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
摘 要:中職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中等職業學校的重要教育內容。而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所以該課程的教學需要對理論與實踐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以任務為驅動,以理論為依據。本文就是從這個思路出發,對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條件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37-02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而且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中新技術、新名詞層出不窮,實踐性非常強。為了適應當前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需要,中職學校計算機的相關專業普遍開設了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以培養大批懂網絡會管理的技術型人才。而由于中職學校的培養日標及學生的理論基礎等的因素,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不可能照搬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及模式,所以中職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一些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更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結合專業知識熟練應用計算機網絡的能力。
二、當前中職計算機網絡的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1、仍然使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
目前,很多學校計算機網絡課程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還基本以老師講授為中心,而學生只是作為觀眾,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整個教學過程不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驗條件跟不上技術的發展
目前大部分學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基本上是驗證性實驗,與網絡應用實際結合得不夠緊密,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例如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局域網的設置、服務器的調整、網絡設備的配置等。
3、網絡理論不能很好地與應用結合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以OSI模型為基礎,講解各層結構和通信協議的原理,而實際的網絡應用中卻是以TCP/IP協議集為主,這樣導致教學內容不能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三、提高計算機網絡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1、優選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在選擇教材時務必仔細、科學,務必根據中職教育的特點來科學選擇教材,在選擇教材時要求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應遵循“淡化理論,夠用為度,突出應用”的原則。
在課程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根據“實用性”原則而有所增刪,例如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教材均以OSI七層體系結構為基礎內容,實際上,OSI在網絡應用中是很少見的,它只是描述了計算機之間通信的方法和規則。其參考價值遠大于實用價值。因此,在規劃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更加具有實用性的TCP/IP體系結構上。
另外,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網絡應用不斷涌現。因此,在制訂教學大綱時應將比較前沿的網絡技術引進到教學內容中,并刪除一些已經過時的知識。例如將已經不太常用的集線器(HUB)、X.25等內容刪除,增加網絡安全和網絡管理方面的內容,再引進一些更前沿的知識(包括物聯網、云計算等),供學生參考。
2、盡可能多的采用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在計算機網絡的課程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不僅可以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情景的差距,還可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造性思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有以下幾個注意點:
(1)設計好任務完成的步驟。在對學生進行任務教學的時候,教師的身份是點評者。例如當所舉的任務進行到需求分析這個步驟時,教師可以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成為一名分析人員,去思考要向客戶詢問什么。這是整個任務驅動教學過程的關鍵與中心環節。教師除了對方向性進行修正之外,不要隨意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否則,任務教學將流于形式。
(2)正確處理任務中會產生的錯誤。任務之所以稱之為任務,就是因為在其中包含了眾多的問題、矛盾以至沖突,即便是最成功的任務,在其形成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偏差。但是這些錯誤也是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所以,將任務中這些問題在課堂上暴露出來將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運用。
(3)角色扮演。在網絡任務教學實踐中,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工程商、客戶、供應商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大家共同討論、協作,從成本、收益、工程難度、進度等各個方面思考該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3、加強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重視仿真技術在實驗中的應用
首先,要加強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完成計算機網絡實驗不能僅僅為了驗證理論內容的正確性,更重要的是要達到學以致用和擴展學生的視角的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以完善的實驗設備及實驗方案為前提,同時可以采用仿真實驗。例如利用交換機模擬軟件,通過仿Web界而來模擬一層/三層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包括基本的IP設置、VLAN設置、路由設置等,可以進行基本的局域網模擬實驗。學生通過這些模擬操作,增強了他們對網絡設備的配置與管理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
其次,規范實驗教學內容。學生在進行實驗的時候是以實驗教材為參考的,實驗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和操作。所以,在編定實驗內容時應對每一次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背景、注意事項作出明確的說明。
4、做好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明顯的優點:教學形象生動,把大量的圖表提前準備好可以節省課堂時間,同時還可以給學生展示更多的信息,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能。然而,很多所謂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這樣等于把多媒體課件變成了電子講稿,失去了它本來應有的意義。
筆者認為,在授課過程中仍然要堅持以板書為主,多媒體教學則應作為一種輔助的方法出現在課堂上,多媒體應更多地表現為圖形和動畫,才能使得講課內容更加生動、活潑。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包含很多有關某種技術工作過程的內容。根據筆者的親身體會,如果在黑板上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不但占用大量篇幅和時間,而且很難讓學生獲得直觀感受。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內容以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出來,再附以教師對每一個過程的描述。這樣做不但可以降低講解過程中相關文字描述的篇幅和難度,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感性認識,利于他們對知識的掌握。
四、小結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計算機網絡教學愈顯重要,同時對該課程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