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毅 高琳 李延武
【摘要】水土保持的生態建設是環境保護的基本,水是生命之根本,只有將水土資源進行生態保護規劃,才能促進我國的長遠發展。只有嚴格地遵守法律法規、加強水土保持綜合管理,才能充分發揮水土保持生態在環境建設中的巨大作用。文章主要對水土保持生態哈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進行一定地梳理,指出水土保持生態在環境中的重要作用,以促進水土資源的合理、有效地利用和控制。
【關鍵詞】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作用
1、引言
隨著環境污染的逐漸加重,例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PM2.5經常爆表,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環境保護刻不容緩。我國的土壤面積較大,但是由于人們不合理的利用水土資源,導致我國的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生態環境也進一步惡化,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國的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惡化存在一定的關聯,因此我國應該建立以水土保持為基本的生態環境保護系統,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2、水土保持生態是環境保護的基礎
水土保持實際上保護的是土地資源,對于土地來說,是大自然的基本所在,在土地上泛亞除了動植物、埋藏著珍貴的礦石、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地,因此水土保持的生態環境保護是眾多環保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相反地,如果大自然缺少土地亦或是沒有土地,地球將變得寸草無生,人們也無法生存,因此水土保持生態是一切生態保護的根本,要切實地落到實處,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水土保持生態的建設的作用
3.1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
土壤是動植物生殖繁衍的地方,而改善土壤的質量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能夠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水土保持工作包括建立喬木、灌木等,這些植物的栽植能夠對土壤的孔隙率、滲透性進行敢刪,對土壤起到增加排水和通氣的目的;除此之外,進行水土保持還能夠提高周圍的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質量,大量實驗研究表明,進行水土保持的土壤往往比沒有水土保持的土壤的含有機質量高;第三,水土保持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從而殺掉不利于植物生存的真菌類。以上,水土保持的生態建設,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促進動植物的生長,為保護整個生態環境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3.2 減少自然災害
有效地進行水土保持能夠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許多自然災害,例如泥石流、滑坡等都是由于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有些地區建立了水庫以減少地表泥沙的流失量,有效地預防了自然災害的發生。水土保持中的另一項措施植樹造林,除了上面我們提到的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外,還可以維持生態平衡,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保護人們的安全。
3.3 改善局部氣候條件
水土保持中主要的就是進行栽補植物等,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促進近地層地區的良性氣候發展,從而使得植物的覆蓋率增加,又形成了良性循環。植被覆蓋率的增加,提高了生物的多樣性。另外,水土保持中一個舉措:挖條溝,可以改善土壤的板結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增加物種的多樣性,還可以攔截沙水等,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3.4 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
水土保持的主要內容有:栽樹種草、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壤的生產力,不斷地進行更新和豐富,在此過程中,主要是利用水土保持可以起到促進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作用,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建設。可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對促進整個環保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攔蓄降水等,可以,既可以增加可利用水資源的儲藏量,還可以改少江河的泥沙堆積現象,從而改善生態環境。
4、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4.1 做好土地管理,統籌規劃
由于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要將其納入到我國城鄉的總體規劃中來,與林業部門、環保部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重點放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協調上,保證各個部門工作的銜接性。
4.2 加強植被保護
城市的環境保護建設直接決定著我國所呈現出的總體面貌,因此應該重視起城市的水土保持。在對城市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時,要緊緊圍繞城市的居住的環境,實行一定的綠化防護措施,提高城鄉的植被覆蓋率;有些地區易產生廢氣廢渣,針對此,可以栽植一些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對城鄉道路中存在的閑地、空地,要結合周邊的環境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率。
4.3 加大懲處力度,遏制不法行為
由于受到利益的驅使,部分開發建設單位在明知道違背水土保持法的情況下仍然知法犯法。為了能夠保證城市建設的有效發展,因此針對一些嚴重的、典型的違反水土保持法行為需要依法進行處理。首先是針對開發建設單位的處理,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全市樹立一個依法處理的典型,保證一定的威懾力。同時,生產建設活動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復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應當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專項用于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其次,相關部門需不斷加強宣傳工作,加強開發建設單位的水土保持意識,提高公眾對水土保持的認識。
4.4 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城鄉建設是一個很大的范圍,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包括工程建設等等。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妥善處理永久棄渣和臨時棄渣,處理方式首先考慮與周邊其他在建項目溝通,盡量做到能棄渣綜合利用,若不能利用需及時運至指定渣土收納場;對于臨時棄渣則需做好攔擋防護措施,長時間堆置的棄渣還需在表面臨時覆綠,防治水土流失。在建設過程中,應該盡量保護原有植被,減少地表擾動。施工后期需及時跟進植物防護措施與綠化美化措施,既保持了水土又美化了環境。針對其他在建或者籌備建設的城市工程,根據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技術規范要求,南方多雨地帶一般規定林草覆蓋率需要≥27%。
5、結語
綜上,對水土保持生態的作用進行詳細地介紹,水土資源是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只有有效地進行水土保持工作,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加強水土保持綜合管理,才能充分發揮水土保持生態在環境建設中的巨大作用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張成.西吉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19:2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