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劉明明 劉贇 王昌任 劉艷梅
摘 要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需要更多建筑學專業的人才,民族高校承擔著為少數民族地區輸送人才的重任。為更好的向民族地區提供優秀的建筑學專業人士,本文立足于西南民族大學,從學生層面自下而上采用問卷調查、觀察等方法進行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學生學習現狀調查與研究,深入了解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學生學習現狀的原因,為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學 學習現狀 民族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8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need more professionals in the architecture,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task of transporting personnel for the minority areas. To better provide excellent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s to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rom bottom to top level of students by questionnaire, observation and other methods for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rchitecture students study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architecture studen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rchitectural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 architecture; learning situation;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0 前言
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搖籃,民族地區的發展與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密不可分。人才培養和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筆者發現建筑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在人才培養現狀眾多的因素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學習建筑的熱情逐漸降低,與同學和其他專業的學生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筆者希望通過對西南民族大學建筑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調研和分析,了解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更優秀的人才提供參考。
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1.1 問題提出
城市規劃與建筑學院成立于2010年,現有建筑學、城鄉規劃等五個專業,學院尚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過分依賴專業教師,對專業課的認真程度不夠,經常拖延專業課作業等現象普遍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狀值得反思。
1.2 樣本選取
本次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學2010-2014級建筑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考慮到人群結構及組成(男女、家庭、民族、年齡等)因素,選取260名學生作為研究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后在其中選取典型學生作為樣本進行跟蹤調查和訪談,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及其原因,以期做到樣本選取的全面性和典型性。
1.3 研究方法
本次實踐調研中,主要采取了訪談法、問卷調查法。一共發放問卷258份,回收問卷249份,其中有效問卷237份,有效率為95.18%。在對建筑學專業學生做問卷調查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訪談;同時對典型的學生進行定期的跟蹤調查和訪談,了解個別樣本學習現狀的原因;另外與專業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并與問卷調查和學生訪談的結果進行對比,總結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
2 調查的主要內容
調查主要分為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訪談是在問卷的基礎上進行深入了解。為本次調查研究設計的“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學生學習現狀的調查”問卷主要分成四部分:(1)基本信息,如性別、專業;(2)學習狀況評定: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況滿意度調查;(3)學習現狀調查:主要調查學生的對專業學習興趣的變化,學習態度(對專業設計課、專業理論課)的變化,學生的目標和計劃,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作業的完成情況,對于設計作業的時間安排情況;(4)原因調查:主要從畢業打算、學校的學風、班級學風、寢室學風、以及學校大環境方面進行作封閉全面性預測調查,對學習壓力、學習動力、影響學習因素、學校資源情況、課程授課進行半開放式調查。
3 調查結果及分析
3.1 學習方法不適當
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表現為上課不記筆記、不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與其他人交流溝通、缺乏思考等方面。建筑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重要的學科,許多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互相結合,不能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49.84%的學生不能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與建筑學相關的專業知識(如圖1寒暑假學習情況),經常拖圖,時間安排不合理。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知識和與人交流而產生的靈感,67.20%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選擇獨自學習,閉門造車,學生與老師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如圖2)。84.32%的學生缺乏思考,不善于將各科知識互相聯系起來,設計缺少獨創性。
3.2 學習方向和計劃不明確
