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君
摘要:該文通過對目前我國音樂教育管理體制及學科發展的現狀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了學科建設的相應對策,即通過科學決策、音樂新課程的實驗推廣相結合、整合教育資源等建議,以適應音樂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和人才培養需求。
關鍵詞:音樂教育 教育改革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099-02
音樂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與之相配套的音樂實驗教材,對當前學校音樂教育形成了積極而深刻的影響,不僅涉及范圍廣,推廣力度大,而且改革內容具體,參與者眾多。隨著音樂教育的推廣與深入,我國的小學、中學將全部進入音樂新課程。文章通過全面回顧音樂教育改革的經驗和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推動音樂教育的良好發展。
1.音樂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改革與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由于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教育發展水平存在一定差異,也造成了音樂課程改革發展存在不平衡的現象。例如上海、廣州、深圳降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有著豐富的音樂教育資源,教師通過不斷的課程培訓,對于改革理念與課程精神已經深入人心,大多數教師都能積極參與新課程實施中,根據課程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并且在教學內容、形式及方法上做出有益嘗試。而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是一些偏遠村鎮,對于音樂課程的推廣并不理想,許多教師對新課程了解較少,有的教師甚至還沒有見過新的課程標準,這也說明音樂新課程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還遠遠不夠。雖然各級教育部門十分重視新課程的推廣,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總體情況并不樂觀,尤其到縣級以下的教育機構,新課程的培訓效果和質量都大打折扣。
1.2課程實踐有待完善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有著規范的時間和要求,有普遍的適應性和標準。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音樂課程標準也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其中的標準文本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指導性。但是局限于我國對于音樂教育的整體研究水平及實踐能力,音樂新課程標準還存在一定的理論弱點,還有待于進一步充實、調整和提高。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普通學校的音樂課程的性質與理論根據都不夠充分,缺少有力的研究成果支持。例如音樂教育與學生發展的關系;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手段等,這些內容都關系到音樂教育改革研究,而目前關于音樂教育的理論問題研究還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其次,不同階段的音樂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認知還存在一定差異與不確定性。對于音樂教育中的理論內容,還需要更加仔細,但又不失靈活性。目前的音樂課程標準更多的采用了感受、了解等用語,涉及的內容和含義較廣泛,沒有標準的要求和尺度,雖然適用的范圍更加普遍,但也包含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最后,是音樂課程評價體系的問題。雖然在音樂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提出了課程評價體系原則,但是這些評價要求相對較籠統,不僅缺少應有的技能要求,而且與所學的音樂課程內容沒有做好有效的銜接,這也使課程標準缺少了應有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音樂新課程標準作為我國音樂教育發展走向的重要標準,要盡可能地尋求其科學性和實踐性。音樂教育作為一種藝術教育,只有參與意愿是遠遠不夠,還需要有規范的標準和具體的技能與知識,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識技能體系,才能真正使音樂教育走向規范和長遠。
1.3音樂課程標準中存在編審弊端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質的進步。但是在新教材的編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新的音樂教材中,雖然數量沒變,但是特點卻不夠鮮明,一些教材的內容出現了重復、容量過多等現象,對于教材呈現的主題線索不夠清晰,缺少音樂特點,還有一些教材過分追求外在包裝,忽視了音樂的內涵。雖然國家教育部門十分重視教材的審查工作,但是由于涉及范圍大,工作量繁重,因此,教材審查也成為政策性和學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審查人員具有豐富的學術水平和責任感。在一些地區,由于教材的審查過程不夠細致,送審時間緊等原因,也造成了一些教材存在片面性等問題,缺乏了應有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此外,由于教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也不利于優秀教材的推廣。
2.音樂教育發展的對策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為我國公民接受連續的音樂教育,提升藝術審美素養提供了基礎和保證。在對音樂教育發展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制訂相應的對策,以促進音樂教育的良好發展。
2.1充分發揮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
音樂教育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之一,藝術教育管理涉及多個職門部門,通過這些部門的協調合作,才能為學校的音樂教育提供科學有效的決策。但是由于各個部門之間缺少一些溝通,因此,在對學校的藝術教育管理工作中還未形成有效統一。對此,可以從工作機制等方面進行健全。首先,在涉及到學校藝術教育的一些重大問題和活動時,相關教育部門應建立信息通報等機制,以利于各部門共同做出決定。其次,健全藝術教育委員會職責,確保其權威性,凝聚藝術教育課程的專業力量。最后,要正確處理職能部門與學術團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群體團體的力量,發揮他們的學科建設的積極性和靈活性,發掘其在音樂教學與推廣中的潛能,共同促進音樂教育發展。
2.2整合教學資源,加強學科建設
我國的音樂教育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雖然積極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理論研究相對落后。隨著音樂教育研究的不斷發展,一些音樂教育者也推出了一批相關的理論著作,但是從整體來看,理論研究仍然是音樂教育的弱項,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針對這種現狀,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對一些重大的理論課題目進行申報立項,組織一些精干力量進行課題研究,并將這些課題普及到音樂教育人才建設中,逐漸改變我國的音樂理論研究落后的狀況。
2.3加強和鼓勵傳統民間音樂的開發利用
傳統民間音樂是我國音樂的重要組成內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現。雖然在音樂教材編寫中已經滲透了傳統音樂資源,但深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一些豐富的民族音樂材料安排的很少。其實,許多民間歌曲都充滿了生活氣息,鮮明而生動,如果改編成適宜學校音樂教育的歌曲,能夠將民族傳統美德融入音樂活動中,將傳統文化與精神內涵相統一,拓寬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播渠道,也能夠有效豐富學校音樂教材建設。
2.4加快音樂專業教育隊伍建設
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使音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高校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前提下,以藝術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自身的辦學條件,適當增減課時,調整課程形式,同時加強對音樂學科教學的監督檢查,以確保音樂教育符合教學規格要求。此外,為了保證音樂教師的教育水平,要加強音樂教師資格證制制度的建立,考核內容也應包括音樂理論、音樂技能及人文素養等方面,以確保音樂課程的教育質量,滿足音樂教學需求,使我國的音樂教育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總之,我國音樂教育工作的推廣,是適應我國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健全學校音樂教育統一決策機制,倡導科學化的教育環境,才能真正實現教育與美育的有效結合,滿足藝術教育人才培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