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群
高中英語教材中精讀的課程是主要的學習內容,可是學生要想掌握英語的精髓、培養對英語的感覺和領悟能力,僅靠課本上這些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就北師大教材來說,一個單元里有四篇課文,其中三篇閱讀課文,一篇聽力訓練,在加上一篇聽說寫作課(communication workshop),一篇文化意識培養課(culture corner),這種閱讀量是不夠的。所以編輯在每個模塊的最后都安排了一個Literature Spot.這是一篇補充的英美文學名著泛讀材料,希望學生通過閱讀,有效地提高閱讀技能、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這對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了讓這部分內容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做到更高效、更有益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總體框架,了解文章大意,領悟作者表達的深刻主題思想?,F就本校一位年輕教師所上的一節Literature Spot公開課來探討高中英語課堂上英美文學作品的教學模式。
一、教學案例評析
這節公開課的選材是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4的Literature Spot“The Pearl”,選自美國著名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小說《珍珠》。教師讓學生進行了較充分的預習工作,按學習小組進行了合作學習,初步了解該篇作品的基本內容;另外讓幾位學生根據故事編寫了小劇本,在課前排練一出課本劇。
1. Lead-in
教師以一張漆黑的圖片開場,隨著光線慢慢映入,一顆碩大無比的珍珠隨著光影逐漸由暗慢慢變得光亮、耀眼直到璀璨無比地出現在畫面中。導入非常簡潔,教師所用的引人入勝的圖片,加上運用電腦設計出的夢幻般的光影變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短短的一分鐘實際上是教師課前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心設計出來的,這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打好了基礎。
2. Order the picture
教師在PPT上展現學生根據“The Pearl”的故事情節畫出的十一幅圖片集,讓學生先閱讀故事,然后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活動,把圖片按正確的順序排列出來并口述基本故事情節。最后完成的小組則要求派代表上講臺進行故事陳述。這堂公開課是在學校的報告廳進行的,場地很大,為的就是能讓學生能按學習小組就座,能有足夠的表演空間。各小組在進行小組活動時都非?;钴S、投入,之后,授課教師請最后完成故事順序串燒的小組代表上講臺復述故事。課堂在教師的任務驅動下形成了一個小高潮。
3. Act out the story
教師提前安排了一組同學改編課本故事,并進行表演。學生們表演得惟妙惟肖,全部師生都被他們精彩的演出打動,長時間地鼓掌稱贊。首先表演的同學認真閱讀了故事,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演起來感情非常投入、表達非常準確。其次他們使用了簡易的道具,用乒乓球表示珍珠,用洋娃娃表示基諾的兒子,還帶來了玩具槍等,這讓表演更趨于情景真實化。再就是表演的學生口語很優秀,臺詞記得很準確、流利,整出戲一氣呵成,讓人動容。這就是學生對小說《珍珠》的情感體驗,它是文本、作者和學生之間情感的紐帶。建議教師也可以在劇中扮演一個角色,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劇本表演達到完美。(劇本展示略)
4. Analyze the character
學生表演完后,在大家還意猶未盡之時,教師提了三個問題:What kind of attitude did the doctor have before and after Kino found the pearl? What kind of person is the doctor? What about Kino and Juana?這三個問題屬于細節問題,圍繞故事的主題展開,把學生的興趣點和主題結合起來,緊扣教學目標,非常和諧統一、有層次,是教師認真研究了教材、學生,根據課堂教學目標來分層次設計的。而學生在閱讀、理解和觀看完戲劇表演后能夠很快、很準確、很漂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這為解決下一個難度較大的環節奠定了基礎。
5. Analyze the theme
學生弄清楚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之后,教師又提出了兩個問題:What actually kills Kinos baby? What is the moral(寓意) of this story?這是兩個深層次的問題,教師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相互溝通,再以小組形式進行匯報。
6. Create a different ending(extra task if time permits)
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驗故事內容,教師還設計了更進一步的拓展學習程序,讓學生成為故事中的一員,一起去體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1)If Kino and Juana succeeded in selling the pearl, what would happen when they came back? 2)If you were Kino or Juana, what would you do with the pearl?這兩個問題借助學生的想象力來激發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在深入閱讀文本的同時,又能跳出文本,建構豐富多彩的答案。
二、啟示
1. 立足學情,因材施教。這節公開課贏得了所有聽課教師的高度贊揚,課后好多學生都表示要去圖書館找原著來閱讀??梢娨还澗实奈膶W作品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有規律地以泛讀的教學形式開展英美文學作品閱讀,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綜合人文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 根植于課本,拓展文學知識和文學素養。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對于教材的精讀內容鉆研很深、很精,對高考的考點也能倒背如流,但沒有花時間在英美文學作品的學習和鉆研上,久而久之,真的成了機械乏味的教書匠了。要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提升教學技巧、自身的人文素養,就必須不斷用新的知識來充實、促進甚至是強迫自己。教師在對英美經典文學作品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能從經典作品中原汁原味的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實生動的社會環境、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語言功底更加深厚,生活經驗更加豐富,人文素養不斷提高。
3. 廣泛借助多媒體手段,拓展閱讀教學資源。在課堂進行英美文學作品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為了使學生能從更多渠道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的魅力、文化的異同,教師要統籌安排,三年一盤棋,在學生入高一起就制定好課內外英美文學作品計劃,大量收集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影視作品,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手段構建資料庫,充分利用課堂內外、周末和寒暑假時間讓學生在充足的、精彩紛呈的文學世界里暢游。
三、應注意的問題
1. 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打破思維定勢,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調動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和熱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盡量擴大學生的文學背景知識儲備,給學生廣泛介紹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宗教,風土人情等知識,并鼓勵學生學好現在的每一門課程,通過實踐、討論、合作等方式,促成英語學習質的飛躍。
2. 教師要仔細做好課前準備,合理分配課堂時間。要事先安排學生預習相關內容,熟悉故事的基本線索,準備好每個環節所需的教學資料,這樣可避免課堂時間的浪費,增加學生討論、互動的時間和內容,使文學作品的教學順利進行。但不能為了追求教學效果,將教學任務和教學難點提前告知學生,這會失去課堂生成的真實性,有嘩眾取寵之嫌,脫離了教學的實際和教學的目的。
3. 教師應認真研究跨文化教學,努力探索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途徑,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適應未來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水平。要能夠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創造性地完成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只有這樣才能把英語教“活”。
責任編輯 魏文琦
實習編輯 梁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