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媚
摘 要: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班班通”所具備的信息的高密度、傳遞的高速度、交互的高強度等特點,使教師由傳統的解釋者變為整個群體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協作者,從而定格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興趣;主體地位;輔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147-01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精神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隨著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給當今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也促使教育教學模式發生質的飛躍,而“班班通”作為解決教育需要的先驅者來到了教育中。它將物理學博大精深的科學信息以電教教材為載體集中傳遞給了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注意、情感和思維活動等心理特點,使學生注意力的聚焦點得到合理調控和分配。“班班通”為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我校是一所農村高完中,那么如何恰當利用“班班通”使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更優化?我談談自己在物理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班班通”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在教育界根深蒂固,教師獨角戲式的教學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有時候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懨懨欲睡。“班班通”很有效的改變了這一狀況。由于“班班通”具備信息的高密度、傳遞的高速度、交互的高強度等特點,使教師由傳統的解釋者的地位轉變為整個群體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協作者,從而定格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并且還促進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必須與時俱進。
二、“班班通”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教學始終應該堅持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主體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培養富有創造性的能適應新時代需要的人,只停留在知識的教學上,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和學科進步。“班班通”的強大功能引領學生走出傳統的、單一的、狹隘的課堂,教師通過PPT、flash視頻等工具創設豐富的物理情境,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探究物理規律,解決一些常見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從而達到掌握物理知識的目的,逐步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來,肯定比教師唱獨角戲強得多。我校結合“班班通”創建了三課五環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班班通”的作用。
三、“班班通”可以有效輔助教學
在物理教學中有許多物理現象和過程是教師很難用語言在課堂上講清楚的,即使能講清楚,往往也要重復多遍,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課堂效率不高,長期這樣學生會覺得物理課堂會很枯燥無味。而這些知識點往往是教學的重點,如果利用“班班通”播放多媒體課件,會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教學手段。
1、合理應用巧解教學重難點
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來確定如何制作課件,如何使用課件,運用得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探究凸透鏡成像》時,教師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講解,是很枯燥無味的,也不能很好的展示成像的特點,學生往往會聽得摸頭不知腦。如果完全通過做實驗來探究,會浪費掉很多時間,并且不能有效的得到正確的結論。當我們用“班班通”播放動畫課件來展示整個過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學生只需要邊聽邊看就能理解,很容易觀察出物距像距以及像的變化規律,再用實驗進行驗證該過程,既強調了實驗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縮短了講授時間,教學效果也好。同樣,在講授《神奇的眼睛》一節時,對于眼睛是如何通過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來看清遠處和近處的物體的,這些教學難點,借助于動畫課件,便能化難為易。
2、彌補實驗不足,增強實驗演示效果
在我們物理實驗教學中,有些儀器可見度小,演示實驗效果差。如在學習刻度尺、機械停表、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及讀數時,雖然學校能保證提供這些儀器,但由于這些儀器刻度比較小,教師講解示范起來比較吃力。有了“班班通”教師可以將刻度尺、秒表、量筒、天平等甚至一切方便展示的實驗儀器都拿到視頻投影儀或投影幻燈機上進行演示、測量、讀數、分析;因此利用實物投影儀或幻燈機等電教媒體的放大作用,能讓全班同學都能夠詳細、全面觀察到教師的具體操作過程和讀數方法,從而彌補了實驗的不足,增強了實驗演示效果。
3、聯系實際與擴大知識面
實際的內容,一方面是自然的,或是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內容,如:觀察超聲、次聲的應用,神奇的鏡子,色光的混合,潛水艇沉浮原理、熱氣球等。這些內容既可以制作成動畫課件,也可以播放實際的視頻,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是科學技術的實際內容,如超導技術、激光技術,失重等現象,利用“班班通”播放視頻,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班班通”不僅增加了課堂容量,優化了課堂結構,還提高了課堂效率,維護了教師的健康。
總之在教學中,恰當運用“班班通”教育資源,以其直觀形象、動態性等特點,生動而充分地展現物理之美,使學生為之動情、愉快、振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