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要:高職院校的招生與就業工作是影響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因素。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數是高職院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學校經濟條件改善的重要條件。就業是學校和每一個高職生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受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面臨巨大挑戰,成為制約高職院校發展的瓶頸。該文從我國目前高職院校招生和就業工作所面臨的困境為出發點,分析了高職院校招生工作困境的主要原因和就業現狀,針對問題和現狀給高職院校招生和就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招生 就業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148-02
高職院校是培養一線生產人才的重要場所,多年來,高職院校為我國生產制造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國家和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在資金和政策方面都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現狀不容樂觀。數據顯示,我國有些高職院校的生源數量在逐年銳減,生源的數量直接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2016年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可達到765萬,但是國內的就業崗位卻沒有跟著大幅增長,這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高校尚且如此,職業院校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生源量銳減、就業壓力增大是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該文從生源量減少和國內就業形勢入手對高職院校的招生和就業兩大問題進行分析。
1.高職院校生源量減少的原因
受高校擴招政策和民辦高校數量急劇增加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量逐年呈下降趨勢,招生工作困難重重。調查顯示,我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困難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高職院校生源素質的影響
受高校擴招政策和國家放寬了高職院校學生入學文化成績的限制雙重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考不上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就讀高職院校是無奈之舉。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素質比較差,在高職校園里只是抱著混日子的態度,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漠不關心,他們認為學好學壞都一個樣。學生這種不思進取的狀態給外界傳遞了高職院校的學風和學習現狀,很多人對高職院校都沒有什么好印象,如此的惡性循環則使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更加困難。
1.2家長和學生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
“學而優則仕”這是許多家長和學生的心愿,在他們看來,只有在高等院校就讀才能真正走上仕途,高職院校培養的都是工人,工作辛苦不說,永遠也不可能真正走上管理層。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必須上普通高等院校,而且必須上名校。只有上了普通高等院校那才算真正的成功與成才,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因此,高職院校根本不在他們報考的范圍之內,對孩子上高職院校很多家長是無法接受的。所以,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才會難上加難。
1.3學生就業觀念的影響
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式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只有考上名校才能找到好工作,名校的學生在就業中才會更勝一籌,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找工作也面臨著巨大困難,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才會是難上加難,他們找到的工作肯定是名校學生和普通高校學生挑剩下的,因此,很多學生想不管怎么樣,都必須讀本科院校。因此,學生對高職院校院校的就業顧慮也直接影響了高職院校的生源量。
1.4現實社會情況對高職生源量的影響
雖然我國在走向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進。但是,我國的貧富差距在逐漸拉大也是不爭的事實。許多普通農村家庭無法支付高額的學費,這導致許多高中生畢業后沒有考上普通高等院校就得外出打工,雖然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但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只能放棄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這也是高職院校招生困難的重要原因。
2.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就業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其在就業中的劣勢也不容忽視??傊?,高職畢業生在就業中優、劣勢并存的。
2.1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優勢
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國家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和發展重視程度比較高。我國的就業形勢雖然不容樂觀,但是一些企業卻在高等院校找不到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高等院校的學生理論知識豐富,但是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差,而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強,薪酬待遇卻比高等院校畢業生少,在就業中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另一方面,技術人員缺乏嚴重,是我國目前各行各業的發展現狀。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主要就是培養技術人才的場所。因此,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如果在學校勤學苦練,練好自己的基本技能,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
2.2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劣勢
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劣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表現:第一,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文化素質比較差,在高職校園基本上都是抱著混日子的態度,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缺乏理性的認識,導致其在擇業過程中也處于盲目狀態;第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采用大機器生產,對人員的需求量在逐步減少。高職畢業生與高校畢業生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他們在就業中都是從事待遇和發展前景都不是很好的職業,就業的穩定性比較差。第三,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不符嚴重制約著畢業生就業。高職院校不做市場調查,不明確市場的發展方向與需求,在專業課設置方面與市場方向偏離較大,導致畢業生能力差,就業比較困難。
3.改善高職院校招生與就業工作的對策
招生和就業工作要想實現新突破、新發展,學校必須調整和改進專業設置,加強校企合作,積極調整學校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素質。改善高職院校招生與就業工作必須從以下幾點入手。
3.1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設置,特色強校
高職院校應該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設置,及時取消無市場需求的專業,增設市場需求量大的專業。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明確市場的需求是學校課程設置的指導,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和轉型,因此,高職院校也應該積極調整專業設置,促進學校的健康快速發展。另外,高職院校重視就業對招生工作的作用,如果該校學生在就業中優勢明顯,招生工作的渠道也就此打開,招生工作將不再是制約該校發展的瓶頸。就業的優勢源于優質的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狠抓教學質量,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學校所在地方的特色產業,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職院校,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就業,以就業率作為招生工作的突破口。
3.2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強是在就業中的明顯優勢,學校應該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學校應該增設實訓設備,增加實訓教學的時間,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確實訓教學的意義和作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承擔起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重擔,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讓學生有明確的擇業觀,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充滿信心,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在思想上提前進入就業狀態。
3.3加強校企合作,拉近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
高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必須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在高職學生三年的學習生涯中,前兩年必須讓學生明確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自己的能力與企業的需求到底還有多遠的距離,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這也有利于學生的就業。第三年,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增強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實習之前學校也可以定期邀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來校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快速地融入實習工作中,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學生實習現狀的記錄工作,并將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問題反饋給學校,學校根據本屆學生實習的現狀改進下一屆學生的教學思路與方案,促進學生就業。
3.4發揮政府職能,統籌規劃招生與就業工作
政府的職能不僅發揮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政府必須充分發揮文化職能,統籌規劃高職院校的招生與就業工作。國家和相關教學部門應該根據各個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對高職院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教育部門應該對高職院校的招生計劃進行審核,根據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就業率規劃招生人數,對就業率高、教學質量好的高職院校應該增加招生計劃,對質量差的學校應該限制或者暫停招生計劃。政府應該做好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協調工作,增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用看得見的手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強有力的調控,保證學生就業和學生招生工作的發展。
4.結語
招生和就業是控制高職院校發展的命脈,只有招生和就業工作都有新突破,學校才能健康平穩發展。該文從學生角度、就業觀念、社會現狀等方面分析了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困難的原因,并從調整專業設置、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加強校企合作和政府職能四個方面提出了我國現階段高職院校招生與就業的對策和思路。望高職院校能夠突破發展瓶頸,為我國的生產制造業繼續輸送優秀人才,為就讀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目標,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