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希
摘 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將它與中國教育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實現途徑,也是素質教育的必要措施。應用新媒體教學資源,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而在這一過程中促進教學方法朝著研究性學習轉變,尤其是化學等理論性、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將網絡教育資源應用到化學教學應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中,是化學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本文從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內容出發,分析如何將網絡教育資源應用到化學研究性學習中,并通過實際例子做出解釋,為我國化學教學改革提供新方向。
關鍵詞: 網絡教育資源 化學研究性學習 應用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逐漸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深入經濟發展各個領域,伴隨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廣泛使用,網絡教學資源開始建立并不斷豐富。化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運用研究性學習方法教學,并將它與網絡教育資源相結合,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聯系,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研究如何將網絡教育資源應用到化學研究性學習中是目前化學教學改革的新課題。
一、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內容
研究性學習是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要求學生自行對學習內容進行策劃、實施并自我評價。通過這種學習,學生可以將現有知識和以往各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并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主要目的是通過布置研究課題的方式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促進知識的綜合性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1]。
二、如何將網絡教育資源應用到化學研究性學習中
(一)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網絡教育資源,使學生了解網絡教學資源。
將網絡信息技術融入教學過程中,使教學資源不斷豐富。目前化學網絡教育資源主要有以下幾種:幻燈片、網絡教案、網絡試題庫、化學電子書刊、化學學習網站、化學教學視頻[2]。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合理運用網絡教育資源,不僅可以強化教學效果,而且可以讓學生了解網絡教育資源的類型和獲取途徑,在化學研究性學習中能獨立運用這些資源。
(二)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組織學生自主研究學習。
在研究性學習中,化學教師要借鑒國內外經驗,積極思考,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研究課題,保證研究課題的價值。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生活相結合,使研究課題生活化,便于學生理解。通過布置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分組研究或獨自研究。針對課堂上的研究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對于課后研究任務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保證學生安全,同時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創新。
(三)重視研究性學習的成果,教師要分析學習效果,并及時糾正錯誤。
研究性任務結束后,教師要注意總結。通過研究課題結束后上交的研究報告或者現場解說,對正確的方法和內容再強調,糾正錯誤的方法和結果,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創新的試驗方法和思路,教師要重點思考,并在化學教學中探討分析,從而促進化學教學改革[3]。
三、將網絡教育資源應用到化學研究性學習中的事例解析
化學性研究學習是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加強合作的教學方法,強調實踐性。通過上面幾點主要措施,我們將用溶液的酸堿內容對研究性學習舉例,解析如何運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化學研究學習,加深對措施的理解,為化學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一)確定研究內容,布置研究性學習課題內容。
在講解溶液酸堿性的內容時,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彩色噴泉的視頻,并在課堂上做實驗演示用氨氣制作噴泉實驗,學生初步明白噴泉實驗原理,即氨氣在水中溶解體積比為1:700,使短時間內燒瓶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打開活塞后大氣壓將燒杯內的液體壓入燒瓶中形成紅色噴泉。在確保學生理解上面的內容后,提出問題:“除了紅色,能不能形成其他顏色的噴泉呢?如果可以要怎樣做?”
(二)組織學生分組研究,學生運用網絡教育資源得到研究結果。
組織學生分組研究,有秩序地進入化學實驗室,學生通過查詢網頁和化學教學視頻,總結出以下信息:噴泉的顏色是由溶液的酸堿性和氣體與液體的化學生成物決定的。如氨氣溶于水顯堿性,在水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遇堿顯紅色,若改用紫色石蕊試劑,則會顯藍色;氣體與液體的化學反應也影響顏色,如NaOH+KI(淀粉)成藍色,NaOH+NaBr成橙色等。得到這些信息后,組織學生自行實驗,選擇感興趣的氣體,通過選擇不同的實驗溶液和化學實驗裝置進行驗證。
(三)提交研究報告或演講。
實驗結束后,組織學生做研究報告。學生加深了對形成化學噴泉原理的理解,探索了噴泉實驗裝置及改進,成功做成了多種顏色的化學噴泉,獲得了學習能力。
(四)教師進行評估,并深入講解,改正研究過程中不正確的方法和錯誤的知識。
化學教師根據實驗結果,再次強調本次教學內容,深化理解,并且對實驗過程和結果做評價,糾正學生的錯誤。
結語
將網絡教育資源運用到化學研究性學習中,是推動化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除了上文提到的措施和實際例子外,化學教師還要積極思考,合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探索研究性學習課題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強化化學教學效果,同時為其他學科運用研究性學習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王念良,李超,劉端森.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與網絡教育資源應用[J].商洛學院學報,2013,04:67-71.
[2]孔玲,袁若,楊睿,傅英姿,王福昌,向云,許文菊.國家級網絡教育精品課程“分析化學”的建設[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5:184-187.
[3]徐海,任揚,黃春芳,趙斯祺,林雨霖.論E-時代下的化學教學實踐與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