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
摘 要:初中階段對學生后續的生活學習意義非凡。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艱巨使命,因此初中語文教育者應該充分地認識思維教學,重視思維教學,在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教育;原則;形式
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學生的思維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地吸收知識。從某些角度來說,知識和思維其實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知識促進思維發展,而思維又能促進知識積累。因此,想要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智力,就必須以提高初中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工作。
一、初中語文思維教育的三個特征
1.統一性
在我國傳統教育理念中,人們認為智力決定創造力,因此在落實教育的時候,更重視對學生智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思維情感的培養。然而,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因為能影響創造力的不僅僅包括智力活動也包括思維情感活動,只有實現了思維情感的升華,才能有效地激發人們的創造能力。
2.鼓勵和完善
現階段初中語文思維教育評估已經不再以以前的淘汰、等級和選拔為原則,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鼓勵,使之能在開放的思維空間中完善自身。因此,在落實教育的時候,教育者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不同的標準定位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變化,在教師的鼓勵性語言中獲得自信,進而完善自身。
3.主體性
在教育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育者是教學的引導者,而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和思維的發展者,所以教育者必須尊重學生的思維模式,掌控學生的情感變化,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學習。
二、初中語文思維教育的形式
1.創造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最好的動力。因此,教育者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在語文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分析型
分析型是初中語文思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教育者在落實教育的時候,要幫助學生“從小入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創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思維情感,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及作者的語言技巧。這種語文思維教育形式能夠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本質,并且在頭腦中形成科學嚴謹的邏輯思維。
3.實用型
初中語文教育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更能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因此,初中語文教育者應該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打破傳統教育只為考試的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實用性的人才。
三、初中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
1.打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對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面等都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思維能夠處在最佳的狀態,更能感受到參與教學活動帶給自己的愉悅情感,進而有效地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求知欲望也會明顯提升,也會主動思考大腦中的疑問,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必然會得到提升。
2.積極開展各類語文知識技能活動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提高思維教育質量的最佳途徑。各類語文知識技能活動不僅能夠升華教師課堂教學的內容,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認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育者可以組織閱讀比賽活動,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在閱讀比賽活動中,組織學生就閱讀展開心得交流,在強化學生感受語言能力的同時增加學生的素材儲備,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再如,教育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演講比賽等活動,利用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強化學生的思維辯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者在組織這一系列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地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活動必須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只有保證實踐活動的科學性,才能實現有效提高初中生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終極目標。
3.選擇優美的語文素材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幾千年的歷史積淀出了厚重的文化,老祖宗們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學作品,以唐詩宋詞為代表,其中包含的優美文詞不勝枚舉,這些優秀的作品不僅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包括了極其高超的語言技巧,教育者應該善于利用這些優秀的素材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思維教育的質量。
初中語文思維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因此,教育者在落實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要善于利用語文的優勢,深層次挖掘學生的潛能,進而為祖國培養出更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王俊鋒.初中語文思維教育的研究[J].學周刊,2013(08).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