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麗
摘 要: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德育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所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殊性以及目前高職德育工作現狀,呼喚德育工作的創新,而隱性課程教育是未來高職德育教育的趨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隱性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1-0231-02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人才,人才的標準之一是德才兼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體現了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理念和要求,即把學生培養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建設者。因此,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涵之一。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才兼備理應成為高職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高職院校培養目標要求對隱性課程進行開發
高職內涵建設的關鍵首先表現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行業企業訴求,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歷經探索,最終找準定位。
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人才,真正辦出特色。”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和農村亟須的專門人才。”2000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2006年教育部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歷經探索與轉變,教育部16號文件對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做出了更為準確、全面和科學的定位。這一目標定位要求學生的技術能力和精神境界共同提升。毋庸置疑,高職院校要突出為社會服務的功能,但只有德才兼備,才能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注入持久活力。高職大學生所必備的知識技能可以通過顯性課程來學習,而隱性課程對高職大學生的意志、精神、情感、價值觀念等的影響比顯性課程更加深刻和有效,健全人格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更多地要依靠隱性課程來實現和完成。
二、高職學生的特殊性需要發揮隱性課程的教育意義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群體由“90后”大學生全面覆蓋。“90后”大學生成長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年代,他們充分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和信息化時代的便捷。這造就了他們思想活躍、想法新穎、表現自我、標新立異等時代特點,他們的自立自強、平等競爭和創新意識也強于前幾代大學生。“90后”大學生樂觀向上,有較成熟的人生態度,有獨立的人生選擇和人生規劃。面對社會競爭壓力,自覺根據社會需求,把自身打造成與時俱進的新時期大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技能水平,而且有著鮮明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情懷。高職學生和普通本科學生一樣富有青春活力,有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的激情和干勁。但由于學生生源復雜,生源素質參差不齊,也表現出了其群體的特殊性。
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生源一般包括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以及職業高中、中專、技校應屆畢業生和具備高中文化程度、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在職人員等。相對普通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人文素質較低,知識結構單一,特別是思辨能力較差,學習被動功利。在學習上,他們片面強調突出技能,從而忽略理論學習。由于基礎薄弱,又缺乏拼搏進取、堅忍頑強的意志品質,所以學習缺少主動性和計劃性。在人生觀上,“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生產”的高職學生,更重視自我發展,崇尚自我價值。他們并不反對犧牲和奉獻精神,但卻并不認可在犧牲和風險光環下個人的自我價值。在心理上,由于很多高職學生因為嚴重偏科或成績不佳,沒能進入普通高校而選擇就讀高職,因此有一定自卑心理。同時,“90后”個性比較突出,行為標新立異,意志力薄弱,抗干擾能力差,沉迷于網絡,影響正常學業及身心健康。以上因素都加劇了高職院校德育教學的困難。高職學生突出的個性,使得他們對于說教特別反感,對教師的顯性教育尤其叛逆。隨著現代化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生活成本的提高,給“90后”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尤其要加強隱性課程教育,指導學生正視壓力,調節消極情緒,提升個人素質。
三、高職德育現狀存在的問題需要開發隱性德育教育資源
我國高職院校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探索,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開展了積極有效的教學活動。但相對于專業技能的提高,德育的發展相對滯后,實效性仍有待提高。
(一)傳統的德育教育方式,忽略大學生的實際需求
“兩課”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高職院校德育的主要渠道,直接面對所有學生施育,在大學生德育中扮演著主導作用。但這種德育教育方式往往只注重其高尚性和統一性,而忽視了可操作性、個體的發展和行為導向性,以至于德育的目標顯得空泛,缺乏個體適應性。高職學生生源良莠不齊,思政課大班授課,思政課課程本身博大精深,教師知識能力表現得相對不足,授課及教學管理難度加大。課堂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即便是加強課內實踐教學,也難以顧全所有的學生。所以,目前的德育教學一定程度上忽視或者難以做到完全了解大學生的個性需求和個性發展,對于塑造學生的心靈和品格,以及加強人生觀與職業理想的教育,都顯得力不從心。
(二)重視德育知識的傳授,輕人文素養的培養
當前的德育教學側重倫理道德知識的演講,輕情感的培育;重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和提高,輕情感體驗和能力培養。學生不能用心去體驗,體會不到其中的人文情感、人性意識和人本理念,富于情感的德育變成了干癟的道德規范,傳遞的只是知識,而沒有情感、想象、思維,這種方式培養的學生知識豐富,但缺乏感恩之心、情趣之心和同情之心,難以做到知行合一。甚至有些院校為了擴大生源,贏得良好口碑,開設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淡化了德育工作,學生學習了知識和技能,人文素養卻沒有相應提高。
(三)道德實踐片面重視形式,德育目標難以實現
大學生的道德責任感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增強。高職院校一般都是通過基地參觀、社會服務和校園文化活動來加強德育工作。實際上,一些高職院校德育實踐課要么不重視,要么流于形式。如參觀紅色革命基地,參加人員少,走馬觀花,難以起到讓學生了解革命歷程,凈化心靈的震撼作用。有些校園文化活動主題不鮮明,沒有價值升華,片面追求德育工作的手段、形式,忽略德育的根本目的,掉進了形式主義的陷阱。一些大學生長期受形式主義影響,容易偏離人生理想的航向,產生投機取巧的浮躁心態,做事偏向功利。很多學生為了考核加分、拿獎學金、評優提干而做好人好事,這并不能實現德育的最終目的。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與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作用”。德育不僅要重“知”,更要注重“行”。長期以來,顯性教育方法一直備受重視,但因很少考慮受教育者的個性因素、利益需求和心理特點,教育效果難具持久性。隨著“90后”獨立意識、自主意識的日益增強,該教育方法日益顯現出局限性,德育亟待從顯性教育方法絕對主導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隱性教育在教育者的宏觀主導下,以內隱的教育因素、活動和載體,間接地對受教育者施教,能融知識性、趣味性、情感性于情景之中,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從不同側面給學生以啟迪和教育。高職德育要充分發揮隱性教育這一德育資源的潛能,使其與顯性德育相得益彰,更好地實現德育工作的整體性、有效性與層次性。
參考文獻:
[1]邱春明.高職院校德育人文關懷的缺失—兼談《基礎》課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1).
[2]張承鳳.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7).
[3]彭友良.高職院校德育實效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
[4]崔常銘.吉林省高校“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2.
The Demands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U Jiangli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areer Academy, Foshan 528216,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task is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for the country.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the target location,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ral education, hidden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