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芽 周青 曹毅
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應用
王冬芽 周青 曹毅
目的 觀察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8例胃癌患者的臨床病例作為觀察組,分析研究患者們的手術時間、出血狀況、術后并發癥以及隨訪情況等,總結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應用效果。同時將治療結果跟同期28例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的行開腹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28例均利用無瘤技術成功完成了腹腔鏡下的胃癌根治術。術后隨訪1~2年,都沒有復發的現象,也無吻合處腫脹出血、纖維增生導致梗阻以及腫瘤細胞種植轉移等并發癥狀。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217.6±67.1)min,手術出血的平均量為(98.7±53.2)mL,清掃淋巴結的平均數目為(22.8±5.7)枚。跟對照組比較,無論是手術時間、手術的出血狀況還是術后并發癥情況,觀察組都具有明顯的優勢(P<0.05)。而2組的清掃淋巴結數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均無1例復發。結論 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十分良好,值得推廣。
胃癌;無瘤技術;腹腔鏡;根治術
胃癌是胃腸外科最多見的癌癥之一,目前我國的胃癌患者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在現有癌癥中年病死率最高。介入療法是無法根治胃癌的,必須通過手術切除腫瘤才能徹底地治好胃癌,但是同時,手術還會提高腫瘤細胞擴散的機會,導致胃癌復發?,F如今,醫療技術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方案不斷改善,無瘤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地避免腫瘤細胞的擴散,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復發[1]。且目前很多胃腸手術是在腹腔鏡下進行的,在腹腔鏡下切除胃部腫瘤具有明顯的優勢,使得手術更為直觀、準確。選取利用無瘤技術完成了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的28例患者,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及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胃癌患者的臨床病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31~79歲,平均(54.9±15.7)歲;其中有6例行全胃切除,9例行近端胃癌根治術,13例行遠端胃癌根治術。所有患者都在術前經病理科確診為胃癌。28例胃癌中,依照TNM分期法[2],有4例Ⅰ期胃癌,9例Ⅱ期胃癌,15例Ⅲ期胃癌,無Ⅳ期胃癌患者。取同期行開腹手術治療的胃癌的2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31~78歲,平均(54.7±15.2)歲;其中有5例行全胃切除,10例行近端胃癌根治術,13例行遠端胃癌根治術。所有患者都在術前經病理科確診為胃癌。28例胃癌中,依照TNM分期法,有3例Ⅰ期胃癌,10例Ⅱ期胃癌,15例Ⅲ期胃癌,無Ⅳ期胃癌患者。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主刀醫生站立于患者的左側,副主刀醫生(第一助手)、助手、護士站立于患者的右側。采用五孔操作法,在腹腔鏡下切除胃部腫瘤。
1.3 無瘤技術 第1步,在臍周形成氣腹。使用氣腹機,用接近人體體溫的二氧化碳建立氣腹,腹壓大約為13 mmHg。手術后應當經由穿刺鞘閥門將二氧化碳排出,以杜絕二氧化碳泄漏現象。進行穿刺時,需要固定好穿刺器,注意不使其在術中移動、滑出,避免氣體泄漏。若發生氣體泄漏,可以觀察到氣腹壓偏低,這時需采取一定的應急措施,封閉間隙,如使用新的密封圈等等。第2步,從兩側沿腹主動脈檢查胃部臨近器官的狀況,這包括肝、膽、胰、脾以及胃部周邊部位的情況。第3步,觀察有無腹腔積液形成,若有,引流出腹腔積液。第4步,當腫瘤細胞擴散到漿膜層時,為避免腫瘤細胞進一步擴散,種植到其他部位,需通過穿刺器置入細管,在腫瘤表面涂上TH膠并及時更換新的器械。第5步,為避免腫瘤細胞經血道擴散,需沿著胃壁結扎各個大血管。第6步,為避免胃內的腫瘤細胞脫落種植到十二指腸,需結扎十二指腸球部。第7步,采用電刀等銳性器械清除胃部病灶及其周邊的淋巴結,需注意的是,根據患者情況,還應清理胃鄰近器官一定范圍內的淋巴結。第8步,為避免腫瘤細胞擴散,需確定合適的切除界線,近切緣需>6 cm,而遠切緣需>3 cm。