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日鋒
摘要: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企業的發展形勢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企業能夠持續快速發展的必備條件是企業管理的創新。企業管理創新是否有效主要在于企業管理創新的評價機制。首先要明確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定義,其次整理能夠反映創新是否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指標,即企業管理創新評價機制,最后按照評價機制的結果確定企業管理創新的方案,對企業管理進行改革,以更好地完成企業效益。
關鍵詞:企業管理 管理創新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069-02
當下企業競爭中,創新是所有企業持續發展的基本技能,只有與時俱進把創新作為首要發展目標,才能保證不被競爭淘汰。所有創新工作的展開,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而創新工作得以實現需要管理職能來實現。企業管理創新的目的是在市場經濟中有立足之地,而最明顯的標識是企業的效益,企業管理創新后,通過各類指標反映創新帶來的效益,匯總這些指標的規律和特點,研究出一套特定的創新評價機制,有助于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1.管理創新的定義
創新,也叫創造。創造是一個個體根據特定目標,結合已有的條件,產生新的、有價值的成果。運用一切已知的條件,產生出新穎、有價值的成果(精神的、物質的)的認知和行為活動。縱觀當代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中處于主動,立于不敗之地。管理創新是企業為了實現經濟效益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的創新活動。最早提出“創新”這一概念的是經濟學家熊彼特,熊彼特認為創新是一項新的活動,能更好地提高資源配置。而他的這一理論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我國,最早提出創新觀念的是芮明杰和常修澤等教授,他們認為創新是對已有資源的重新整合,對于新的整合方式帶來的經濟效益即為創新的效果。當然這種創新的定義相對狹窄。在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對創新的定義還在不斷研究中。該文就國內芮明杰教授的看法,從其對創新的理解中總結了3方面的內涵:第一,管理創新是對效率和效果兩者的同時定義,是能同時實現兩者的有效方式;第二,企業的各個基本構成要素,比如管理者、物資設備、財產等都是管理創新的對象;第三,凡是以企業生存和發展為目的,而對周圍環境和資源進行整合而產生的新的方式方法即為創新。
2.管理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
2.1管理創新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要求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世界各國形成了巨大的緊密結合的網狀關系,相互之間存在著微妙的相互制約的關系。國內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處于同一國家,企業可以觀察并分析其發展趨勢。現如今競爭范圍擴大到世界范圍內,競爭形勢嚴峻,企業管理創新問題迫在眉睫,是所有企業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2.2管理創新推動企業不斷前進
企業管理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能夠在長期競爭中生存下來的企業,能夠從不起眼的小公司做到穩如泰山的大公司,不僅靠良好的信譽、過硬的技術、過優的產品,更需要一個具備超強管理創新能力的管理團隊。管理創新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力量,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主心骨。
2.3管理創新是企業競爭的基本手段
管理創新是企業的的靈魂,企業的持續發展過程也是管理創新的過程,是企業獲得最佳效益的過程。其創新結果直接代表企業的利益。科學有效的創新方法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存活的有效法寶,如果創新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其結果定為企業達到理想的收益。
3.建立管理創新評價機制
管理創新的評價機制由評價目標、評價主體、評價方法3部分組成。是指按照指定的評價目標,對指定的評價對象,選用合適的評價方法,按照規范的評價流程,對企業進行評估。
3.1評價目標
對企業管理創新進行評估的第一步驟就是評價目標的選取。合適的評價目標是根據企業管理創新的最初目的選擇得出的。第一,每一個完整的操作體系都是由眾多獨立的個體組合而成,通過彼此的資源互換、配合,最終保持平衡狀態。第二,即使整體系統保持平衡,但受外部環境不斷發生變化的干擾,內部的獨立個體之間會受到相應程度的干擾,因此要保持整體平衡狀態,內部個體必須做出順應外部變化的變化。若不及時變化,就會造成系統癱瘓。企業的生存法則就是做到與時俱進,隨著外部競爭力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及時做出相應的對策,即企業管理創新,只要找到正確有效的管理倉H新途徑,就可以保證企業長久地發展下去。
3.2評價主體
管理創新評價的基礎要素即評價主體,評價主體的選擇要根據管理創新的劃分方式,不同的管理創新方式,直接影響其效果的表達,在時間、表達結果上都會出現差異。其次,單一、落后的用企業財務經濟指標來評估管理創新為企業帶來的成果和效益的大小是片面的,不能綜合地顯示管理創新為企業產生的相關效益。
3.2.1管理創新的劃分方式
企業是管理創新的主體,但人是企業的管理者,而所受教育不同、文化信仰不同、地域環境不同都能導致人的意識行為不同,所以,在對管理創新劃分時要分清是意識主體,還是實踐主體。
3.2.2管理創新的內容
管理創新的內容包括環境、制度、目標、結構、組織要素等不同的分類主體。舉例說明幾個創新內容,如環境創新是企業通過改造外觀設備,打造符合消費者消費狀態的環境,或是打造利于內部工作者調動工作積極性的氛圍。但創新是無法用實物估測的。制度創新是指企業內部員工與公司的關系,公司對員工制定的規章制度及薪酬福利等,制度的創新是為了更好地穩固公司內部員工的關系。目標創新是最復雜、最有效、最直觀的評價結果,目標的定制受競爭市場和消費者雙重因素的影響,對于每一次影響過后的調整政策都可以說是一種創新。不管是哪種創新,都是按照企業所處的環境,根據實時的發展競爭情況,做的有效創新行為。
3.2.3評價主體的確立
圍繞一個企業將所接觸的人劃分為兩類,就是公司內部員工和公司外部消費者,而企業的經濟效益好壞取決于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消費程度,所以選擇消費者作為評價對象是最合理的。當然,其他影響因素也可以作為評價對象,但其評價結果只代表某一因素對企業影響的程度大小,并不能左右企業的生存發展。
3.3評價方法
在評價目標和評價對象確立后,評價方法的選擇是評估的最后一步,選擇合適評價方法進行評估,最終得出管理創新的評價結果。評價方法雖然是評估工作的最后一步,但確實是進行評估活動是否合理的主要決定因素,在評價目標和對象確立后,如果沒有選擇相對應的評價方法,即使最終得出評估結果,也沒有任何意義。通過學者多次試驗得出的最符合使用,目前針對各不確定因素進行評估的方法是結構方程模型,排除單一因素對結果的片面性,結構方程模型是通過綜合變量之間的關系得出的結論。
4.結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展的靈魂。企業管理創新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靈魂,是競爭過程中的核心力量。企業管理的創新是全球經濟發展的要求,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是企業競爭的有效方法。而科學有效的管理創新評價機制對管理創新能力具有導向性作用,對于企業綜合實力的提高具有指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