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摘 要:PBL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文章從PBL教學法的內(nèi)涵與特點出發(fā),分析了當前“旅游市場營銷”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PBL教學法在“旅游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并闡述了運用PBL教學法要注重的問題。
關鍵詞:PBL教學法;旅游市場營銷;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0-0016-03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知識的傳授常常是采用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上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況。這種方式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而,教學效果也就很難保證。當代教育正在從“知識本位”走向“綜合素質(zhì)本位”,即走向知識、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為一體的教育。在PBL教學方法指導下,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課前的自學來高效地完成,課堂上多出來的時間,則可以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養(yǎng)成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相應的技能。作為高校社會人文學科旅游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實踐性很強,要求學生學會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旅游業(yè)的實踐中去。將PBL方法運用到“旅游市場營銷”教學中,則可以有更多時間讓學生在展示、辯論、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表達力,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一、PBL教學法的內(nèi)涵及特點
(一)PBL教學法的內(nèi)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問題的教學法,也可譯為問題本位學習法,即“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復雜的、實際的或真實性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發(fā)展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的能力”[1]。它主要側重于學生主動學習和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傳統(tǒng)的教師的講授和灌輸知識的過程,它通過設置真實或易于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案例或任務,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模擬情境,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互相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習相關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它是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Barrows教授創(chuàng)建于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醫(yī)學院。其后,PBL教學法由最初的加拿大發(fā)展到歐洲以及東南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特別是在醫(yī)學界引起一場教育的改革運動。這種教學法后來也被應用到法學、計算機教育之中,中小學教育、本科教育乃至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也可以應用此法。在“旅游市場營銷”的教學中,此法同樣可行。
(二)PBL教學法的特點
PBL教學法打破了以往教學的常規(guī)模式,其實施,對師生雙方都有一定的要求。
1.教師方面。(1)充分備課。教師要充分備課,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涵蓋課程內(nèi)容,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問題。一個問題的吸引力如何會給后續(xù)工作定下一個基調(diào),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即含此意。此外,旅游行業(yè)的信息更新很快,教師需要先行了解有關的理論和動態(tài),這樣才可以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指導學生。而且,如何指導學生施行PBL學習模式,也需要教師統(tǒng)籌規(guī)劃,認真設計。只有做好了計劃,才能防患于未然。
(2)轉變主體意識。PBL的特點決定了教師要轉變主體意識。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正規(guī)的教學過程注重的是教師的備課、講授方法之類,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和知識結構被排除在課堂之外。PBL就是要顛倒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教師需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最終的評價標準還是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接受程度。
(3)轉變教學觀念。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對于知識的掌握一般會多于學生。在PBL中,學生由于提前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因此很可能會比教師掌握的課程資源還要多,面對這種狀況,教師要學會轉變角色,從向學生傳遞前人知識,轉變?yōu)榻虒W中的引導者、幫促者以及合作學習者。教師要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學會從學生那里學習知識和經(jīng)驗,做到真正的教學相長。
