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國內外農村土地流轉現狀
摘要:農村土地流轉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本文對國內外土地流轉現狀進行了闡述分析,為我國加快土地流轉、促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國內外
合理的土地流轉能使土地適度集中,有利于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提高農地的整體競爭水平,并促進多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國外關于農地流轉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較早,農業的發展模式更是進一步得到完善,對土地的利用也更加的合理和充分。
日本政府非常注重農地的有效利用,通過行政、立法等手段建立了農地流轉的政策和法制環境,為農地的流轉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氛圍,農地流轉率高。其特點主要是政府積極推動,農協提供服務。此外,日本的農民合作組織也發揮了其作為農地流轉中介的作用,為農地的有效流轉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美國農地流轉的特點主要是產權邊界清晰,市場自由度高。美國的土地流轉以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土地在流轉過程中可以達到產權邊界清晰,土地在市場上的流動性很自由,這樣便于土地的大規模集中,利于實現農業的規模化、機械化作業。
法國農地流轉的特點主要是中介完善,運作規范。法國農地流轉的一大特點就是實施土地集中的政策,擴大農地集中規模,有政府法規政策的保障,法國的農地流轉才會順利進行,但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法國完善的中介組織,如土地整治和安置公司,這種中介組織在收購和轉賣土地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于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學術界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方向:①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有學者認為,目前土地流轉有明顯的隨意性、市場管理不規范、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困境。②農村土地流轉中的政府、中介、農村企業以及農戶行為。有關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對土地流轉中的違規行為監管不嚴,對非法占地、改變農地用途等違規操作行為沒有明確的處罰條例,導致在土地流轉中農民利益受損。中介體制不健全以及農業企業行為都對農地流轉產生重要的影響,當然農戶的意愿與行為是導致農地流轉的直接因素。③農村土地流轉的空間差異及制約因素。李庚等學者分析了關中三個不同地區的土地流轉情況,他認為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區域之間土地流轉達成比例性差較大,流轉規模、流轉方式有很大不同,流轉價格更是有較大差別。經濟發達地區有較強的土地“非糧化”現象,土地流轉更接近市場行為。④從法律法規的角度研究土地流轉現狀。王春超等學者認為,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是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實現農村規模化經營的必由之路。學者通過對我國農地流轉市場的研究,總結了流轉市場的突出問題,探尋適合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的法律法規。這些研究對解決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及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高昌海,劉新平,謝光輝.我國農地流轉可行性及模式初探[J] .資源產業,2000 (12):19~20.
[2]張丁.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的15省(區)調查[J] .中國農村經濟,2007 (2):24~27.
056001邯鄲市農業科學院劉紅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