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中陽
所謂“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相應的生活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識內(nèi)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以使學生在生活中感悟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中體會生活樂趣。初中語文是學生的基礎性教學項目,在新課改背景下,必須使學生學會拓寬語文知識面的方法,以不斷增加語文涵養(yǎng)。生活化教學旨在以學生學習的角度來挖掘日常生活中與語文有關的生活內(nèi)容,同時鼓勵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進而用所學的語文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
一、借助語文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領悟
教師可利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語文教學,進而幫助學生完成理解語文知識的任務。如舉行課堂辯論、課文話劇、小品排練、手抄報等。學生們通過這些活動不斷地挖掘自身的潛能,使學生們認清生活中的真善美、遠離假惡丑,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對語文知識萌生更濃厚的興趣,同時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八年級課文《范進中舉》時,對于故事主人公范進在中舉后的各種表情及心理情緒的變化情況,教師可鼓勵學生扮演文中角色,體會范進在屢屢考試失利后終于“金榜題名”的樂極生悲之情。當然,要想扮演得既有“形似”、又有“神似”,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學生首先熟讀課文,認真揣摩并努力排練,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話劇。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指導學生課文改編為話劇進行表演,學生們通過表現(xiàn)人物的語言、神情和心理,更好地把握這則童話故事的教育內(nèi)涵,進而把對語文的感悟遷移到生活之中。
二、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中體驗生活
通常情形下,若事情是學生親力親為的,那么學生們在遇到相關知識時就會有較為充分的見解,同時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活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密切結合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的生活實踐,使其在人文關懷的氛圍中體味生活、感恩生活。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擺脫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自行創(chuàng)作對聯(lián)或廣告詞,進而為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積累豐富的素材,使其從生活角度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不定期地開展一些主題活動。例如,學習蘇教版八年級舒乙的《都市精靈》時,教師可引導全體學生熱心關注生活中常見的環(huán)境問題,在課堂上以小組探究的形式對社會生活中所遇到的環(huán)境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看是否出現(xiàn)類似于課文中“鳥雀不知去處”的現(xiàn)象,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人與自然協(xié)調(diào)、和諧發(fā)展的有效對策。通過分組探究學習,學生們對當今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問題會格外關注,增強人與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的意識,在生活中多一點對自然生靈的人文關懷和愛護,以不斷優(yōu)化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再學習《我的母親》時,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給母親做飯、捶背的“課外作業(yè)”,使學生們在生活中真切地體會與母親之間的情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習慣,弘揚家庭美德。這不但使學生深度理解課文的中心主旨,更能使其學會感恩,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思想品格。
三、借助人文環(huán)境協(xié)助學生學好語文
語文作為一門人類學科,若教室和整個校園里都洋溢著濃厚的人文氣息,那么必然給全體學生產(chǎn)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大家更有興趣學習語文教材知識。如在學校走廊里可為學生們展示優(yōu)秀的詩詞書畫作品,輔以必要的名言警句,把校園裝飾得更富人文氣息,使全體學生處處學習語文。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給學生營造生活化濃厚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們體會到生活處處有語言。例如,學習蘇教版九年級《故鄉(xiāng)》時,在講解課文前,教師可首先提問學生:“大家對自己都有哪些美好而又難忘的印象”?學生們隨即陷入思考,在請若干名學生發(fā)言后,教師要讓大家集體朗讀課文,看看魯迅筆下的“故鄉(xiāng)”都有哪些生活片段和往日場景。學生們通過熟讀課文,進一步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并引發(fā)了強烈的思想共鳴。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營造人文氣息濃厚的課堂環(huán)境,有助于使學生在聯(lián)系自身實際的同時感悟生活,以增進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四、鼓勵學生做更多的自主活動
生活化教學并非僅包含課堂教學,還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踐。知識源自于生活實踐,生活中的小事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同時,生活還是一類源源不斷的學習資源。所以,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點滴,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學會在生活細微處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修養(yǎng)。教師還可利用課余時間舉辦諸如成語大賽、漢字聽寫競賽等活動,以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地提取教材中有益的“生活元素”,以生動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使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和留意生活中的“語文元素”,從而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和人文修養(yǎng)的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