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微課作為當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成果,已經被廣大師生所接受。我校中職微生物學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人數多、基礎相對薄弱,授課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手把手教會每位學生,因此將微課應用在中職微生物學實踐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微課;中職;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5-0106-02
“微課”是當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走向。對于微課來說,講究的是“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強、重復性好、應用面廣”,本文以中職微生物學中一個典型的實驗——革蘭氏染色教學為例,分析討論微課在實踐課程中的應用。
一、現狀分析
1.課程介紹
我校《微生物學》是供中職生物技術類、制藥類、藥品檢驗類等專業學習的一門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從而為其他專業課的學習提供微生物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其實踐內容包括顯微鏡的使用和細菌形態觀察、培養基制備、微生物接種、微生物分布檢查、革蘭氏染色。
2.我校實踐課教學現狀
中職生絕大多數是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礎相對薄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熱情,理解力和記憶力也相對不高。一堂理論課45分鐘,對于一個知識點有時需要教師講解好幾遍,絕大多數學生才能理解和掌握,這樣不僅耽誤了教學進度,而且浪費了那些已經聽懂理解知識點需要接受新知識點的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堂實踐課90分鐘,教師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講解一遍之后,再將實驗操作演示一遍,學生才知道如何開始實驗。有時候講解一遍之后,仍有一些學生還是不清楚接下來應該做什么,對于實驗原理和實驗結果一知半解。整個實踐課程,一位主講教師,一位輔助教師,兩位教師面對五六十人的大班,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手把手教會每位學生。
二、微課
1.什么是微課
按照我國最早從事微課研究之一的胡鐵生老師給出的定義為:微課,又名微課程,它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微課不僅有文字說明,還配以聲音講解、教師形象、音樂、動畫、表演、演示等形式,供學習者觀看學習。
2.制作微課的流程
選題——教案編寫——制作課件——教學實施與拍攝——后期制作——教學反思。
3.精心選題
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以微課的形式表現出來。微課的選題是微課制作最關鍵的一環,良好的選題可以事半功倍的進行講解、錄制,不好的選題同樣可以使得微課變得平凡乃至平庸。
在制作微課時,其選擇的內容要適合使用多媒體。如果一個知識點不適合使用多媒體來表達,制作微課的結果也許就是徒勞,也許使用黑板教學或進行活動實踐的教學效果會更佳。因此微課選題一定要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適合加入豐富的圖形畫像、聲色兼有的視頻,這樣才能吸引學習者的眼球,激發他們學習的視覺感和聽覺感。
三、《革蘭氏染色技術》微課設計思路
1.選題目的與價值
革蘭氏染色作為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重要的鑒別染色法,在制藥行業、藥品檢驗以及臨床檢驗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2.教學設計與組織
(1)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實驗,使學生掌握細菌革蘭氏染色方法及其結果判斷;熟悉革蘭氏染色法的原理和實際意義;學習微生物涂片、無菌操作技術,鞏固油鏡的使用方法。
(2)實驗原理
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組成,且肽聚糖層數較厚,交聯度高,用乙醇脫色時,結晶紫-碘的復合物不易被洗脫而保留在細胞內,經復染后仍保留初染劑的藍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肽聚糖層數少,交聯度低,類脂含量高,用乙醇脫色時,類脂被乙醇溶解,細胞壁通透性增大,使結晶紫-碘的復合物比較容易被洗脫出來,經復染后細胞被染上復染劑的紅色。
(3)實驗材料
菌種: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試劑:革蘭氏染色試劑
儀器:普通光學顯微鏡
(4)實驗步驟
涂片—干燥—固定—結晶紫初染—水洗—碘液媒染—水洗—乙醇脫色—水洗—復紅復染—水洗—晾干—鏡檢
3.視頻制作思路
視頻制作時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有講授也有操作視頻,突出微課的特點。主體內容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圍繞選題設計,突出重點、難點;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組織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明了易懂;有操作演示,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迷茫,同時調動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
四、微課在微生物學實踐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微課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微課可通過移動終端隨時下載,保存,隨時隨地反復觀看,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從而靈活安排學習進度。
2.微課有利于輔助實踐教學
中專微生物實驗大多操作起來并不難,主要是小細節往往容易被學生忽視,而這些小細節恰恰對實踐來說至關重要。實驗課上教師講解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學生要掌握這些內容往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通過微課,學生在實踐課前、課時、課后,都可以反復觀看微課內容,對照自己的實驗過程,找出自己實踐中的不足,從而掌握實驗的精髓,做好每個實驗。
3.微課有利于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由于微課針對性強,能在實驗課上節省教師的講解時間,給學生更多時間動手操作。另外,微課可以減輕教師負擔,避免遇到相同問題反復講解的弊端。
4.微課有利于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研制微課,可供課程組、專業人員和自己觀摩,便于相互交流,他評和自評,不斷反思,發現自己教學水平上的亮點和不足,從而提升自身教學素質和能力。
五、結語
微課不僅能減輕教師教學的負擔和心理壓力,還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它是教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一種教學模式,必將成為信息化教學的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2]楊安然.淺析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5(9):1.
[3]劉國勇.微課在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57.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