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采用情景教學法,是通過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啟迪其智慧,發展其思維,增強其發現、探究的求知欲,喚醒其質疑、猜想意識。由此可見,初中數學教學采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本文主要介紹了數學教學創設情境的類型,探討了如何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232-01
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具有啟發性的學習情境,渲染出一種優美的、益智的、富有情感的、貼近生活的、利于提高能力的
氛圍, 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更高效地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才能,創造性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設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
一、數學教學創設情境的類型
數學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會數學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置身生動、鮮活的學習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思考、主動探求知識,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數學教學情境。
1、導入情境
數學教學中,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也是數學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新課學習伊始就進入愉快的、充滿趣味的學習氛圍之中,為進一步學習創造良好的開端。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創設既寬松、充滿趣味、又頗具啟發性的情境,以做到導情引思,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最佳狀態學習狀態,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探索性習題導入、學生動手實驗導入、趣味性游戲導入等方式開啟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
2、問題情境
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巧妙設置一定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求知需求。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置身問題情境中,在教師的引導下,便主動探索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故事情境
歷史中、生活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數學故事和數學名人軼事。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充分利用這些文化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積極向上的情境。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中學習到數學知識,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先賢的人格魅力和數學精神,收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品質的教育。
4、實驗情境
根據皮亞杰的活動內化原理,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是動手操作。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設計實驗、創設實驗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實驗活動中通過動手操作、認真觀察、仔細分析,把數學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并能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5、游戲情境
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他們會對一些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打破數學課堂沉悶的氣氛,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地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配合的數學游戲,創設生動活潑的游戲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參與到數學游戲中去,提高其學習效率。
6、合作情境
數學新課標指出,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有利于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和培養其合作能力的情境,以開闊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拓寬其學習思路,使學生協同合作,學得更輕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這樣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二、如何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1、聯系現實生活創設情境聯系生活、用具體事物創設情境,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要求
在數學教學中,寓抽象的數學知識于現實生活情境中,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于生活,亦可應用于生活,如此,學生既學到了數學知識,又學會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時,一定要注意聯系現實生活,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以激發他們的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培養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聯系新舊知識創設情境
初中數學知識是一個各部分聯系緊密的知識體系,課程前后知識具有一定的連續性,新知學習往往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聯系新舊知識,創設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適當增加或減弱條件的新知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思考、判斷,以從中得出新結論或發現新規律。這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3、追求人文情趣創設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也可以滲透美育,數學故事、數學名人軼事有時反映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時反映了數學知識的本質,用這些數學文化故事創設情境,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其了解數學史,提高其數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學生會被這些激勵人奮發向上的感人數學故事所感動,利于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恰當的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學會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以自主探究、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其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