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社會保險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實證研究

2016-06-04 05:37:39胡大武
學術交流 2016年5期
關鍵詞:實證分析

胡大武,羅 恒

(西南政法大學 經濟法學院,重慶 401120)

?

法學研究

中國社會保險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實證研究

胡大武,羅恒

(西南政法大學 經濟法學院,重慶 401120)

[摘要]基于527份民事和行政裁判文書的實證分析表明:中國在社會保險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采“二元救濟路徑”的法律框架下,現行民事救濟制度運行存在諸多障礙,行政救濟制度運行效果亦欠佳,法的實施面臨困境。該制度應隨著社會保險制度的變遷而進行適度改革。改革的應然目標是落實社會保險共建共享治理,即以去私法化為導向,回歸社會權理念,摒除現有的二元救濟路徑,建立行政復議加社會法庭審理模式的救濟制度;而當務之急乃完善法的實施,規范現行二元救濟路徑中的司法與行政,為應然目標的實現做好準備。

[關鍵詞]社會保險爭議;二元救濟路徑;實證分析;社會權理念

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隨著社會轉型而發生深刻變遷??傮w看,變遷的基本主線為社會保險制度不斷社會化,與之相伴的是社會保險爭議(以下簡稱“社保爭議”)社會化不斷增強。[1]147社會保險制度的變遷逐步培育了公民的社會保險權意識。隨著社會保險實體立法的不斷推進,社會保險權成為現代社會公民尤其是勞動者不可或缺的法定權利。但在這種法定權利實現過程中,權利人遇到諸多障礙,導致近來社保爭議日增且成為勞動爭議中一類典型案件。在公民社會保險權基本確立、社保爭議日增的今天,社會保險權救濟程序法律制度是社會保障法研究領域里一個不容忽視的重點。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及司法意見,當前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存在民事和行政“二元救濟路徑”:一是采用和解、勞動仲裁、民事訴訟(勞動爭議審判)程序;二是采用勞動監察、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這種私法公法雙軌制弊端甚多。本文以各地法院527份裁判文書為樣本(2015年2月5日取樣,方式為在“北大法寶司法案例”中輸入關鍵詞“社會保險爭議”,檢得民事案件678件、行政案件32件,從中篩選出有效的民事案件500件、行政案件27件),運用案例分析法和統計分析法對現行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進行實證研究,呈現其實施困境,尤其是勞動仲裁委和法院的基本態度、爭議點、難點及公民維權的痛點,并通過分析民事和行政二元救濟路徑的弊端及其原因,提出改革對策,為實現共建共享治理的和諧社會保險秩序盡綿薄之力。

一、中國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的實施困境

通過對527份民事和行政裁判文書的分析,可以窺見現行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的實施情況,還原一個具象的制度現實,即當前社保爭議處理民事和行政二元救濟路徑面臨實施困境。

(一)現行社保民事爭議處理路徑運行存在諸多障礙

1.兩大裁審主體對社保具體爭議處理路徑態度不一

中國社會保險制度產生于勞動法,加之社保爭議類型復雜,其處理程序制度便分別借用勞動爭議和行政爭議處理程序。據統計,關于社保爭議的27個行政案件,法院皆予受理并進行了實質審理,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與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之間的社保爭議可直接通過行政手段解決是無異議的。有異議的是,有關主體對相關社保爭議尋求民事途徑解決時,勞動仲裁委和法院往往持不同態度,如表1。

表1 500份民事案件中勞動仲裁委和法院對爭議處理路徑的態度*對各類社保爭議,“勞動仲裁委受理情況”的統計排除了137個法院裁判文書未注明勞動仲裁委是否受理的案件,“是否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的統計排除了12個法院沒有明確判斷的案件;“是否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和“法院裁判是否支持勞動者社保訴求”兩項以206個一審法院認定和294個二審法院認定為準。

表中七類社保爭議勞動仲裁委受理比例分別是80.40%、60%、57.89%、42.31%、40%、0%、100%,總受理比例75.21%。這說明,除了勞動者代繳社保費的返還爭議,勞動仲裁委對多數社保爭議類型持寬容受理態度。相比,法院態度區別較大,認為各類社保爭議屬于其民事案件受案范圍的比例分別是10.39%、7.14%、4.35%、15.38%、0%、100%、100%。這說明:個別類型的社保爭議法院基本不予受理或不進行實質處理,如社保險種、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參保地等爭議;其他類型的社保爭議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并得到相應處理,但占比都很小。法院受理總比例為10.86%,這表明,總體而言,法院對社保爭議的態度偏向于其不屬于民事案件受案范圍。另外,從法院裁判不支持勞動者社保訴求總比例91.60%看,法院傾向于不支持勞動者的社保訴求。法院這種不受理、不支持的消極態度與勞動仲裁委受理、處理的積極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勞動者面臨通過民事爭議處理路徑維權無力的現實困境。

