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淑玲
摘 要:長期以來,低效課堂教學一直困擾著教師和學生,成為阻礙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一個攔路虎。低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產生厭學現象,課堂教學成為一潭死水,完全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因此,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低效;高效;課堂教學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同樣的一群學生,經過不同的老師,成績卻是截然不同的。這僅僅是老師責任心的原因嗎?肯定不是,課堂效率是重要因素。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卻收獲不大。我有幸聆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他們對高效課堂的理解、做法,讓我頗有感觸。從他們的講解中,我覺得提高課堂效率至少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看看我們的課堂,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聲嘶力竭;學生卻聽得乏味,一個個面無表情,根本不想搭理老師。我經常都會問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自己水平不夠,還是講的內容缺乏吸引力?”似乎都不是。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如醍醐灌頂。我們在傳授新的知識前,沒有弄清楚學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只是一廂情愿地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灌輸給他們,結果肯定如此。
而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簡單的和稍難的問題自己解決了,老師在課堂上只需要把大部分學生都不明白的問題講清楚即可。這不僅大大節省了教師上課講的時間,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何樂而不為呢?
二、抓牢預習
預習是“先學后教”的基礎。預習的過程也是學生自學的過程,此時,孩子們對知識有著極大的新鮮感。課前預習充分的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有出色的表現。老師不光自己要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也要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作用,更要抓住開學初一段時間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比如,低年級的預習,以字為主,課文為輔。教他們預習時要做到讀、標、查。讀是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標是標出自然段序號,標生字,標喜歡的詞語、句子,標不明白的地方;查是查字的部首、音序等。到了中年級,則要在預習時,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如從題目上問、從詞語上問、從中心上問、從省略處問、從結尾處問……讓學生會問—敢問—善問。
只有預習的充分,老師才知道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教。
三、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是現在課堂上經常采用的學習方式。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要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為了提高小組學習的效果,老師要在開學初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好組,教給他們小組學習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學問題要有探究的價值。
四、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在教學中,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必須給機會讓學生提問,給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小組討論解疑,讓學生由過去的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學習,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人翁作用,這樣才能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執教《西風胡楊》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給我提問題,比比誰提的問題最有價值,能難倒我的同學獲勝。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小手如林,爭先恐后,一個個問題不斷向我拋來。從同學們的問題中,我能感受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在不斷地深入。
五、構建和諧的課堂環境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每個學生都有差異,當學生犯錯了,教師不要拿一個標準來衡量學生,要允許學生犯錯,多給學生理解和支持,給學生一個改正、糾錯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一點一滴的進步,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師生之間關系和諧融洽,課堂效率自然能夠提升。
當然,要與低效說再見,并不是一時一刻就能辦到的。這不僅需要我們轉變觀念,從心底真正地信任學生,給學生自由呼吸的空間,更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我們應該蹲下來和孩子們說話,與他們交朋友,共同去體驗、發現、感悟、享受語文之美。
參考文獻:
[1]趙婕.論如何推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2).
[2]羅丹.積極組織學生思維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4(26).
[3]賀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