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劉 瑋,渠 媛,張淑清,賈衛靜
(1.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2.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
臨床研究
阿昔洛韋、微波聯合穴位注射對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王春燕1,劉瑋1,渠媛1,張淑清1,賈衛靜2
(1.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2. 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目的探討阿昔洛韋與微波聯合穴位注射療法治療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臨床效果及對血清炎性因子與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將80例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女性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應用阿昔洛韋與微波治療,觀察組聯合穴位注射治療。觀察2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4、IL-6與IgA、IgM、IgG 、CD3+、CD4+、CD8+指標的變化。結果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血清TNF-α、IL-4、IL-6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IgA、IgM、IgG均前治療前明顯升高(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均<0.05);治療后2組CD3+相比治療前明顯升高(P均<0.05),CD8+相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觀察組治療后CD4+相比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CD3+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4+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阿昔洛韋與微波聯合穴位注射治療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改善機體炎性反應,提高細胞與體液免疫功能,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阿昔洛韋;微波;穴位注射;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炎性因子
生殖器皰疹是由于單純皰疹病毒(HSV)在泌尿生殖器以及肛周皮膚黏膜感染后引發的難治愈、易復發的慢性性傳播疾病。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是在生殖器皰疹首次發病之后3個月之內再次發病,而臨床體征以及癥狀通常情況下相比原發性患者較輕[1]。由于生殖器皰疹復發情況較多,還可能引發其他并發性疾病的發生,據臨床研究統計,女性患者中宮頸癌發病率顯著高于健康人群[2]。阿昔洛韋是常用的抗病毒藥物,能夠有效控制病毒的感染與擴散,但治療效果容易受到患者依從性的影響,需要聯合其他治療方式。筆者觀察了阿昔洛韋、微波聯合穴位注射治療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80例,均符合《性病防治手冊》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外生殖器存在皮疹以及典型的臨床癥狀與體征,皰液檢測存在人乳頭瘤病毒抗體,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免疫功能障礙、肝功能異常者,處在妊娠或哺乳期者,對藥物過敏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2組:觀察組40例,年齡18~37(31.69±5.18)歲,首次就醫直至復發的時間為5~11(7.26±1.91)個月;對照組40例,年齡19~38(31.25±5.44)歲,首次就醫直至復發的時間為4~14(6.98±1.25)個月。2組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均在入院確診之后給予阿昔洛韋(上海長城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325)口服,初始劑量為每次0.2 g,每天5次,連服15 d;在治療15 d后,改為每天服藥3次,維持治療1個月;之后每天服藥1次,持續治療2個月。同時加用微波物理療法,以微波定向照射的方式對病變部位進行物理治療,功率設定為50 W,每次持續照射15 min,微波照射源距離皮膚2~3 cm,每日治療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穴位注射療法,藥物選擇為卡介菌多糖核酸(商品名為斯奇康, 湖南斯奇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20020019),穴位選取為太沖、三陰交、足三里、陽陵泉、曲池。對穴位處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處理,以生理鹽水將注射液稀釋至5 mL,確定穴位的位置以5號針頭在穴位直刺進針,不同穴位的進針深度確定為太沖0.8~1.0寸、三陰交1.0~1.5寸、足三里1.0~2.0寸、陽陵泉1.0~15寸、曲池1.0~1.5寸。在針刺每個穴位時均更換消毒后的新針頭,以提插捻轉的手法處理,在得氣之后向每個穴位注射0.8 mL藥物。得氣的標準為患者感覺到麻、重、酸、脹,在針尖刺入皮膚的時候大多為痛感,并沒有感覺傳導的現象,在針尖觸及肌肉層的時候主要的感覺為脹感,在針尖深入更深層次后會出現明顯的麻、重、酸、脹感覺以及典型的感覺傳導現象。穴位注射的治療時間持續3個月。
