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馳
腰-硬聯合麻醉穿刺間隙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影響分析
李馳
目的 分析腰-硬聯合麻醉所選穿刺間隙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影響。方法 隨機抽取120例泌尿外科手術患者,按照不同穿刺間隙分為2組,各60例,行L2~3椎間隙麻醉穿刺患者作為A組,行L3~4椎間隙麻醉穿刺患者作為B組。對比2組患者麻醉效果并測定其麻醉期間不同階段平均動脈壓(MAP)變化情況,統計2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結果 A組麻醉優良率96.7%,B組優良率98.3%,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麻醉不同階段下MAP分別為:T0(113±15)mmHg,T1(109±16)mmHg,T2(104±10)mmHg,T3(99±11)mmHg,對比顯示B組麻醉中血壓較A組穩定。同時不良反應對比中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8.3%)較B組低(18.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采取腰-硬聯合麻醉時,以L3-4椎間隙作為麻醉穿刺點,麻醉效果顯著,安全性高。
腰-硬聯合麻醉;穿刺間隙;泌尿外科;手術
現今,腰-硬聯合麻醉在臨床中的應用日漸廣泛,麻醉效果顯著,起效迅速,阻滯及鎮痛效果完善,肌肉松弛良好,在泌尿外科手術中取得顯著效果。而在腰-硬聯合麻醉實施期間,適應證選擇不當,操作不合理等情況都會導致患者并發癥的發生[1]。因此對患者采取腰-硬聯合麻醉時,需選擇更為安全的麻醉方式。本文以120例患者為例,分析腰-硬聯合麻醉不同穿刺間隙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120例研究對象在
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間于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同濟醫院接受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無椎管內麻醉禁忌證;排除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及凝血機制障礙、全身感染者。隨機分為2組后,A組患者(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0~65歲,平均(48.1±10.2)歲;腎結石26例,腎囊腫21例,輸尿管結石13例;B組患者(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0~66歲,平均(48.5±10.4)歲;腎結石25例,腎囊腫22例,輸尿管結石
13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2組患者術前30 min取0.3 mg東莨菪堿、0.1 g苯巴比妥鈉常規肌肉注射,入室后常規開放靜脈通道,常規心電圖監測,密切注意患者血壓、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變化?;颊呷扰P位,A組患者麻醉穿刺點位于L2~3椎間隙,于患者L2~3椎間隙常規硬膜外穿刺,B組患者麻醉穿刺點為
L3~4椎間隙,于患者L3~4椎間隙常規硬膜外穿刺。取6號腰椎穿刺針穿刺并確認成功后,回抽見腦脊液后,取2.0~2.5 mL/kg布比卡因比重液(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1 mL)緩慢注入,拔出腰穿刺針后,于頭端置入導管約4 cm?;颊叽纬獒樅螅D為平臥位,5 min后觀察患者麻醉阻滯平面,注入2%利多卡因2~6 mL調整麻醉平面低于T8。術中注意追加2%利多卡因5~8 mL,若血壓低于基礎值30%時,可推注麻黃堿;若心率低于55次/min時,靜注阿托品。術中根據出血量輸注血細胞,并及時補液。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30 min(T3)血壓(MAP)變化,觀察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麻醉效果評估標準[2]麻醉效果,優:患者無不適出現;良:術中牽拉出現疼痛,存在惡心嘔吐,需鎮痛等藥物輔助;差:術中呻吟不斷,疼痛難忍,需轉為其他麻醉方法。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研究中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麻醉效果評價比較 A組麻醉優良率96.7%(58/60),即優34例,良24例,差2例;B組麻醉優良率98.3%(59/60),即優36例,良23例,差1例;2組麻醉優良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麻醉效果對比(n)
2.2 2組患者不同時間段MAP比較 對比結果可見2組患者麻醉后MAP較麻醉前明顯降低,而B組患者麻醉后各時間點血壓較A組高,血壓較為穩定(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同時間段MAP對比(s,mmHg)

表2 2組患者不同時間段MAP對比(s,mmHg)
組別T0T1T2T3A組112±14100±15 97±1493±13 B組113±15109±16104±1099±11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2組患者術中未出現低血壓、呼吸抑制等并發癥,A組23例惡心嘔吐,占38.3%;B組11例惡心嘔吐,占18.3%,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泌尿外科手術實施時,手術路徑多通過尿道和膀胱,若麻醉松弛不充分,則會導致術后膀胱痙攣、出血等并發癥發生[3]。因此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需采取更為有效的麻醉方式,確保患者松弛充分,鎮痛完善。腰-硬聯合麻醉具備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阻滯的雙重優勢,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充分,阻滯完全,可完善骶尾神經阻滯,對呼吸循環系統影響較輕,麻醉期間可適當減少輔助用藥[4-5],減輕了腰麻后疼痛情況,其麻醉效果顯著。
而在采取腰-硬聯合麻醉時,麻醉藥物的選擇、給藥速度及不同穿刺間隙等,都會影響手術麻醉效果[6-7]。在此次研究中,A組患者將L2~3椎間隙作為麻醉穿刺點,B組患者將L3~4椎間隙作為麻醉穿刺點,A組麻醉優良率96.7%與B組優良率98.3%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不管是L2~3還是L3~4椎間隙作為麻醉穿刺點,均具有顯著的麻醉效果,對患者麻醉效果無較大影響。但B組麻醉中血壓較A組穩定,不良反應較B組低,而B組初始麻醉平面較A組高??梢?,采用L3~4椎間隙作為麻醉穿刺點,其安全性明顯高于L2~3椎間隙,可保持患者術中較為穩定的血流動力學,減少因麻醉導致的不良反應。而在研究中L3~4椎間隙作為穿刺點,會升高患者初始麻醉平面,達到理想麻醉平面所需較長時間,但并不影響患者的麻醉效果,也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由于人體仰臥位時,人體脊髓下端約平第二腰椎下緣會受到人體脊柱生理曲度影響,第三腰椎位置較高,第5胸椎和腰椎維持較低,在選擇L2~3椎間隙作為穿刺點時,注入麻醉藥物后,麻醉藥物更容易流向于胸椎,且會直接注入蛛網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神經[8],麻醉起效快,阻滯迅速,自主神經代償能力降低,致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提高。總而言之,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采取腰-硬聯合麻醉時,以L3~4椎間隙作為麻醉穿刺點,麻醉效果顯著,可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高。
[1] 張錦明.一點法硬腰聯合阻滯3 592例麻醉臨床總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5):531-532.
[2] 李杏花,王時華.老年患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麻醉安全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9):82-83.
[3] 宋芬,顧小萍,馬正良.腰一硬聯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腔內泌尿外科微創手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3):227-228.
[4] 王淑偉,遲迪.蛛網膜下腔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在泌尿科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21):65-66.
[5] 向雪峰.腰一硬聯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腔內泌尿外科微創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2):77-78.
[6] 王昌合,王成元,張傳驤.腰硬聯合麻醉用于老年前列腺電切術的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6):45-46.
[7] 吳慰芳,李新偉,張海平,等.腰硬聯合麻醉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3):51-53.
[8] 胡洪.硬膜外聯合腰麻在泌尿科微創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前沿,2012,7(21):25-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042
遼寧 115007 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同濟醫院(李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