2.法院的部分裁判實質架空了仲裁裁決

通過前文表1可以看出:在七類社保爭議中,法院認為不屬于其民事案件受案范圍的比例分別是89.61%、92.86%、95.65%、84.62%、100%、0%、0%,總比例為89.14%。法院不支持各類社保訴求的比例分別是91.92%、92.86%、95.65%、87.50%、100%、25%、100%,總比例為91.60%。否定率甚高。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部分案件實行一裁終局,其中包括社保爭議。但“法釋〔2010〕12號”第14條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換言之,社保爭議盡管屬于終局裁決事項,但當它跟其他勞動爭議混合起訴時,法院應一并審理,而不以勞動仲裁委的裁決為終局。再據“法釋〔2001〕14號”第17條,勞動仲裁委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中部分事項不服而依法向法院起訴的,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綜合三個條文可推知:相關社保爭議只要被起訴,無論法院是否支持勞動者的社保訴求,案件所涉仲裁裁決就都不生效。據統計,在500份民事案件中,勞動仲裁委支持申請人社保訴求的有220件,但其中203件被法院否認屬其民事案件受案范圍或不支持勞動者的社保訴求,使仲裁裁決不發生效力,勞動者通過民事爭議處理程序維權失敗。

3.社會保險的強制性與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所強調的和解、調解存在矛盾

社會保險具有社會公共性,屬于社會法調整范疇,因此具有強制性。社會保險的強制性決定了其爭議裁量標準一般具有非可裁量性特征,如險種、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均為法定。而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強調和解、調解,包括勞動仲裁委和法院的調解及當事人之間的和解等。因此,社保爭議適用民事爭議處理程序勢必導致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所強調的和解、調解與社會保險非可裁量性特征之間的矛盾。

例如社保和解協議,在500份民事案件中存在27件,其中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自愿放棄社保的和用人單位補償一定金額后不給繳納(補繳)社保的各12件。對此,多數勞動仲裁委和法院并未進行合法有效性審查,僅以社保爭議不屬于其受案范圍來回避這個問題。少數法院有表態,但態度不一,例如:(2014)渝一中法民終字第07721號、(2015)宜民終字第11號案法官確認,勞動者放棄辦理社保、用人單位補償勞動者一定費用的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國家強制性法律規定,為有效協議;而(2012)浙紹民終字第288號、(2013)清中法民一終字第426號案中,這種協議被法官認為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屬無效協議。法院實務對社保和解協議的多樣化態度正是上述矛盾的體現。

4.將勞動爭議時效制度適用于所有社保爭議有違社保制度建構的初衷

關于社保爭議是否適用勞動爭議時效制度,司法實務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從勞動爭議角度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第4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社會保險發生的勞動爭議適用本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有一種觀點據此認為社保爭議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應為1年。上述500份民事案件裁判中,勞動仲裁委以“社保爭議申請勞動仲裁已超過1年仲裁時效”為由不予受理25件,法院明確以“原告逾期申請仲裁”為由駁回訴訟請求10件。另外一種觀點是并非所有的社保爭議都適用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例如:(2009)濟民一初字第1777號案法官認為社保爭議不適用申訴時效的規定;(2012)濮中法民三終字第307號案法官認為《關于社會養老保險爭議是否有申訴時效的請示的復函》(豫勞社仲裁〔2002〕6號)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發生的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應不受申訴時效限制”,故補繳社會保險費的訴請不受一年仲裁時效限制。

勞動審判實務中的主流態度是堅持前一種觀點,值得商榷。以最典型的辦理、補繳社保爭議為例,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辦理、繳納社保往往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如果這類爭議受到勞動爭議時效的嚴格限制,很大程度上將導致勞動者的訴求因超過1年仲裁時效而無法順利地在民事救濟程序上獲得社會保險權救濟,大量勞動者的社會保險權益將得不到保障,違背了社保制度的生存權價值初衷。