1.3觀察指標在治療前以及持續治療3個月后,采集患者5 mL外周靜脈血,在經由EDTA抗凝處理之后,在3 000 r/min的速度下離心處理10 min,在血清分離后取上部清液在-80 ℃的環境下保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IL)-4、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細胞法檢測細胞免疫指標CD3+、CD4+、CD8+。
1.4療效評價標準[4-5]痊愈:治療15 d后局部以及全身癥狀消失,皮疹完全消退。顯效:治療15 d后局部癥狀基本消失,皮疹部分消退。好轉:持續治療45 d后皮損與臨床癥狀好轉但未完全消退。無效:持續治療3個月后臨床癥狀還未完全消退。以顯效率與痊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痊愈率、總有效率均相比對照組顯著提高(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3個月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炎性因子指標比較治療前2組血清IL-4、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各項指標水平均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2.3細胞免疫指標比較治療前2組CD3+、CD4+、CD8+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CD3+相比治療前明顯升高(P均<0.05),CD8+相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觀察組治療后CD4+相比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CD3+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4+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3 2組治療前后細胞免疫指標比較±s,%)
2.4體液免疫指標比較治療前2組血IgA、IgM、IgG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各項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均<0.05),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水平均相比對照組明顯升高(P均<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各項體液免疫指標比較±s,g/L)
3討論
生殖器皰疹是我國較為常見的性病,是由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妊娠期患者還可能通過胎盤與產道感染新生兒,引發流產甚至新生兒死亡。有臨床研究統計發現,患有生殖器皰疹的女性發生宮頸癌的可能性是健康女性的5倍[6]。而生殖器皰疹具有高復發率的特點,治愈較為困難。阿昔洛韋是治療單純皰疹病毒的廣譜抗病毒藥物,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還可以縮短病程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還能夠有效促進皰疹皮膚損傷的愈合,減少病毒的生成與釋放,避免單純皰疹病毒的潛伏以及生殖器皰疹的復發。阿昔洛韋在進入人體后,能夠通過與脫氧核苷酸的競爭性結合作用于細胞激酶或胸苷激酶,生成活化狀態的阿昔洛韋三磷酸酯,通過阻斷病毒DNA復制的方式完成對病毒的滅殺[7]。大多數臨床研究證實,持續應用阿昔洛韋治療6~12個月能夠實現大多數生殖器皰疹的完全控制[8]。但阿昔洛韋治療效果與服藥的持續性存在直接的相關性,患者治療中需要堅持每日服藥,而治療依從性無法保證,出現擅自停止服藥或者治療不規律的情況,就可能導致病毒重新復制而引發疾病反復,也是導致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患者應用阿昔洛韋治療的同時,需要通過其他的輔助治療方案進行臨床療效的鞏固[9]。微波照射治療方案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物理治療方法,能夠通過微波的物理作用在患者局部產生振動以及能量傳導,促進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擴張血管并提高溫度[10]。通過提高溫度滅殺部分對溫度較為敏感的病原微生物,同時也能夠提高局部組織的活性,促進炎癥的吸收與消散,有效治療疾病。
祖國醫學認為,生殖器皰疹是由于生活不潔而外邪入侵,或者過多食用肥甘厚味以及辛辣的食物,導致濕毒邪氣經由肝經與膽經,流注進入下焦,長時間的氣血不能平衡和順,邪毒積累而凝結外散,在肌膚表面發散而導致。所以濕毒內結、穢濁纏綿是生殖器皰疹的主要致病機制[11]。穴位注射是綜合中醫穴位、經絡以及現代藥物的創新型治療方法,能夠更直接發揮藥物在局部組織中的治療作用,而藥物對中醫經絡穴位的刺激效果還能激發與針感相似的效果,藥物經由穴位注射還能夠從經絡中發散而產生循經作用。本次臨床研究選取穴位為太沖、三陰交、足三里、陽陵泉、曲池。其中太沖、陽陵泉的針刺能夠化濕行氣、解毒清熱;曲池是手陽明經的合穴,陽明經是氣血較多的經絡,針刺能夠取得活血行氣、養血滋陰的功效;三陰交是足少陰經、足厥陰經、足太陰經的三陰經交匯的穴位,足三陰經在循經行走時會經由會陰部位,能夠使穴位注射的藥物循經作用于患處。而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種雙向的免疫調節藥物,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血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2、IL-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12]。