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虹 謝利君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主學習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必要性以及利用多媒體網絡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可能性。
[關鍵詞]聽力教學 自主學習 多媒體網絡環境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2-0208-02
隨著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外語教學理念的普及,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角色以及自主性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在聽力教學中依舊存在傳統的外語教學理念和方法,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一、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場所還依舊是課堂,高校擴招使得英語課堂班容量變大,老師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聽力課上教師仍是課堂的主體, 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視、聽、說的綜合訓練,加之課堂教學模式單調、乏味,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樣的課堂氣氛容易使學生產生焦慮緊張情緒,同樣會影響聽力課堂的學習效果。
西部地區大部分高校多年沿用統一的教材、教學大綱和測試系統,既不能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也不能滿足不同聽力水平的學生的需求。再者,大學英語教學大多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聽說訓練不夠。學生普遍存在聽說能力嚴重低于讀寫能力,很多人掌握的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對教師的依賴性強,許多學生不知道運用恰當的策略來進行自主的語言學習。
二、聽力教學中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愿意并有能力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20世紀60年代西方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信息建構的過程,是信息認知加工的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這個過程要通過學習者主動建構活動才能實現。聽力理解正是一種需要學習者積極參與和積極思考的過——要提高聽力學習效——學生不應消極地、機械地吸收知識,而應盡可能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Holec認為,學習者自主性指學習者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他認為,自主學習必須有兩個前提:一是學習者能決定自己的學習,二是必須有一個學習環境,使學習者能對自己的決定承擔起責任。因此,聽力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給學生提供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和條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但由于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和依賴性,學習目標、任務、過程、評估等完全由學生決定的完全自主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所以自主學習應當是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
三、利用網絡環境提高自主聽力學習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在我校引進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十年間,英語教學的內容、手段和理念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一)網絡資源環境下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模式的優點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網絡提供的豐富的語言資源可以多維地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使聽力訓練變得更加形象化和趣味化,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教師可以尋找合適的視聽材料布置給學生作為作業,不僅可以彌補聽力課堂教學時數的不足,在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聽寫準確性、語音語調正確性和口語流利程度以及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也都有顯著效果。
2.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創造了有助于發揮個性的自主學習環境,使聽力教學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習變得更加靈活。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逐漸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積極實踐的學習方式所取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二)探索網絡資源環境下提高英語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新模式
1.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作用。在網絡資源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并非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和方法,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結合學生具體情況指導學生制訂、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要定期檢查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鼓勵進步和幫助分析不足,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給予形成性的評價,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
2.利用網絡資源創建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達到聽說的有機結合。聽與說在交際過程中既獨立,又相互依存。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外利用網絡資源盡可能多的接觸和使用英語,如收聽英語廣播、收看英語節目、欣賞英文電影, 同時參加各種活動,如學校的英語社團、英語角、英文演講比賽、小劇表演、英文歌曲大賽等來提高實際交際能力。
3.建立聽力自主學習中心,完善校園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自主學習服務。我校撥專款建設了聽力自主學習中心,為學生進行聽力自主學習提供了較好的場所,同時對他們的自主學習進行督促和指導。另外,校園網與互聯網的連接使學生最大范圍地接觸到現實生活中的英語,提高了他們的英語聽力辨識水平。通過校園網絡平臺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音頻、視頻及文本的聽力素材。同時,教師還可在網上布置聽力任務,并進行輔導、答疑,師生間有了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鼓勵學生上傳、共享好的聽力材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結語
網絡資源環境下的聽力自主學習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外語學習的規律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而且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同時也很好地補充了英語聽力課堂教學課時的不足。因此,這種現代化的教學和學習模式很值得大學英語教師加以研究,并在教學實踐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林崇德.關于創造性學習的特征[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0(01):23-25.
[3]詹全旺.話語分析的哲學基礎——建構主義認識論[J].外語學刊,2006(02).
[4]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3.
[5]陳錦英.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09).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