第9步,切除過程中應當避免擠壓腫瘤,防止腫瘤破裂,進而大范圍的擴散。切除腫瘤后,需用大量的溫度適宜的蒸餾水清潔、沖洗腹腔。第10步,放置抗癌藥物,縫合切口,引流腹腔內液體,最后放氣[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28例均利用無瘤技術成功完成了腹腔鏡下的胃癌根治術。術后隨訪1~2年,都沒有復發的現象,也無吻合處腫脹出血、纖維增生導致梗阻以及腫瘤細胞種植轉移等并發癥狀?;颊叩钠骄中g時間為(217.6±67.1)min,手術出血的平均量為(98.7±53.2)mL,清掃淋巴結的平均數目為(22.8±5.7)枚。跟對照組比較,無論是手術時間、手術的出血狀況還是術后并發癥情況,觀察組都具有明顯的優勢(P<0.05)。而2組的清掃淋巴結數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均無1例復發。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的結果比較±s)

表1 2組患者治療的結果比較±s)
病例術例數患者年齡(歲)手術時間(min)手術出血量(mL)清掃淋巴結數目復發病例(n)并發其它癥狀病例(n)觀察組2854.9±15.7217.6±67.198.7±53.222.8±5.700對照組2854.7±15.2262.5±78.2158.7±71.922.6±5.606
為避免腫瘤細胞擴散,提高胃癌根治術的治療效果,我們必須在胃癌手術中遵循無瘤原則。這具體包括盡量不觸碰腫瘤,不擠壓瘤體,將腫瘤的血運斷開,結扎十二指腸球部以及清洗腹腔,留置抗癌藥物等等。腹腔鏡下的手術具有其獨特性[4]。若在腹腔鏡上或是開孔處存在腫瘤細胞,則可能造成醫源性腫瘤細胞擴散。手術中應當采用帶螺紋的腹腔鏡,使其能夠緊密貼合切口,并且不能移動、滑出[5-6]。
本研究中28例患者均應用的是二氧化碳氣腹,二氧化碳氣腹會影響人體的內環境,影響腹部的免疫水平。機體內環境的改變可能會增大腫瘤細胞擴散的概率,所以參與手術的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臨床技能,熟練地進行手術的各項操作,盡可能地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小腫瘤擴散的概率。手術中還需注意的是避免二氧化碳泄漏,一旦氣體泄漏,腫瘤細胞就有可能在氣體的作用下運動到開孔處,進而導致種植轉移,引起其他器官產生腫瘤。所以在手術最后必須先排出氣體再除去套管[7-8]。
綜上所述,微創手術給患者造成的創口更小,腹腔鏡下的手術更為直觀、操作更為精確,將無瘤技術與微創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具有開放技術無法想像的治療優勢,應用效果和前景十分良好,值得推廣。
[1] 張貴年,黃順榮.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4):333-334.
[2] 張賢坤,劉宏斌,蘇琳,等.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10):811-812.
[3] 李棟,周旭坤,李平,等.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輔助下進展期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體會[J].農墾醫學,2011,33(5):412-415.
[4] 劉勇,潘源,梁寒,等.無瘤技術在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2012,4(3):176-179.
[5] 韓曉鵬,李三黨,景化忠,等.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4):509-511.
[6] 張振翼,秦瑞峰,袁增江,等.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3):302-303.
[7] 韓曉鵬,于建平,劉宏斌,等.應用無瘤技術行腹腔鏡下胃癌D2根治術153例[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4,26(4):60-63.
[8] 張振翼,秦瑞峰,袁增江,等.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無瘤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22):1800-18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046
江西 343000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 (王冬芽) 井岡山大學醫學部(周青) 330066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毅)
周青 E-mail:wangdongya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