2.學生方面。(1)積極準備,查閱大量資料。運用好PBL教學法,需要學生的配合。學生拿到問題后,要積極地去尋找答案,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和網(wǎng)絡資源,要學會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和個人的能動性。
(2)不懾于權威。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不能被教師和同學的觀點左右,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積極為自己的觀點尋求理論和實踐的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不從眾的學習態(tài)度。PBL教學法在運行中最忌諱的就是盲從。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人為地干涉學生的思維,是PBL教學法所不允許的。
二、“旅游市場營銷”教學現(xiàn)狀
(一)重理論,輕實踐
在“旅游市場營銷”教學中,因為種種原因,教師的教授多是以理論為主,實踐課很少甚至沒有。由于“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前提下,以旅游業(yè)的相關實踐來消化相關理論,僅靠一兩次市場調(diào)查或企業(yè)調(diào)查是不夠的。如果僅是課堂教學,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其后果是不敢想象的。PBL教學法則可以彌補學生動手上的不足,值得一試[2]。
(二)教師主動,學生被動
在現(xiàn)在的“旅游市場營銷”課程中,主要還是采取講授法進行講解,有時候會應用到案例分析法、討論法等形式,但其主體還是教師。這就很容易形成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講臺上各行其是的局面。要避免這種現(xiàn)象,就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人才供需不符
在“旅游市場營銷”課程中,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考試可以得到高分,就視為該學生很好地學習了這門課程,其實這種方式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在考學生的記憶力及其對教師講授內(nèi)容的遵從程度。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對游市場營銷的現(xiàn)狀把握得很到位,課下會積極地從事相關實踐活動,在課堂上也會提出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疑問。但在現(xiàn)行的考試體制下,由于他不能記住所學習的相關理論,因此,這門課還是會補考甚至重修。這種動手能力與理論掌握之間的矛盾是亟須解決的。
旅游行業(yè)是一個服務性行業(yè),它不以員工的智商來決定員工的好壞,完全是看這個員工的服務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遇到問題的處理能力等。而這些,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得都不是很充分。所以,我們的很多畢業(yè)生會說,學非所用,在工作中有很大困惑。而用人單位也對我們提供的學生不滿意,認為我們的畢業(yè)生雖有知識,但不懂得開拓創(chuàng)新,不能隨機應變,動手能力差等。這些都是需要在實踐中慢慢培養(yǎng)的。PBL教學法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改善這一狀況。
三、PBL教學法在“旅游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
在“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就是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總結這樣的幾個步驟。其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在PBL教學法中,教學過程變得復雜,按照Barrows的提法,我們可將PBL分為組織小組、展示問題、后續(xù)行動、活動匯報、問題后的反思等階段。我們以趙西萍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市場營銷學》第二章《旅游市場營銷環(huán)境》為例對PBL在旅游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
(一)組織小組
這是PBL的一個特點,也是進行PBL的必要步驟。可以由教師幫助學生確定小組,也可以由學生自行搭配。按照組織行為學的研究理論,一般的決策組織在5—7人為宜,所以小組的人數(shù)不能過多。如果是由教師分組,則要注意每個學生的特點,最好是多種類型的學生搭配組隊,亦即所謂的異質(zhì)分組。此外,對于學生自行組隊的,教師要進行不定期的重組,以便所有的學生都能加入風格不同的小組,培養(yǎng)其不同的協(xié)作能力。
(二)展示問題
問題的創(chuàng)設是PBL的基礎。對于教師來說,要設置一個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又能涵蓋教學內(nèi)容的問題是不容易的。在PBL教學法中,問題的設置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問答、一個案例甚至一個現(xiàn)象引出,在《旅游市場營銷學》第二章中,我們可以采用一個案例“必勝客營銷環(huán)境分析”,即通過對必勝客經(jīng)營狀況進行簡單介紹,提出問題:到底是什么因素會對必勝客的市場經(jīng)營造成影響?我們該如何去對之進行營銷呢?提出問題后,要求學生解決問題。當然,應用PBL時教師應當提前一周左右的時間把任務布置下去,以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
(三)后續(xù)行動
后續(xù)行動應該包括分析問題和分配任務等階段。在知曉問題后,必然要對問題進行分析,這一步是由學生來完成的。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必須要面臨運用現(xiàn)有的知識能否分析解決問題,如果可以,就要列出備選方案;如果不行,就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學習有關的新知識來解決問題。在本例中,要認識到什么會對旅游市場營銷造成影響,不是憑我們此前學習的知識可以解決的,所以學生必須要學習相關的新知識,了解什么是旅游市場營銷環(huán)境,它包含哪些因素。
在分析問題之后,學生需要在小組內(nèi)自行分工,哪些問題是需要每個人都做的,哪些問題是需要個人解決的,都要分配到人,責任到崗。對于本例,通過查閱資料可得,旅游市場營銷環(huán)境分為宏觀環(huán)境和微觀環(huán)境,宏觀環(huán)境又分為政治、法律、人口、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微觀環(huán)境分為旅游供應者、中間商、競爭者、社會公眾等方面。對于宏觀環(huán)境和微觀環(huán)境的內(nèi)容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但是對于具體的內(nèi)容則可以進行分工,如一人可以將一項因素深入挖掘,撰寫相關文章,以備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只會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全部的問題皆交由學生自行處理,這樣有利于給學生以真正的發(fā)揮空間。
