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會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初中美術欣賞課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成為初中生陶冶情操、提升自身審美意識能力等方面的推動力量。為了迎合社會各界對美術欣賞課的重視及關注,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及提升教學質量成為美術教師急需改進的內容。結合初中美術教學現狀以及初中生的特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索,并且提出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更多美術教學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質量;現狀;對策建議;教學思路
一、豐富美術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優化美術欣賞教學手段及方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美術教學發揮高效性的特點。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方法、分組合作探究、故事教學法等。例如,在學生《古代山水畫》的欣賞教學中,教師結合了故事教學、情境創設以及問題式教學法三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分別將欣賞的重點、難點傳達給了學生,讓學生記憶深刻。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古代山水畫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真正地實現了臨摹式鑒賞,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了高點,課堂教學氛圍異常火爆,學生都紛紛討論其藝術效果,從而實現了課堂的高效性。
二、美術欣賞教學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凌駕于實踐教學基礎之上,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實踐性賞析教學模式的優勢進行言傳身教。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那些經典的美術作品的時候,不僅要帶領學生了解藝術作品的時代背景、文化內涵以及作者的生活經歷,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賞析。在此基礎上,欣賞作品所帶來的視覺上的沖擊和體驗,做到真正領悟到作品中作者的感受。例如,在對波提切利的作品《春》的實踐欣賞中,學生首先對該作品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多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欣賞作品,然后在與波提切利的心靈碰撞中,歸納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深刻寓意,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著重對學生審美意識、鑒賞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不斷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形成良好道德品質,不斷創造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李相聚.淺談小學美術教材中的欣賞教學[J].吉林教育,2010(2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