5.法院裁判對勞動仲裁委裁決“高度否決”和法院系統內“正反裁判”造成了不良司法印象

(1)法院裁判對勞動仲裁委裁決“高度否決”現象。在前述勞動仲裁委支持申請人社保訴求的220個案件中,補繳社保爭議199件、補辦社保手續爭議3件、辦理社保登記并補繳社保爭議9件、因用人單位沒繳少繳遲繳社保導致的損害(損失)賠償爭議7件、社保險種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參保地等爭議2件。到法院民事訴訟程序,根據“法釋〔2001〕14號”第17條,這220份支持申請人仲裁請求的仲裁裁決書不發生法律效力,結果如前所述,被法院裁判否決了203份,否決率達92.27%,其中補繳社保爭議裁決被否決91.46%、182件,其余四類21件全部被否決。

(2)法院系統內“正反裁判”現象。從前文表1可見,在是否受案、是否支持勞動者訴求兩個角度,法院對四類社保爭議都存在“正反裁判”。以樣本量最大、爭議也最大的補繳社保爭議為例,法院支持補繳率僅為8.08%。支持者裁判理由一般如“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保費,原、被告具有勞動關系,應依法繳納社保費,被告要求原告為其補繳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請求應予支持”*參見(2013)西民一初字第00226—00229號、(2014)郾民初字第891號、(2014)郾民初字第885號、(2014)烏中民五終字第1184號、(2014)沈中民五終字第481—482號、(2010)鶴民一終字第308—310號等。,不支持者理由一般是“勞動者、用人單位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之間因社保費欠費等征收和繳納問題,屬于行政管理的范疇,不屬于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或“根據‘法釋〔2010〕12號’的相關規定,補繳社保爭議已不屬于法院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受案范圍”*參見(2014)欽北民初字第1054—1057號、(2014)昆民初字第1661—1664號、(2014)浦民一(民)初字第16534號、(2014)蘇中民終字第04108—04120號、(2011)徐民終字第1690—1699號、(2013)南市立民終字第189—211號等。。

(3)兩種現象所造成的不良司法印象。法院裁判對勞動仲裁委裁決“高度否決”和法院系統內的“正反裁判”,易給普通勞動者造成不良司法印象:社保爭議尋求勞動仲裁無意義;法院基本不處理、不支持;勞動仲裁委裁決和法院裁判總是矛盾。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爭議處理程序所追求的。

(二)現行社保行政爭議處理路徑運行效果欠佳

1.行政爭議處理程序中法院對社保爭議的回避態度。從本文所得樣本結構可見,社保爭議案件中行政案件數僅相當于民事案件的5%,可見行政爭議處理程序中法院對社保爭議采取了一定的回避態度。究其原因,既有立法因素也有司法因素。立法上,舊《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了依申請型行政不作為、依職權型行政不作為兩類不作為訴訟,二者均未明確包含社保經辦、征繳機構;新《行政訴訟法》第12條第10款新增“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的情況”,但它僅限于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爭議。綜合而言,立法上并未明確地將社保費征收機構的行政不作為納入行政訴訟法的受案范圍,這為法院對社保爭議采取回避態度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司法上,社保爭議一方面關涉勞動者基本權利,另一方面涉及地方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法院處理時難免面臨選擇困難。以補繳社保爭議為例:一味支持勞動者訴求,勢必對地方企業造成重大經濟壓力,影響地方經濟發展;一味不支持,又將導致勞動者基本權利落空,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難以平衡二者關系是法院采取回避態度的一個重要緣由。

2.勞動監察制度實施效果欠佳。勞動監察履行著促進《勞動法》有效實施的重要政府職能,旨在確保處于弱勢位置的勞動者權利實現并通過和諧勞資關系促進企業良性發展。[2]但對27份行政裁判文書(其中7份為復議)的統計分析發現,社保爭議勞動監察制度實施效果欠佳,勞動者權利實現功能被弱化,詳情為:勞動者要求行政機關向用人單位征收社保費及賠償費的5件中,勞動保障監察不予受理4件、決定用人單位補繳社保1件;勞動者要求行政機關責令用人單位補辦社保手續并繳納社保費的15件,勞動保障監察全部不予受理(其中7件進入行政復議,結果均為撤銷)。不予受理的理由主要是勞動者投訴超過了2年的查處時效。由此可見,勞動監察制度在具體實施層面存在一定的行政不作為現象,“勞動保障監察不予受理投訴決定書”成了勞動監察機關行政不作為的重要“法寶”。

