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梅
摘 要:中國社會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教學體制也應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改革和完善。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也逐步被提上了日程。相對于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化和制度化,新課改下的體育課堂更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身體素質過硬的高素質人才。文章試圖通過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一些體育課堂創新性教學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中職體育;創新性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2-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75
中職體育課堂與傳統的中小學體育課堂并不一致,其體育教學目標不能簡單地概括為鍛煉身體,而是要讓學生在當下的中職體育教堂中,至少學會一種體育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目前普遍的體育教學中,一些中職學校還存在很多很多問題,例如,課時少,體育教學意識差,設備老舊,另外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缺乏對體育課堂的重視程度,覺得上體育課對未來發展無足輕重,這對中職體育教學目標的完成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中職體育課堂創新性教學方法亟待解決。
一、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強調學生對基本體育技能的掌握,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教學活動基本圍繞田徑運動進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無外乎先熱身、后田徑的枯燥模式,使學生在逐漸無聊的體育教學中失去參與的積極性。
首先,中職體育教學方案不合理。很多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師沒有深入研究新課改的要求,而是依然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案進行課堂體育鍛煉。例如,體育教師通常在課程上先對體育鍛煉的理論知識進行枯燥乏味的講解,然后對體育動作進行示范,再讓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進行鍛煉。教師自身上課就沒有展現出積極的態度,沒有充分理解到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依然強調教師在主導教學課堂的作用,這樣,就很難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難以完成中職體育教學的目標。
其次,中職體育教學方法落后。中職體育教學課堂基本在體育教師的主導下進行,任課教師進行動作示范,然后學生跟著動作模仿訓練,教學方式單一、乏味,很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一般基本動作完成后,就是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這樣短的實踐根本達不到讓學生強身健體、設立終身體育理念的體育教學目標。
再次,中職體育教學平臺不合理。在中職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除了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活動外,便沒有更多的互動,老師依然是老師,學生依然沒有學到相應的體育活動、健身的技巧,這樣就嚴重制約了中職體育課堂的發展。學生沒有認真跟隨老師進行動作的操練,而是隨便擺弄胳膊、腿等,完全沒有達到體育健身的目標。中職體育教學缺乏對體育精神的培養。傳統的中職體育課堂缺乏體育活動應有的競技性和趣味性,課堂活動單一,使得學生無法通過正常的體育課程養成體育精神,也無法從體育教學活動中鍛煉身體,體育精神對體育比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創新性教學方法的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切教學目的都是以就業為導向,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體育課程作為所有課程的基礎,必須結合所學專業,構建多樣化、創新性的體育教學方法。
(一)學習內容開放化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中,學習內容要掌握社會發展的動態,使課堂的教學內容與社會要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教學內容不斷補充和完善,隨著更新教學內容,使中職體育教學活動處在動態的發展中。同時,中職體育教師應該具有發展的眼光,注重對課堂資源的有效篩選,挑選出一些能夠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課堂,利用課堂的有效資源,結合學生的專業,注重融合多學科的互動,凸顯中職體育教學特色,把參與運動、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與社會目標有機融合到一起,從而使學生多學科、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體育素養,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中職體育教學課堂應加強與其他學科的兼容,開放教學內容,促進中職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創造和諧的體育教學環境
建設和諧的體育教學環境是加強中職體育課堂教學創新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寬松、舒適、和諧的體育課堂環境,能讓學生在心理平衡的狀態下,提高體育課堂的參與度,積極跟隨教師,參加各項體育運動。教師結合多年教學經驗,開展形式多樣、符合學生心理興趣的教學內容,以學生最易接受的教學手段,創建出和諧、愉快的環境,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中職體育教學的最優效果。例如,在實際的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積極改變傳統枯燥呆板的教學方式,積極創新上課模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體育項目,針對教師提出的項目目標,以小組對抗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在娛樂中,享受體育帶來的輕松活潑的氛圍,使學生在比賽中尋找體育鍛煉的樂趣,挖掘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三)融洽師生關系
建設創新型中職體育教學的師生關系,是加強中職體育課堂教學創新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中職體育教學應轉變過去“填鴨式”的學生被動接受的體育教學模式,創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所需,讓教師走下講臺,深入學生群體,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提高終身體育意識。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專業特點,具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體育鍛煉,以興趣為紐帶,與專業相結合,增強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形成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創新性教學應以服務學生為根本,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將中職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化、組織形式活潑化。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強身健體,真正達到中職體育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蔡超.如何提高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大視野,2009(3).
[2] 李莉,李芳.試論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才智,2012(9)
[3] 劉華榮.獨立學院課外實施體育俱樂部對大學生體育能力影響的研究[D]長江大學,2012(2).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