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晨然 蔡普民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擔負著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責任。思政課教學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其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課
![]()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要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采取措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各門思政課教學之中,教育引導廣大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提升教師素質,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否真正取得滿意的效果,很大方面取決于教育者的自身素質與形象。作為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務主體的思政課教師,首先自身要注重學經典、用經典、信經典,要吃透理論,系統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要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容與實踐要求,推出接地氣、有效果、有分量、價值大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解讀和解疑釋惑的科學化;其次要從思想上高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對學生、學校、社會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充分發揮自己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最后要注重身教與言教相結合,積極發揮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示范作用,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以自身優良的治學態度、道德品質和言行舉止教育和影響學生,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和發揮作為教育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改善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當代大學生在思維方式、價值判斷、生活習慣、成長背景、語言表達、個性追求等諸多問題上呈現出新的特點,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多樣性,高校思政課要創新教學方式。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熱點、現實問題聯系密切,思政課教師要善于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通過多種方法比如精品影視播放、辯論賽、小組討論、專題研討、現場考察、案例分析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吸引大學生參與到其中,讓學生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親身感受和體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和樹立良好道德品質、守法誠信的重要性,在參與過程中去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核,主動地去學習和接受這一理論,如此才能增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另一方面,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態、寬容的心態與大學生對等地探討問題,開展心靈的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個性,循循善誘,使思想政治教育變得貼切、親和,師生雙方在平和的討論對話中增進共識,共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思政課教師也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授課內容情景化、信息化,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靠QQ、微信、微博等新載體擴大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為大學生提供優質學習資源。通過教育教學的形象化、情感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導轉化為學生的日常價值觀和生活實踐,進而植根于他們的思想意識深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
三、注重社會實踐教育,推進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這一重要論述,突出強調了社會實踐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重在實踐,只有將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層面的認同轉化為實踐行為的認同,才能實現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任務和目的。因此,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和理解。高校思政課應組織大學生開展參觀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激發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大學生到城市、農村、廠礦企業參觀,親身體驗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大學生對基本國情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積極組織大學開展大學生西部服務計劃、青年志愿者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奉獻社會,服務人民,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組織大學生圍繞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社會調查活動,通過搜集整理調查資料、撰寫社會調查心得體會等,讓大學生在親身所見所聞中加深對國情民意的了解,認清社會主流,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朝著內化于大學生的心靈、外化為大學生的行為方向發展。社會實踐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大學生努力拼搏,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從而做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政課發揮主渠道作用,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大學生的思想引導,是國家和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政課教學,不斷完善思政課教學水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學生才能更好地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
參考文獻:
[1]鮑碩來,陳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修身教育的路徑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
[2]劉博智.把核心價值觀內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N].中國教育報,2015(3).
[3]李振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
[4]黃蓉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與表達[J].高校理論戰線,2011(11).
[5]程冉.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實證分析及對策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2(71).
[6]陳靜,周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探要[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