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摘 要: 本文闡述了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包括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教學現狀提出幾點可行措施,分別從創新體育教學理念、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培養體育精神、游戲教學和分組教學法等方面進行概述,強調了實施體育改革的意義和必然性。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 改革意義
近兩年已經報道了幾起大學生跑步猝死事件,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重視。國民體質監測中關于小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資料顯示,這一代的青少年人身體素質水平較以前有了明顯下降,處于亞健康的學生越來越多,教育部已經把體育教學改革提上日程。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取決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迫在眉睫,小學體育應把“健康第一”樹立為基本教學理念。然而,由于傳統的小學體育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僵硬,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普遍不高,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性不高,自主活動時間基本用于閑聊的學生比較多,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幫助不大。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
我國體育老師普遍是科班出身,經過多年專業訓練,由于長期的訓練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免遵從以往自己的訓練模式,教學死板無趣,節奏過快,形式單一,在課堂上過于強調體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動作的規范性的講解和學習。這種僵硬化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小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并對其今后的體育鍛煉也造成了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小學生在身高、身體素質、觀念和智力水平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可塑性,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智力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堅強勇敢、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有很大幫助,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積極影響。
2.教學觀念
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限制,人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視還不到位,體育教學常流于形式,普遍覺得體育課程對學生的文化課程幫助不大,是浪費時間讓小孩玩的課程,糟糕的是一些學校受到這種不正確的觀念的影響,隨意減少體育教學課時,任意修改體育教學計劃,導致學生體育鍛煉不夠,阻礙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其次是教學形式太過表面,實質性內容不多教師還沒有完全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認為體育課是可有可無的副科,對體育課要求不嚴,學生出現“散養現象”,教學質量不高,進度緩慢。課堂上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模式,大多數人學完就忘,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興趣不高。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體育教學特色不夠突出,學校對體育教學的支持力度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小學體育的改革具有很積極的作用。
二、基于素質教育的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1.創新體育教學理念
要創新體育教學理念就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提高體育教師素質。為此,學校可以對體育老師進行培訓,使其能夠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模式,跟緊時代步伐,改變原本死板的教學方法,多吸收先進的教學方法,把新的教學理念貫徹到實際教學中,不斷在學習中進步,開闊教學視野,提高教育水平,同時在學校間多進行教學交流,多開展交流活動,取長補短,改進教學方法,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共同進步。
2.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以往單一的教學形式不足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豐富教學內容,針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教學計劃。比如傳統的廣播體操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組,每組選出個小隊長進行學習,然后小組之間進行比賽選出最優秀的小組進行獎勵。或者將學習內容添加進新的元素如動畫歌曲等。利用科技媒體設配讓學生感到好奇,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結合聲音、圖像、文字的多種元素刺激學生感官,強化學生記憶。比如在講解“起跑姿勢”時,教師可以用播放動畫的形式對動作進行分解講解,讓學生接受得更加全面具體。
3.培養體育精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了解些體育知識,帶領學生觀看體育比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在競技比賽中領悟到不斷拼搏,追求進步,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還可以讓學生多參與些體育項目,參與些小比賽,培養團結合作努力拼搏的精神,養成熱愛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4.游戲教學
小學生年齡較小,探索精神較強,可以利用學生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將日常的教學活動做一些情景設定。比如在練習接力跑的時候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民族英雄營救人質。或者讓學生參與集體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生動的角色讓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學生在游戲中得到鍛煉,同時得到基本素質教育,一舉兩得。
5.分組教學法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充分激發學生活動興趣,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興趣愛好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哪些體育項目感興趣,按照興趣劃分為幾個不同小組,采取分組教學的方式授課。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對其因材施教,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提高學生參與度。
三、結語
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個人和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生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認識到現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改進,提高教學質量,轉變教學理念,緊跟時代步伐,追求突破創新。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努力把學生培養出德、智、體、美、勞面面俱到的綜合性人才。因此,體育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參考文獻:
[1]尹傳玉.小學趣味體育的開發與實施[D].魯東大學,2014.
[2]徐艷巍.初探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4,09:97-98.
[3]韓加林.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219.
[4]嵇清.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小學部分)與日本《小學學習指導要領》(體育篇)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4.
[5]黃全林.淺談如何改革小學體育教育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4,36: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