在調查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沒有目標、目標偏小、目標過大、目標執行度不夠等問題。建筑學專業學生的沒有目標主要表現為多數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盲目參加一些校園活動和學生干部工作,忽略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如圖3專業課計劃);目標偏小體現在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要求過低,只希望各門課不掛科,卻沒有長遠計劃;目標過大主要體現在部分學生朝著不切實際的目標努力,例如大學畢業之前就考取各類建造師的證書;目標執行度不夠主要表現在,學生有自己的目標,卻沒有計劃怎么去執行,有計劃的卻不能保證計劃的完成度(如圖4計劃完成情況),95.71%的大一學生目標明確,到了大五87.52%卻認為自己沒有目標。
3.3 學習自控能力較弱
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數據上呈現83.76%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存在自控能力差的現象。主要體現在課堂上睡覺,沉迷于網絡游戲,不按時完成作業(如圖5作業完成情況)、隨意拖沓且不能保證質量等方面(如圖6,作業完成時間安排)。
3.4 學習主動性不強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如圖7學生業余時間學習情況),學習興趣隨著年級的增長而逐漸的降低(如圖8學生專業興趣變動),而且對外部環境的壓力感知小,缺少來自外部環境壓力產生的動力。
3.5 學習態度不認真
調查和研究發現多數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比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如圖9專業理論課學習態度),只有少部分設計課認真做,51.8%的學生專業設計階段作業按時完成,但是不能保證作業質量(如圖10專業設計課學習態度)。
4 學習現狀分析
(1)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其它高校建筑學專業學生學習現狀與民族院校有明顯的區別,這可能是由于民族學校的學生多數來自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不同,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自控能力也存在差異;民族高校的民族團結活動比較多,校園生活豐富多彩,能夠培養更多綜合素質的人才,學生無法沉下心專攻一件事,因而自己的學習目標會有所偏差;由于多數學生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地方政策的特殊性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主動性。
(2)家庭的影響。在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的父母早已為孩子安排了工作,導致學生缺少壓力、動力和目標,缺少自我學習的意識;部分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影響了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思考能力的養成;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影響學生學習目標的選擇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社會的影響。目前建筑學專業的崗位開始出現人員飽和的現象,競爭壓力大,越是優秀的人才才能有一席之地,部分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迷失方向,缺少目標,不知自己將來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也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需要努力,也可以靠父母靠金錢得到理想的工作,這樣的心理導致學生自控能力差、學習主動性不高,缺少自己的追求。
(4)周圍環境的影響。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在調查中發現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學風對自己的學習影響很大,周圍的環境也會帶動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增加自己的學習興趣,自己的作業質量會受到班級整體學風的影響。在調查中發現建筑聯合培養班在湖南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的學習態度完全不同,進一步體現環境的重要性。
(5)學校教育的影響。在研究結果中呈現,多數學生認為學校對建筑學專業教學的投入不夠,學習資源短缺,沒有良好的實踐環境,導致學生難以學以致用,學習專業課的認真程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老師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上課風趣、知識量大的專業教師會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認真程度。
5 結語
從調查和研究中,發現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主要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目標和自主性相關。其原因包括民族院校的特殊性(教育文化水平、風俗習慣、語言的特殊性、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教育側重點的不同)、家庭、社會、周圍環境、學校教育等方面。民族院校在建筑教育的過程中應注意如何將民族特色活動與專業教學互相結合,專業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思政工作與專業教學互相結合,減弱來自外界的影響,改善教學方式、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等方面。為了更好的為民族地區培養優秀的建筑學專業人才,民族院校需要合理的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同時改變建筑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結合各種影響因素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西南民族大學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 (項目編號:201510656021 )
參考文獻
[1] 蔣利輝,馮剛.“一帶一路”,民族地區的重大戰略機遇[J].中國民族,2015(5):12-13.
[2] 劉彥君,盧峰,鄧蜀陽.創新機制,管理育人——建筑學、城市規劃專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J].室內設計,2013(1):1-5.
[3] 杜春蘭.建筑學科教學改革的思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48-51.
[4] 覃麗坤,孫建剛,隋惠權,王振,高凌霞.民族院校基于“應用創新”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19-21
[5] 李忠梅,王志杰.民族院校培養傳統體育人才的必要性與優勢研究[J],教學·探索.2008.16(7):53-56.
[6] 侯兆銘,趙春艷,姚家偉,孫朝陽.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建筑理論課群特色建設探索[J].中國建設教育,2012 3(3):20-23.
[7] 黃明光.試論我國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現[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35(1):45-50.
[8] 黃明光.試論我國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現[J].柳州師專學報,1998.13(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