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能俊
寫作能力訓練是初中語文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中考作文寫作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受到初中生和語文教師的重視,但是在教學中仍舊存在著不能夠準確抓住教學難點的現象,下面對此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初中作文教學難點
1.作文定位
作文是作者自我心理的真實流露,這樣就需要進一步描述一些自己內心深處的東西,這樣的文章才具有真實性。然而中考作為應試教育的標桿,應試教育的要求使得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出現了教學重點的偏移,更多注重學生寫作速度的訓練,快速從給定的命題或話題中構思出自己寫作的思路和方向。同時配合更多公式化的寫作版本,使得初中語文寫作成為數學套公式的東西。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寫作的主動性。在寫作的過程中,只要按照教師給定的模板進行寫作即可,他們文章中的真情實感進一步退化,由于模板式的寫作,在一些部分的寫作中可能還存在著較多的障礙。
2.日常訓練
學生寫作能力在小學階段已經出現好壞之分,進入初中之后,這種寫作能力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因此需要進一步構建差異化的寫作教學模式,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要求。然而現實情況就是我們的初中寫作訓練更多的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個標準的教學水平使得一些學生開展作文訓練游刃有余,一些學生就出現了很多困難,使得他們開展作文練習的信心大打折扣,寫作的積極性不高,這樣一來學生更多的出現了寫作懈怠,良好的寫作習慣難以養成,最終寫作能力只能原地踏步。
3.評價方式存在偏差
目前,作文批改的主要方式相對單一,一般都是語文教師進行批改,這樣的評價方式使得更多的學生只能接受到教師一個人的評價。單一化的作文批改模式使得學生在寫作能力的提升上只能受到語文教師一個人的指點,然而寫作能力往往不是所有語文教師最為擅長的,這需要長期堅持寫作,才能有更多的體會和理解,現在的初中語文教師很難有時間、有精力堅持寫作,他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語文教學之中,學生的管理上等,他們只是在學生寫作常見問題及近年來語文寫作的模式上有著較高的認識。因此這種狀態下的語文教師只能給出模式化的寫作評價,創新意識不強,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下,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方向具有模式化,作文的創新性、發散性難以體現。
二、初中作文教學的創新策略
1.細化作文教學的實際目標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階段開展作文練習的有效途徑。從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來看,寫作水平高低在于文章的漢字使用是否準確、有無病句等都是最為基本的要求,更為高層次的要求是文章的主題是否鮮明,有無表達出文章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初中作文練習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將這些高層次的寫作能力要求注入到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更加具有創新精神,在論點的鮮明程度上追求更高的要求,在語言的組織上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等。這些寫作要求不斷融入作文的實訓目標之后,教師教學、學生練習都將變得有的放矢。
2.情感教學
作文練習可以通過一系列文章的閱讀和感悟,實現寫作水平的提高。對文章含義的感悟是實現其語文寫作能力提升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為初中生的感情都是比較豐富的,教師有效的引導,可以實現對單元文章整體化的情感感悟,尤其是一些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類似,精神相近的,我們可以進一步有效整合,將這些文章通過情感的脈絡聯系在一起,進行組合教學,因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兼有道德品質提升的要求。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具有德育教育的意義,我們通過這些情感的脈絡將其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進一步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這種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寫作的方向性,形成積極向上的寫作態度。
3.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引入多元化的作文評價方式,不僅需要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同時需要實現學生之間的互改作文,不斷發現別人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自己寫作的時候加以注意,這是學生互改作文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家長修改自己孩子的作文,家長作為社會經歷較豐富的人,他們對孩子的文章將有更多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可以給出與語文教師不同的多元化評價,這樣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寫作的思路和創新精神,不斷提升學生寫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受到當前教育模式的影響,初中作文教學存在著較多的難題,而寫作能力提升需要多元化的思維融入,需要學生主動參與練習的積極性,需要教師教學方法和理念的轉變,這樣的作文練習才有效,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