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森
“國防教育是為鞏固和加強國防而對公民進行的教育,是國防建設的組成部分,教育事業的重要內容” 。作為一項國民的基本教育,國防教育是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使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美國開展學生軍訓的歷史已逾百年, 俄羅斯的國防教育,在許多方面保持了前蘇聯國防教育的特色,同時伴隨國家的發展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分析美國和俄羅斯國防教育的成功經驗,對中國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有許多有益的啟示。
一 美國和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特點
1 從國家戰略的高度,重視高校國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美國和俄羅斯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努力使法律發揮確保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有效開展的作用。美國十分重視高校國防教育, 1916年就制定了《國防法》,把依托地方高校培養軍事人才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美國政府根據《國防教育法》,在高校開辦了“后備軍官訓練團”作為國防教育的專門組織,使青年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接受必要的軍事訓練。2006年,美國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中再次提到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俄羅斯聯邦憲法》是俄國防教育法律體系的淵源和根本依據。為保證公民在服兵役前進行必要的國防教育,頒布了《俄羅斯聯邦兵役義務與服役法》。該法成為高校國防教育組織實施的主要依據。據統計,自俄羅斯聯邦宣布獨立及組織武裝力量以來,在國防軍事立法方面,至今先后制定并頒布了上千部法律、法規與規章。這其中大多數的法律法規都涉及了國防教育的內容。
2 重視整體國防教育環境建設,高校國防教育形式多樣化
美國和俄羅斯始終堅持將學校的國防教育融入社會生活,通過多種途徑,將國防教育滲透到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教育環境建設,使學生在校內外都可接受到潛移默化的國防教育;另一方面,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社會活動。高校國防教育形式多樣化,例如,通過創作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利用豐富的歷史資源,利用紀念館和紀念日進行教育,大力宣傳和表彰英雄人物, 偉大的事業需要并產生著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
3 成立專門的軍事訓練組織或教學管理機構,重視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美國和俄羅斯在學校中設置國防教育或軍訓教學管理機構,負責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美國在地方大專院校中開設了陸、海、空共500多個后備軍官訓練團,由國防人力、預備役與后勤事務助理部長直接領導,各軍種部門都設有后備軍官訓練管理機構,負責本軍種后備軍官訓練團的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工作。組織國家第一流的專家到高校教授國防知識是美國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美國高校擁有一大批對全球戰略有深刻認識的戰略家和理論家。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軍事教研室和軍事訓練系的傳統。高校都設有軍事教研室,部分級別較高、規模較大的院校還設有軍事訓練系,專門負責學校的軍事訓練和軍事課教學任務。
4 注重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高校國防教育以愛國主義為重點
“愛國主義”教育是美國和俄羅斯國防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美國和俄羅斯高校國防教育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國防觀念的增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羅斯聯邦國防法》明確規定“俄羅斯聯邦主體執行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與軍事指揮機關相互配合,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開展對俄羅斯公民的軍事愛國主義教育”。
5 高度重視高校學生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課程建設
美國和俄羅斯都高度重視高校學生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課程建設。美國除在高校開辦“后備軍官訓練團”外,還在文史類高校和綜合類高校普遍開設了軍事類選修課,進行有關軍事知識、軍事歷史等方面的教育。美國政府還在許多高校開設了“核戰常規”課程,邀請核國防問題專家主持“核戰爭”講座。俄羅斯為了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國防教育,在高等教育階段設立軍事課,并列入學期教學計劃。對于高校,《俄羅斯聯邦兵役義務與服役法》和《俄羅斯聯邦預備役公民軍事訓練條例》等法規,“確定了包括大學生軍訓在內的預備役軍事訓練等一整套制度。其中對大學生軍訓的諸多方面規定得具體、明確、可行。”
6 把國防知識的教育滲透于高校各科教育之中
把國防知識的教育滲透于高校各科教育之中,在這方面,美國做得比較突出。國防知識是一個涵蓋了從內政到外交、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基礎科學到技術應用科學的知識群體。在高校,美國十分重視寓國防教育于各科教學,使國防教育內容形成完備的體系,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美國為加強國際競爭能力,針對高校中的數學、工程等課程的缺陷,進行全面改革,以適應高技術條件下現代戰爭的需要,同時為國防教育打下基礎。俄羅斯設有軍事系的地方高校,其他系和教研室也要為軍事系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
