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敏 汪瑩
雙鋼板固定方案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臨床分析
張余敏 汪瑩
目的 分析肱骨遠端C型骨折中采用雙鋼板固定方案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肱骨遠端CC型骨折患者3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根據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垂直組及平行組,各15例,平行組采用平行雙鋼板固定方案,垂直組采用垂直雙鋼板固定方案,對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平行組患者的固定困難率明顯高于垂直組患者,額外髁間螺釘使用率也明顯較高,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手術時間、優良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骨折愈合時間等對比均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采用平行及垂直雙鋼板固定均有較好的效果,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提升治療效果。
雙鋼板固定;肱骨遠端C型骨折;臨床療效
在人體肘關節中肱骨遠端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其解剖形態較為復雜,為其治療增加了難度,特別是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難度更大,主要問題就是固定不穩,且有較多的并發癥,對手術效果有嚴重的影響[1]。目前在臨床上雙鋼板固定方法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穩定性較強,對功能鍛煉有促進作用,而其治療方案的選擇在臨床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爭議[2]。為研究其不同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選擇肱骨遠端C型骨折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肱骨遠端C型骨折患者30例患者,根據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垂直組及平行組,各15例,平行組中男9例,女6例,患者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1.24±12.75)歲,其中有7例為車禍傷,有5例為跌傷,有3例為其他原因。根據AO骨折分型標準可知,6例為C1型,5例為C2型,4例為C3型。垂直組由8例男性患者和7例女性患者組成,患者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為(41.18±12.56)歲,其中有6例為車禍傷,有5例為跌傷,有4例為其他原因。根據AO骨折分型標準可知,7例為C1型,5例為C2型,3例為C3型。對比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取患者的仰臥位,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式,在其肘關節側面位置做一切口,平行組患者將雙鋼板置于肱骨遠端內側嵴及外側嵴處[3],其中應用額外髁間螺釘的患者1例,以使固定加強;垂直組患者在其內側嵴及外側柱位置均放入鋼板,兩塊鋼板呈90度,特別注意的是在尺神經溝置入內側鋼板時,要根據情況折彎,將其穩定性增加[4],14例患者均用額外髁間螺釘進行固定。
2組患者在手術后,均對其穩定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固定采用長臂石膏托,預防骨化性肌炎及感染等并發癥的產生[5]。在手術后2d,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患者功能鍛煉指導等相關護理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骨折愈合時間、肘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6]治療效果根據治療優良率來判定,優:手術后,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度減少<10%,恢復正常的工作能力,且患者感覺良好;良: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度減少在10%~33%,基本恢復工作能力,患者感覺較好;中: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度減少在34%~50%;差: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度減少超過5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結果用“x±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平行組與垂直組相比,優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2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對比 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平行組患者的固定困難率明顯高于垂直組,而額外髁間螺釘使用率明顯低于垂直組,對比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對比
2.3 2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對比 手術后,平行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為(22.9±2.5)周,垂直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為(22.2±1.8)周,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平行組15例患者中有2例發生了異位骨化,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垂直組患者中有1例發生了異位骨化,2例發生了創傷性關節炎,并發癥發生率為20.0%,2組對比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肱骨遠端具有較為復雜的解剖結構,且尺神經叢較為豐富,造成肱骨遠端骨折有較大的難度,很容易發生并發癥,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一般不采用保守治療,而治療方式的選擇在臨床上一直是一個難題[7]。近些年來,雙鋼板固定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較高的滿意度。而對于垂直雙鋼板固定治療還是平行雙鋼板固定治療的選擇仍存在一定的爭議。兩種治療方法的穩定性比較也存在一定的爭議[8]。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從本研究中可見,平行組患者的固定困難率明顯高于垂直組患者,額外髁間螺釘使用率也明顯較高,對比差異明顯(P<0.05),而手術時間、優良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骨折愈合時間等對比均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見,兩種雙鋼板固定方法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方案可根據骨折形態及醫生的經驗進行選擇,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1] 李義剛,羅令,張杰,等.鎖定雙鋼板固定治療成人肱骨遠端骨折18例臨床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4):811-813.
[2] 陶然,徐華,王友華,等.肱骨遠端C型骨折三種雙鋼板固定方法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雜志,2013,29(1):43-48.
[3] 熊耀軍,周統軍.雙鋼板固定治療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3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5):4031-4032.
[4] 蔡浩,倪曉暉,董萼良,等.雙鋼板治療肱骨髁間骨折3種內固定方式的載荷-應變與位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26):4931-4935.
[5] 吳加東,許步偉,周敦,等.肱骨遠端解剖特點及雙鋼板治療粉碎性骨折臨床分析[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3,29(2):98-100.
[6] 祁志華.經尺骨鷹嘴截骨入路雙鋼板固定治療C型肱骨遠端骨折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3):72-73.
[7] 陶忠生,馮亞高,魏斌,等.雙鋼板內固定治療粉碎性肱骨遠端骨折34例[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1,23(1):43-44,后插二.
[8] 陳立堂,廖文云,李錦良,等.雙鎖定鋼板治療肱骨髁間C型骨折40例療效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1,2(10):201-2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46
江西 336000 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 (張余敏 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