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霞
【摘要】自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以后,商務英語翻譯的地位持續增高,作為重要的一種國際往來交流方式,其翻譯的功效深受4Es標準的影響,因而要求人們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必須將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出來,這有這樣才能夠使翻譯的效率和質量受到保證,促進有效商務英語翻譯工作順利的進行。文章將圍繞4Es標準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商務英語 4Es標準 研究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商務英語翻譯也在不斷變化著,為了確保翻譯內容有效的更新和完善,需要持續強化更方面的管理與促進措施。然而筆者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國內的商務英語翻譯在實際的活動發展過程中,還有諸多的問題存在,如:翻譯標準統一性的缺失,其使我國的經濟貿易良性發展的目標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因而在商務英語翻譯之中應用到4Es標準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這有這樣才能夠使原文和譯文的文本信息、商務功效、語言信息以及文化信息等多方面的對等性得到有效保證,從而將商務英語翻譯的終極目標實現。
二、關于翻譯標準的含義
深層次的對翻譯標準進行解析,其主要的遵循依據是二元對立層面,正是因為其具有多元化特性,因而能夠承認和接受各種不同標準之間特有的共性,不但能夠充分的將自身所具備的某些特定功能認識到,而且還能夠對現有的標準化體系進行補充和完善。通常情況下,由于體裁和文本之間有差異性存在,因而同時存在多種翻譯的標準也是必然的,如:在講究神似與形似的文學翻譯標準之中就不適于商務翻譯標準的使用;商務法律與法規的翻譯標準之中難以使用到商務廣告翻譯的標準等。我們通常將翻譯標準系統劃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絕對標準、具體標準以及最高標準,其中,將原作作為基礎的是絕對標準;具備實用價值的是具體標準,其是分類標準中的一種;而最佳近似度則是由最高標準來表示。顯然,翻譯信息重要的來源一定離不開原作,翻譯方法選擇的主要依據也是原作,因而在我們將原作當作是標準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理解偏差、理解難度較大等情況存在。我們所說的翻譯主要是在另外一種語言或多種語言的運用下將原作中相關的信息表達出來,這并不是說將原作作為翻譯的準則全面的執行,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對翻譯的質量以及效果進行衡量,因而將原作作為譯文質量主要的參照對象,是翻譯工作重要的信息源及基礎。
現階段,認同性和統一性兩大特性在翻譯標準中缺失,因而當需要將“大標準”制定出來時,必須在原有標準遵循的基礎上同原文特點進行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具有有效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行業文體文本的標準制定出來,如:商務翻譯標準、新聞翻譯標準以及文學翻譯標準等。另外,將具體的標準作為標準細化的參考依據,如:進一步將文學標準劃分為小說翻譯標準、戲劇翻譯標準以及詩歌翻譯標準等;商務翻譯標準則可以細分成商務廣告翻譯標準、商務法規翻譯標準以及商務法律翻譯標準等。并且,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翻譯者應當準確的把握翻譯標準的尺寸,不但能夠全方位的對原作相關的內容進行理解,而且還應當恰當的將原作的中心思想表現出來,從而將“適中”和“和諧”的審美效果達到。簡單來講就是要求翻譯者在譯文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在自己語言的利用下將原作信息充分、準確的表現出來,并能夠將原作中存在的矛盾之處處理好,從而將最終有效翻譯的目的達到。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在多元化以及二元對立的基礎之上翻譯標準進行了一系列有序的完善和發展,從而將“第三種狀態”形成了。將二元對立作為主要的基礎,盡可能地將具有融合性的一種平衡尋找出來,有助于進一步研究翻譯標準的依據和條件,并且在翻譯標準適用對象的結合下,能夠使更加明確化、具體化的翻譯標準得到確保。如:譚載喜先生曾經以不同的層次對翻譯標準進行了劃分,主要包括有內容對等層次、譯文實用層次、形似對等層次、言語文體層次、完全對等層次、話語類型層次、部分對等層次以及功能對等層次等。其中,話語類型的層次主要是根據話語類型不同的要求將相互適應的翻譯標準制定出來,這樣的劃分有一定的實用性在其中具備,因而能夠體現出譯作讀者被重視的程度。
三、分析商務英語翻譯特征
廣泛的知識面涵蓋在商務英語之中,其所涉及到的內容和領域有著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包含了廣告、法律、社會風俗以及法規等相關的內容。在商務英語實際的翻譯過程中,需要對生活中相關的那些具有細節性的內容進行重點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翻譯活動順利的進行得到保證。現目前,國內的商務英語翻譯還處于發展時期,我們需要將原有的體系建立在教學活動之中,從實際出發,使其更具有標準化和規范化特征,另外,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對其進行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并確保翻譯的標準性是建立在充分尊重這一基礎之上的。