二 美俄高校國防教育對中國高校國防教育改革的啟示與借鑒
1 實現國防教育管理體制創新,建立完善的國防教育保障體系
與美俄兩國相比較,中國高校國防教育的管理體系和機構設置還不完善,目前, 中國只有部分地區已加強了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檢查和驗收,并對高校的學生軍事訓練工作進行了督查。只有通過加強監管,才能使中國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工作走上規范化的道路。在中國,雖然在《國防法》和《國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中對國防教育的經費等保障機制做出了明文規定,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國防教育與高等教育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認清形勢并不斷豐富和完善高校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和高等教育的大勢所趨。只有建立起完善保障機制,才能使中國高校的國防教育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2 合理利用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及教育資源,加強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國防教育落到實處的關鍵。國家應積極為高校培養國防教育專任教師。當然,中國高校也要重視培養和加強國防教育師資隊伍,應積極將院校教師、國防教育愛好者吸納到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中來,使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來源廣泛,素質好,保證高校國防教育的良好開展。另外,在高校國防教育過程中,應注意與其他相關學科如政治、文化等課程中的內容相結合,合理利用相關學科的教師及教育資源。
3 建立并完善高校國防教育網絡體系
中國應借鑒美俄國防教育體系的成功經驗,充分重視網絡和媒體的全時空宣傳效應,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使企事業單位、民防組織和各種宣傳機構積極介入,以形成多層次、高效率的國防教育網絡體系。發揮網絡、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實施全時空滲透的國防教育體系。此外,可利用網絡論壇、貼吧等途徑,滲透國防教育的內容,充分發揮網絡宣傳作用,使學生所接受的國防教育充滿著他們生活的時間與空間。
4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憂患意識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此相當一部分人滋生了金錢至上,和平麻痹思想,認為國防與自己無關,現在處于太平盛世。古人說過,“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是歷史的辯證法。當今雖然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但中國仍面臨著巨大的國際政治、軍事壓力,中國應當借鑒美俄的經驗,把民族精神滲透到學生的觀念中去,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民族憂患意識,使其居安思危、關注潛在危機,這樣才能形成全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5依法實施國防教育,完善高校國防教育的法制建設
健全的法律保障體系是美俄高校國防教育成效顯著的根本。中國應該進一步完善國防教育的立法,中國應不斷根據社會的發展與變遷,修訂現行的法律、法規,或制訂新的規章、決議和補充說明,使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有準確的法律可依,有適時的規章可循,進一步促進中國高校國防教育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在實踐的基礎上,制定操作性強的專門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同時加強管理和督察,做到有法必依。
6 開展形式多樣、開放性的滲透式國防教育
美國和俄羅斯除了開展以學生軍訓為主要形式的國防教育外,還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中國應積極探索在新的形勢下進行國防教育的新方法,切實把國防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使國防教育成為普通高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用以實現培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如,邀請英模人物和老戰士向青年學生做報告,可以組織開展以弘揚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的演講會、辯論賽等;還可以在重要紀念日開展各種專題講座,以增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效果,通過小說、電影、電視等文學藝術作品感染學生,組織學生部隊中實習和訓練,等等。國家應大力投資建設專門的國防教育設施,對廣大青年學生長期免費開放,將具有重要教育意義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呈現在學生觸目可及的學校主要場所,“零距離”接觸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參考文獻
[1]毛芳才.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建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高教論壇,2006(06).
[2]趙濤濤,姚三剛.當代高校國防教育綜述 [J]. 河南科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