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明偉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要促進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就要運用正確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學習難度較大的一個學科。小學數學的學習范圍有所擴大,學習深度加深,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這就使得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讓學生在興趣的支撐下找到學習的自信,樂于進行數學探究,才能讓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效。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教師與學生,是課堂活動中的主要參與者,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成效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程改革提倡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有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創設,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有種快樂的體檢。在教學中,如果一位教師對學生進行批評,這名學生很有可能因此而討厭教師,討厭學科學習,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最終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如果學生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找到學習的自信心,樂于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形成一個積極的良性循環。當代教師要有意識地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創新自己的師生觀。
首先,教師要對自己的數學專業素養進行提高,從而讓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強。只有專業素質得到提高,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加強教學權威性。其次,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在交流中真心關愛與尊重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交流中了解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其具有針對性的建議。這樣的教師往往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能夠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用學生喜愛的方式與他們交流,能夠促進創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讓學生因為喜愛教師而喜愛數學學科學習。
二、建立規范評價制度,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學習內容難度不低,這給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面對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學生很容易產生學習疲勞感與學習厭倦心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通過這個制度督促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動力。當學生的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給予學生鼓勵與引導,促進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突破困難,找到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建立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筆者發現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經常會受到家長與其它教師的嚴厲責備,在長期的負面評價中,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抵觸一切學習活動。當代教師要建立正確的教學評價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多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教師要樂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用不同的標準去要求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促進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成功感。
比如在講解《圖形與幾何》的時候,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理解了圖形與幾何的數學意義,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探究將圖形與幾何的知識應用起來,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而對于數學能力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將圖形與幾何的掌握以及具體繪制作用學習目標。當學生達到了各自的學習目標,教師要肯定學生,促進數學學習成就感提升,有利于其找到數學學習興趣。
三、加強教學方式創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方式,對于小學數學課堂的精彩程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點,引導學生機械化地完成課本習題,掌握相似題型的解題方法,抑制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要真正激發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競爭性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更多地發揮自己的數學學習潛能。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對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形象化,在小學數學知識學習難度的同時,給小學學生不同的數學學習體驗。打破黑板、課本與粉筆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快樂學習,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優化作用。
比如在講解《直方圖》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下載一個直方圖概念的講解視頻或者動畫,讓學生在觀看影像學習內容的時候,形象地認知直方圖,了解直方圖的作用。在學生了解之后,給學生一些數據,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繪制直方圖,開展一個課堂內的直方圖繪制競賽,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加強動手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占有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與幫助者。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小學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讓學生動手去實踐,有利于學生自主發現數學知識,成為數學知識的開發者。
比如在講解《巧拼正方形》這個實驗探究模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小學學生去開發正方形的巧拼方法,讓學生在動手中總結經驗,在討論中分享經驗,促進數學學習興趣的快速提高,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過程中,當代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開發豐富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課堂與傳統課堂的不同,向學生彰顯數學課堂的魅力。正確對待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引導小學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