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 高職英語教學側重培養高級應用型的專業人才,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互結合,將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融為一體,更加貼近高職教育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行業因素、實踐要求和崗位需要,開展基于專業知識學習和崗位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改革。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構建高職英語教學全新的實訓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強職場英語交際能力,構建高職英語教學全新的分級體系和全新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 高職 英語教學 職業能力
英語教學是高職公共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迎合了國家關于大力發展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滿足了新課程標準對于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我們的高職院校需要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狀態,認真制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教學方案。我們的高職英語老師需要認真研習高職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的關系,引導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提高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創新課堂教與學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建立基于職業技術能力培養的課堂考核評價策略。
一、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原因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具有非常鮮明的教學目標和專業設置,它需要充分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學校和綜合素質培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英語教學改革困難重重,主要表現為:
1.1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的建立初衷就是給國家培養具有職業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國家教育部倡導和建立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在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搭建學科教學體系的時候,需要充分遵循培養國家工業、基建、管理和服務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必須具有專業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豐富的實踐能力,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也應該充分滿足高職教學的實踐性、專業性和職業性的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秉承“職業操作能力”的教學理念,側重培養高級應用型的專業人才,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互結合,將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融為一體,更加貼近高職教育需要。
1.2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理論基礎
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倡導和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其教學核心是打破以知識傳授為教學重點的傳統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積極探索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教學導向,以崗位就業技能為教學目標,通過英語課堂教學與專業技能教學相結合的教學主線來開創英語教學的新模式。針對高職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中應該倡導“職業性”原則,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行業因素、實踐要求和崗位需要,開展基于專業知識學習和崗位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改革。讓學生深入學習高等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構建專業英語知識體系,提高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從而在高職課堂教學中能夠構建“專學結合、素質為本”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理念,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與專業課教學內容互相滲透、有機結合。
1.3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現實狀況
我國教學體制改革中強調高職英語教育必須面對學生、面對崗位和面對社會,注重課堂教學的專業性和素質型培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我國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現狀不容忽視。
首先,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我們的高職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注重的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宣導和考試習題的研習,他們要求學生對于學習目標始終如一,對于教學材料整齊劃一,對于課堂要求統一執行,英語等級考試成績成為了衡量英語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忽略了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
其次,高職英語學習內容缺乏針對性,國家教育部根據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和就業渠道,在制定教學材料時側重于英語學習的實用性,突出英語課堂學習的公共學科特性。
然后,在教師制定和執行課堂教學方案,傳授課堂教學知識的時候,依然以普通英語學習為主,教學內容不能迎合高職生專業課程學習的需要,缺乏學科專業性和個性化教學,英語教學流于虛表。
最后,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高職英語教師很多是從師范類院校或者高等學府深造來的,他們對于高職學科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沒有明確的認識,教學方法還是沿襲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學重點依然是語法與詞匯,重視理論知識的宣導,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
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途徑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滿足英語專業教學的需求,需要滿足學生的學習理解,必須具有非常強的實操性,通過教師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
2.1構建高職英語教學全新的實訓體系
高職英語教學的基本教學內容是圍繞著教學、學習和實操為一體的教學環節,它的側重點是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高職英語教學想要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高職院校的英語老師充分圍繞著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強職場英語交際能力。英語教師不能講教學環境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形式,應該根據高職生的專業劃分和崗位需要,積極聯系專業對口企業,面向本地區的對口單位和對口崗位,引導學生在實訓中感受高職英語的專業性和職業性,教師在實訓過程中,應該和對口單位的崗位技師積極溝通,建立完善的實訓教學知識,構建仿真的職業工作場景,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實操性,滿足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
2.2構建高職英語教學全新的分級體系
高職英語屬于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公共基礎課程,高職生的生源大多來自于中學生,它強調的是中學階段課堂學習的延續性,高職英語老師在加強課堂教學的專業性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高職英語的系統性課程體系建設,實現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英語系統教學。目前為止,高職英語教學體系基本上行沿襲著“基礎英語教學+職業英語教學+行業英語選修”的課程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能力進行分級分段分模塊的全新課程體系。通過分級體系來實現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英語水平開展有針對性教學,通過分階段體系來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和系統性,通過分模塊體系來實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專業知識傳授,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未來專業崗位的專業要求。
2.3構建高職英語教學全新的評價體系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倡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學習主動性,實現未來工作崗位的專業要求和學習能力,充分加強課堂教學的素質教育。因此,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建立完整的評價體系。首先,建立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評價方式,教師通過搭建具體的職場活動來考核學生在專業崗位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將專業英語通過各個情景中的英語對話設計來復習學習,教師通過學生在各個情景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其次,建立以專業認證為導向的評價方式,高職生真正走上專業崗位,需要具有專業技能認證,還要通過高職院校組織的各類公共科目考試認證,大多是高職英語等級考試是A/B級考試認證,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參考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根據職業能力的差異參加A級認證或者B級認證,教師根據A/B級成績來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三、總結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職英語教學必須充分剖析課堂教學的現狀,側重建立以職業技能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培養具有高素質能力的合格高職生。
參 考 文 獻
[1]蔡麗巍.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高職英語教學設計研究[J].大學教育.2015(03)
[2]張明勇.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
[3]趙璐.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