關于大百科全書軍事卷我軍人物條目概括評語問題”,確定,冠以“軍事家”評語的,僅限以下33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葉挺、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云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
1989年,《軍事卷》正式出版,11月30日,《解放軍報》刊登了一篇消息,《中央軍委確定33位軍事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名列其中》,文中寫道:“在史詩般的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中,涌現出多少運籌帷幄叱咤風云的軍事家?經中央軍委確定,33人被冠以‘軍事家的評語,載入最近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人物分冊》?!?/p>
33位軍事家一公布,立刻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對于林彪是否收入軍事百科全書,對他又如何評價,一直是百科全書編纂者們研究的重點之一。總政百科全書編輯室從1983年下半年開始,將已編出的解放軍人物條目釋文,選送給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見。黃克誠看了“林彪”條釋文后,說:“林彪在我軍歷史上是有名的指揮員之一,他后來犯了嚴重的罪行,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這是罪有應得。但是在評價他的整個歷史時,應當分為兩節,一節是他在歷史上對黨和軍隊的發展、戰斗力提高,起過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后來他對黨、國家和軍隊的嚴重破壞,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這樣,兩方面都寫明確,不含糊,才符合歷史事實?!弊罱K,根據各方面的意見,總政在上報軍委的方案中,采取了第一案。在條目釋文中,在客觀介紹其軍事活動、軍事思想及貢獻的同時,也如實反映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罪行。
1994年7月,總政就解放軍人物條目概括評語方案的有關問題請示軍委,8月,軍委常委會議討論決定,增加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平江起義領導人黃公略、贛東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方志敏、陜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劉志丹三位軍事家。
從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光輝的發展歷史中,36位軍事家的累累戰功和傳奇人生屢屢被書寫傳頌,他們的名字燦若星辰,彪炳千古,成為鐫刻于歷史豐碑上的永恒記憶。
(摘自《百年潮》2016年2期,金立昕、關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