二、中國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改革的應然目標

以上分析表明,在二元救濟路徑法律框架下,民事救濟制度運行存在諸多障礙,行政救濟制度運行效果欠佳,法的實施面臨困境。對于上述困境的解決,從應然層面上需落實社會保險共建共享治理。

(一)協調路徑:以去私法化為導向,回歸社會權理念。落實社會保險共建共享治理核心在于社會保險制度內部的協調治理。具體到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上,傳統的二元救濟路徑應不斷進行協調,協調的路徑是:以去私法化為導向,回歸社會權理念。為何如此安排協調路徑呢?市場力量的擴張早晚會引發旨在保護人、自己和生產組織的反向運動。保護性立法與其他干預手段是這種反向運動的特征。[3]換言之,社會法的發生機理在于對市場化運動及其負面后果進行“反向運動”和矯治。[4]而社會保障法是這種反向運動的核心內容。現代國家基本都已逐步確立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主干的社會保險制度。通過法律對社會保障關系進行適當調整,就形成一個新興法域——社會保障法。社會保障法以社會利益為本位,以社會公平為其價值追求,以強制性作為其實施手段,是典型的社會法。[5]作為社會保障法的重要內容,社會保險權是社會保險救濟的權利基礎:從權利來源看,社會保險權是社會保障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權利屬性看,社會保險權屬于社會權。[6]社會權理念支撐下的社會保險權與以往的權利相比,最大變化表現為:社會保險法上的權利觀從注重消極權利轉向注重積極權利,更多地強調國家和社會的義務和責任;權利保護所采用的方法突出社會本位的觀念,從強調自發性調節轉向國家積極干預社會經濟生活,從單純追求形式自由轉向主要追求社會正義價值目標,也就是說從私法調節轉向社會法調節。[7]中國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在勞動法律制度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對社會保險權的救濟自然首先納入了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同時借用行政手段予以輔助。這樣的公私法雙軌并行的二元救濟路徑沒有從社會保險權的本質屬性上去考慮爭議處理制度的合理性,與社會保險權的社會權理念相去甚遠,使得現實司法在處理社保爭議時存在諸多障礙。另外,社保爭議的社會化(主要表現為爭議主體多元化、爭議內容復雜化)不斷增強[1]147-148,也要求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應當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逐步以去私法化為導向,回歸社會權理念。申言之,爭議處理程序的設計應當回歸到社會整體公平和正義的價值理念上去,而非單個社保爭議的解決。

(二)具體操作層面:摒除與重構。一方面,摒除二元救濟路徑。中國現行社會保險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以勞動關系的當事人結構來構建繳費體系,這可能使人誤以為社會保險權是依勞動權而派生的權利,進而把對此權利的救濟也納入勞動爭議范疇,由仲裁到訴訟。[8]然而,社保爭議基于社會保險權而存在,是國家為了社會公共福利而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后因履行社會保險權利義務而發生的多元主體間的爭議。其具有強烈的國家意志性和公共利益性,本質上自然屬于社會法范疇,對其程序制度的探索應當秉持社會權理念。反思中國的勞動爭議,其系平等民事主體間因勞動關系而發生的糾紛,注重意思自治。社保爭議與勞動爭議在爭議主體、內容范圍、制度體系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別,而行政訴訟中審查和關注的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而不是社會保障利益是否得到實現。[9]因此,運用傳統的民事、行政爭議處理程序制度處理社保爭議,勢必不能完全契合以保障公民社會保險權為出發點的爭議處理程序制度設計。該制度改革應摒除目前的民事和行政二元救濟路徑。另一方面,重構獨立的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重構這一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將社保爭議定性為社會法爭議;注重司法方式和非司法方式相互結合,且堅持非司法方式先行處理原則;圍繞社會法庭專門審理模式構建審判機制;社會法庭的運行在訴訟程序上應適應社會保險本身的社會性特質。

三、完善中國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實施的建議

回歸社會權理念、重構獨立的社保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是中國保障公民社會保險權的應然方向,但當前很難一步到位構建理想中的制度框架。社會保險制度不是一個單純存在的個體,它是在勞動法律制度框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對其改革不能操之過急,應結合勞動法律制度漸進改革。因此,當前更理性的選擇是完善法的實施,規范現行二元救濟路徑中的司法與行政,為實現應然目標做好準備。