(四)活動匯報
這一階段主要是由小組成員進行不定期的聚會討論。在小組成員獨立學習后,小組可以不定期地召開集會,聽取個人在本階段的學習成果匯報,或探討在學習或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在此,我們可以運用管理理論中的“頭腦風暴法”,鼓勵學生大膽地思考,提出更多的想法和創(chuàng)見。也允許學生通過討論,將問題更加細化和明確化,最終靠近我們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最好有教師的參加,經(jīng)過幾輪的匯報和討論,學生通過學習—交流—再學習—再交流的過程來完成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找出答案。
(五)反思
這是PBL最后階段。這一階段,由學生總結在自主學習和討論過程中得到的成果,反思其存在的不足。通過學生的總結,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亮點和不足,對于亮點加以鼓勵,對于不足加以補充。最后,教師需要強調(diào)討論的重點,讓學生明確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點。此外,師生可以共同總結在PBL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需要改進和變更的地方,并對此種教學方法做出評價。
四、運用PBL教學法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的適時控制
教師要控制好學生學習的進度。當學生制訂了分配任務的計劃后,教師要從中給予指導;當學生就問題進行討論時,教師最好可以參加,控制討論的秩序,防止偏離主題。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討論結果,提出更具體的小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當學生的討論結束、解決方案提出后,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評價,總結其得失,為學生的下一次學習提供借鑒。但要注意的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只應給予啟發(fā)性引導,而不應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二)教師的預先準備工作
首先,要教會學生查資料的方式與方法。一般的文字資料可以從圖書館或網(wǎng)絡上查找。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一般的高校都會有超星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資源,要教會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其次,要提前告知學生。這一項工作需要開學一周左右就做好。可以提前讓學生知道哪些章節(jié)要運用PBL,讓其提前做準備。具體的章節(jié)可以在開課前一周通知學生。最后,可以教會學生一些切實可行的討論方法,如頭腦風暴法、名義群體法等,并提醒學生在討論時可能走向的思維錯誤路線。
(三)創(chuàng)見民主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放手讓學生去自己動手。在PBL施行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不能讓學生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民主的師生關系基礎上的,教師要防止專制,鼓勵學生去發(fā)展、創(chuàng)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課堂教學上,教師是處于強勢地位的,所以要做到民主的師生關系,需要從教師這一方做起。教師要主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聯(lián)系,通過平等的對話協(xié)商模式,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其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建構。
(四)基于合作的教學理念
PBL就是一個合作的典范,它倡導合作的教學理念。這里包括:其一,師生合作。學生要與教師配合,而教師也要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或是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性意見。其二,小組合作。PBL的一個潛在目標就是發(fā)展學生的社會性,讓他們學會交往與合作,能與人友好相處,共同完成任務。只有小組成員之間合作,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計劃的目標,否則,各行其是,目標無法實現(xiàn)。
我國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引導試點高校以培養(yǎng)生產(chǎn)服務一線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任務,探索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的發(fā)展道路。為此,教師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已不能適應新時代探索性學習的要求,只有在以自學為主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能培養(yǎng)學生各具風格和特點的自學能力,并為學生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由自學能力向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正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成長的邏輯軌道[4]。PBL教學法正帶領著我們走向這一新的領域。
參考文獻:
[1]文艷平,秦國杰.PBL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科學
技術出版社,2007:22.
[2]陳浩,鄭嬗婷.PBL教學法在本科旅游管理專業(yè)教學中
的實施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2).
[3]聞飛,朱國興.改進的PBL教學法在旅游市場營銷教學
中的應用——以黃山學院旅游學院為例[J].黃山學院
學報,2007,(1).
[4]杜作潤,廖斌.高等教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