通過炎性細胞因子的調節加速細胞增生的活動性,實現抗病毒治療的生物學作用,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增加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還能夠提高Y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刺激白細胞介素與干擾素的生成,從而有效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還可以調節體液免疫功能。卡介菌多糖核酸通過穴位注射能夠有效利用藥物的作用,同時通過循經效果,增加藥物治療的有效性,提高局部組織的藥效,藥物對經絡穴位的刺激還可以產生針感樣作用,藥物與經絡互相促進,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本次臨床研究中,聯合穴位注射治療后,3個月的臨床療效達到92%,相比只應用微波聯合阿昔洛韋的對照組明顯提高,證明聯合穴位注射治療在提高臨床療效的有效性。
大多數臨床研究均證實,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大多伴有免疫功能的紊亂,包括細胞免疫以及體液免疫指標的明顯改變,外周靜脈血中T淋巴細胞亞群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變化。而免疫功能的改變能夠導致患者體內潛伏的病毒活性提高,導致疾病的復發,而疾病復發又繼續對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大多數觀點均認為,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能夠對患者的治療起到重要的作用。T淋巴細胞群是細胞免疫的主要介導細胞,CD4+是重要的輔助T細胞,對細胞免疫功能有協同與增強作用,CD4+能夠抑制免疫反應。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是體液免疫指標中的主要部分,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免疫球蛋白的明顯降低,從而導致抗感染能力的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后IL-4、IL-6、TNF-α均明顯降低,CD4+明顯增加、CD8+明顯減少,IgA、IgM、IgG均明顯升高,而觀察組改善更為明顯。提示穴位注射加入阿昔洛韋聯合微波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改善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機體內炎性因子的水平,提高細胞免疫以及體液免疫的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鄭桂香,張玉,余蘭,等. 伐昔洛韋聯合胸腺肽腸溶片間歇療法對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預防效果[J]. 廣東醫學,2014,35(2):280-281
[2]李濤,吳少強. 胸腺肽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臨床效果分析[J]. 醫學綜述,2013,19(17):3225-3226
[3]張耕勤. 性病防治手冊[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169-174
[4]吳紅衛. 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阿昔洛韋片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效果觀察[J]. 海峽藥學,2012,24(2):83-84
[5]馬艷俊. 阿昔洛韋聯合微波治療女性生殖器皰疹的160例療效觀察[J]. 海峽藥學,2013,25(5):174-175
[6]張瀟藝,鄧列華,胡云峰,等. 鹽酸伐昔洛韋片聯合匹多莫德片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觀察[J].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3,13(4):441-444
[7]張偉,張然,葉光榮,等. 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狀態的變化規律研究[J]. 中國性科學,2012,21(8):55-57
[8]莫菊琴. 阿昔洛韋聯合胸腺肽腸溶片對生殖器皰疹患者復發的影響[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21(4):504-506
[9]許素玲,周瓊艷. 穴位封閉聯合阿昔洛韋片、胸腺肽腸溶片治療頻發性生殖器皰疹臨床觀察[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2,33(6):658-659
[10] 任小麗,陳晉廣. 卡介苗素聯合阿昔洛韋對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細胞免疫功能IL-2、IL-10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4):2939-2940
[11] 欒興玉,吳音. 穴位注射治療88例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療效觀察[J]. 重慶醫學,2010,39(23):3226-3227
[12] 袁少英. 穴位注射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84例療效觀察[J]. 中國針灸,2003,23(5):265-266
[收稿日期]2015-07-30
[中圖分類號]R71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4-1515-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