當需要在商務活動中有意識的進行英語翻譯工作時,應對對需要禁忌和提倡的相關內容進行綜合完善的考慮,尤其是對于翻譯企業的產品和形象而言,各個企業均希望在翻譯的利用下能夠將自身營銷的目的達到,因而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之中,人們加強了對英語詞匯渲染和外在功能應用的重視程度。通常情況下,商務英語翻譯特征需要科學化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翻譯過程的便利性及準確性得到確保,從而使商務英語翻譯的效果和質量得到有效促進,有助于為翻譯范本合理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最終充分的將翻譯標準制定的重要性發揮出來,使商務活動順利的完成從根本上獲得保障。
四、4Es標準應用在商務英語翻譯中
1.涵蓋內容。由于有不同的領域涉及到商務英語,因而其有著廣泛的知識涵蓋面,能夠將特殊性、多重性的特征體現出來,如:法律法規、廣告等相關的內容,其中,廣告主要的作用是宣傳產品,將企業良好的產品形象和企業形象建立起來,能夠將促銷目的的有效性實現,因而其有著相對靈活的用語特性,強烈的渲染性也在語言使用中具備,這是明顯的文學語言特征;而規定性和約束性存在于法律法規之中,其用詞十分的嚴謹,因而一般性的商務英語翻譯其主要的標準體現在“信息對等靈活”這方面,簡單講這就是4Es標準,其要求原文的文本信息、商務功效、語義信息以及文化信息必須與譯文等信息之間對對等。應用在商務英語翻譯之中的4Es標準,首先需要使語義信息中的對等性得到保證,并在此基礎上將原文文本的信息突顯出來。若原文具有一定文化信息,那么譯者在文章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將該文化信息準確的傳達出來,從而使翻譯的質量和功效得到保證。語義信息和文本信息之間的對等性主要是將文化信息的對等作為參考依據,當有矛盾存在于文化信息與二者之間時,就需要在文化信息對等性的結合下將商務功效有效的對等性實現。值得一提的是,若文化信息沒有在原文中存在,就需要從商務文本所涉及到的多方面的商務信息進行考慮,此時可以將對等性的文化信息忽略掉,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將商務功效對等性實現。若譯文之中的語義信息、文化信息以及文本信息等無法與原文之中的語義信息、文化信息以及問題信息相對等,那么就會使對等性的商務功效受到影響。
2.分析應用范圍。
(1)對等性存在于語義信息中。文本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基礎和條件是語義信息,文體信息、商務信息以及文化信息之間的傳遞需要將語言作為傳遞的參考依據,若沒有語義信息涵蓋其中,那么商務信息是無法存在的。單就語義信息來分析,其所包含的結構信息和語義信息有深層和淺層的兩類,它們均能夠對信息表達和傳遞的意識進行說明。其中,表層結構的信息主要是對話語或語篇的字面意識進行解析,深層結構則是語言所蘊含的意義進行說明,其需要在上下文的借助下對語意進行揣測。因而,譯者若想準確的對深層結構的信息進行了解,就必須在自身對于原語文化、社會、專業知識、歷史遺跡藝術足夠了解的情況下進行合理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深刻的體會到以及充分的挖掘出原文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2)對等性存在于文本信息之中。信息傳遞重要的載體是文本信息,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商務英語翻譯之中。若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忽視了原文文本的信息,那么就會流失譯文的信息,從而使譯文翻譯的效果受到影響。有不同文體語言的形式涵蓋在商務英語之中,包括有公文、廣告以及法律等,因而譯者在對不同文體進行傳遞時,需要重視其信息的對等性。
(3)對等性存在于文化信息中。若想確保文化信息之中的對等性,可以將兩種語言文化進行對比,在譯者語言之中將對等語尋找出來,如:在翻譯美國作品的過程中,譯者首先需要對美國具體的請款進行大概的了解,重視文化信息的準確翻譯,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間差異性的存在,因而其在文化、傳統以及風俗之間有著諸多不同,這就造成了差異性,如:rest room在商場中是廁所的意思,而并非休息室。
(4)對等性存在于商務功效中。商務功效主要是文本信息中商務功能的泛指,其是商務英語翻譯最終的目的,如:在翻譯商務合同時,由于商務合同的性質是對對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規范,一旦譯者有失誤在翻譯中出現,那么整個合同商務的功效都會受到影響。因而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需要在相關文化信息的結合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翻譯的效果和質量獲得保證,從而將翻譯商務功效的有效性實現。
五、總結
綜上所述,單就商務英語翻譯的標準而言,其是有共同點存在于其他文體翻譯標準之中的,而將4Es標準應用在商務英語翻譯之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1]翁鳳翔.論商務英語翻譯的4Es標準[J].上海翻譯,2013,01:34-38.
[2]劉曉莉.商務英語翻譯的4Es標準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 2015,06:106-108.
[3]楊陽.試分析商務英語翻譯中的4ES標準[J].商,2016,04:204.
[4]楊瑩.淺析商務英語翻譯的4es標準[J].鴨綠江(下半月版), 2016,04:146-147.
[5]豐婉.商務英語翻譯的4Es標準研究[J].讀書文摘,2016,06:85-86.
[6]姚安新.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商務文本的翻譯[D].長江大學,2013.
[7]李靜.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D].長春理工大學,2010.
[8]呂良紅.外貿英語函電特點與翻譯芻議[D].湖南師范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