(一)在民事救濟路徑中完善法的實施

1.明晰受案范圍。前文所述民事司法實務中出現的“兩大裁審主體對社保具體爭議處理路徑態度不一”“法院的部分裁判實質架空了仲裁裁決”“法院裁判對勞動仲裁委裁決‘高度否決’和法院系統內‘正反裁判’造成了不良司法印象”這三大障礙,實際上是法定的社保爭議民事和行政案件受案范圍分別包括哪些問題的三個方面。根據目前《勞動法》第77條、《勞動合同法》第77條、《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第4款和第5條、《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13條和第26條、《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第3條和第31條、《社會保險法》第83條第3款、《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27條、“法釋〔2010〕12號”第1條等國家層面立法的相關規定,可以明定:第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關于繳納社保費的爭議被明確規定為可以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第二,對于社保征收機構和經辦機構的侵權行為或行政不作為應通過行政救濟路徑處理;第三,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社保爭議,可通過民事或行政救濟路徑處理;第四,《勞動法》的前三個司法解釋分別確立了特殊情形下的社保爭議屬于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第五,最高人民法院以關于補繳社保爭議的三個答復(官網2010、2011年)和“法研〔2011〕31號”文件等非正式法形式確立征繳社保費屬于社保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欠繳社保費和拒繳社保費屬于行政管理范疇。可見,盡管之前施行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模棱兩可地認同繳納(補繳)社保爭議可通過民事或行政路徑處理,但后來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補繳社保爭議的三個答復和“法研〔2011〕31號”文件確認此類爭議應通過行政路徑救濟。這反映出國家層面立法理念的回歸,即:以去私法化為導向,回歸社會權理念(公法救濟)。因此,勞動仲裁委和法院不宜再將繳納(補繳)社保爭議納入受案范圍,甚至不宜再將補辦社保手續爭議、辦理社保登記并補繳社保爭議等涉及社保辦理爭議的案件納入受案范圍,而應告知爭議主體通過行政路徑解決。社保爭議中,因不能補辦社會保險而造成的以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爭議主體的社會保險損害賠償爭議,則屬于勞動爭議。[10]在當前制度條件下,該爭議宜納入勞動仲裁委和法院的受案范圍。受案范圍是立法確立的,在社會保險受案范圍立法逐步從二元救濟路徑向一元救濟路徑發展和明確的同時,司法應當嚴格遵循立法規范,執行法定受案范圍,防止勞動仲裁委受理并處理社保爭議后法院卻不受理或受理后不予處理,從而解決勞動者爭議處理路徑選擇困難和法院部分裁判實質架空仲裁裁決的問題。

2.審理社會保險非可裁量性事項時不得調解、和解。繳納(補繳)社保爭議、補辦社保手續爭議、辦理社保登記并補繳社保爭議不宜納入勞動仲裁委和法院的受案范圍。若司法機關仍受理并積極處理上述社保爭議類型,則在審理參保險種、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社會保險非可裁量性事項時,不應調解、和解。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間關于社會保險的協議,裁判主體應主動審查其合法性。

3.特殊類型的社保爭議應適用特別仲裁時效。將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適用于諸如辦理、繳納社保等特殊類型的社保爭議有違勞動者生存權價值理念。訴訟時效制度的基本價值是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資源、確立公權力對私權利提供救濟的界限、平衡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的利益關系。[11]同樣,勞動仲裁時效制度的價值理念也在于此,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之人。因此,問題不在于勞動仲裁時效制度是否應適用于所有社保爭議,而在于特殊類型的社保爭議應適用一般仲裁時效還是特別仲裁時效。在特殊類型社保爭議中,用人單位不辦、不繳社保是一種連續性間接侵權行為,與拖欠勞動報酬行為類似。因此,可借鑒《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的拖欠勞動報酬特別仲裁時效規定處理上述爭議類型,但又有細微差異:若用人單位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為勞動者辦理(補辦)了社保,補繳社保仲裁時效從成功補辦之日起計算至1年;若用人單位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始終未為勞動者辦理(補辦)社保,則辦理、繳納社保及社保賠償爭議仲裁時效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至1年。

(二)在行政救濟路徑中完善法的實施

1.在行政爭議處理程序中法院應當秉持司法能動。司法機構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應當不因循先例、不拘泥于字面含義,靈活解釋法律以回應社會現實的需要。雖然新《行政訴訟法》未明確將社保費征收機構的行政不作為納入受案范圍,但基于現實司法中眾多繳納(補繳)社保爭議亟待解決的需要,法院應秉持司法能動,積極受理勞動者起訴要求社保征收機構履職督促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的案件。

2.加強勞動監察制度的實施。勞動監察在社會保險繳納上的失位已引發諸多群體性事件。勞動監察行政部門應增強責任意識,依法履行行政職責。一方面,就社保爭議而言,應嚴格監察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保費情況,謹慎使用“勞動保障監察不予受理投訴決定書”,避免濫用行政權力和行政不作為。另一方面,應在勞動監察過程中保障勞資兩方監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履行勞動基準法定職責,應賦權并保障勞動者、用人單位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訴請求處理相關責任人。

[參考文獻]

[1]肖京.社會變遷中的社會保險爭議處理體制[J].北方法學,2013,(1).

[2]唐鑛,譚泓.加強勞動監察工作的邏輯思考與路徑選擇[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3):12.

[3][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M].馮鋼,劉陽,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5.

[4]陳步雷.社會法的功能嬗變、代際更替和中國社會法的定位與建構[J].現代法學,2012,(3):97.

[5]林嘉.論社會保障法的社會法本質——兼論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J].法學家,2002,(1):119-120.

[6]林嘉.社會保險的權利救濟[J].社會科學戰線,2012,(7):175-176.

[9]郭捷.論社會保險權的司法救濟[J].法治論壇,2009,(4):42.

[10]謝德成.勞動者社會保險權法律救濟程序之探討[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144.

[9]張姝.對我國社會保障爭議解決機制的理論反思——基于權利救濟的考察[J].當代法學,2009,(6):105.

[10]徐科瓊,付建勇.社會保險爭議的糾紛性質及其解紛機制探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103.

[11]楊巍.反思與重構:訴訟時效制度價值的理論闡釋[J].法學評論,2012,(5):43.

〔責任編輯:余明全〕

[中圖分類號]D922.5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284(2016)05-0073-06

[作者簡介]胡大武(1968-),男,四川蒼溪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勞動關系認定實證研究”(14AFX021)

[收稿日期]2016-03-08

·共建共享治理與私法秩序專題·

主持人語: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確,在一個私法文化不發達、社會主體的人格獨立性未能充分彰顯的社會,如何達致集體理性,獲得社會財富的極大豐富乃至精神境界的極大提高,以滿足超乎個體之上的共同利益,是關乎民眾當下幸福和未來希望的大事。

本期專題三篇論文從不同角度回應共建共享治理與私法秩序的關系問題。《共建共享治理格局中的私法自治》總結了執政黨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社會治理戰略變化,即從“先富論”到“共享論”的戰略轉向;揭示了當下私法秩序形成路徑,即與多種力量共建共治社會,尋求社會力量之間的妥協,基于市場而搭建和完善由力量決定的平衡機制及程序。《民法典與私法秩序的生成》和《中國社會保險爭議處理程序法律制度實證研究》則進行微觀建構。民法典作為私法秩序規范集大成者,被懷有民法典情結的人奉為民族精神的象征,但恰如翟志勇所指出,民法典的目標不應是復雜抽象的“典”,而應是多元一體的“系”。這正是中國民法典吶喊者應該謹記的方法論。中國從來都不缺國家干預,對個人私權的隨意剝奪儼然成為傳統文化中最糟粕的基因。即便在社會保障制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基于527份社會保險爭議裁判文書的統計分析仍然反映出國家對公民的應然義務觀念并未成為當下的主流思想。

只有真正的法治、真正的私法自治才能實現最終共治共享,才能避免民族歷史上無數次上演的“天堂到地獄只在瞬息之間”的悲劇再度發生。讓法治的共治精神遠航,讓法治中國土壤里的靈魂都幸福遠航吧!

主持人:胡大武

猜你喜歡
實證分析
P2P網絡借貸犯罪實證分析
我國電力產出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實證分析
經濟師(2016年10期)2016-12-03 07:33:55
國外綠色投資經驗及啟示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7:25:21
合伙企業法律風險實證分析
新常態下民眾政治信任差異實證分析與對策設想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5:11:29
安徽省勞動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建材家居專業商場稅收風險管理淺析
電子服務質量與顧客忠誠的關系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23:37:20
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比較分析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15:42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經營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41: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免费|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69精品久久| 91黄色在线观看|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19p|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天天色天天综合|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在线观看的黄网|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 91在线播放国产|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91www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毛片基地| 日韩第一页在线|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亚洲视频在线网|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伊人色| 久久特级毛片|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日韩高清成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国产欧美高清|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综合色天天| 福利在线不卡|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aⅴ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午夜影院a级片|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午夜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91亚瑟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91一级片|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人人射| 久久五月天综合| 日韩成人午夜| 91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午夜伦|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