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梅
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效果
田秀梅
目的 分析和探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分娩時出現剖宮產產后出血現象的3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臨床診斷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所有35例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中,有7患者(20.0%)軟產道損傷、9例(25.71%)患者凝血功能障礙、15例(42.86%)患者子宮收縮乏力、4例(11.43%)患者胎盤因素。經過相關治療之后,有32例(91.43%)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并最終復出院,另外3例(8.57%)患者由于病情比較嚴重,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結論 醫護人員要對產后出血可能的誘發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分娩前對產婦進行宣傳、教育,掌握產婦所有剖宮產指征,并根據患者的診斷結果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法,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產后出血率,而且還能確保母嬰的生命安全。
剖宮產;產后出血;臨床診斷;治療效果
如今,剖宮產產后出血已經成為婦產科中比較常見的危急并發癥狀。雖然該類現象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確診和治療,將會影響母嬰[1]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醫院的醫護人員對可能誘發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和掌握,針對產后出血癥狀,找到誘發出血的原因[2],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產婦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現對本院的主要診斷和治療方法進行匯報。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周口市川匯區計劃生育服務站婦產科接受分娩時出現剖宮產產后出血現象的3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臨床診斷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其年齡20~45歲,平均(34.5±1.05)歲;孕周31~42周,平均(38.9±0.25)周。其中10例剖宮產,25例順產;28例初產婦,7例經產婦。
1.2 診斷標準 臨床上對于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主要為:胎兒順利娩出24h后,陰道出現流血現象,并且其流血量超過了500mL。本院選用計量法、質量法、面積法來對產后出血情況進行統計。
1.3 治療方法 對于產后出血患者,要根據其出血情況立即進行止血處理,并適當的補充血容量,積極預防感染,糾正失血性休克,并針對不同的誘發因素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主要的誘發因素和治療方法為:(1)對子宮收縮乏力性誘發的產后出血患者,首先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乳頭及子宮刺激性按摩[3],促進子宮收縮,增肌激素分泌[4],加速子宮壁血竇[5]閉合。此外該過程中還要靜脈注射500mL生理鹽水+10U縮宮素,同時服用米索前列醇200μg,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注射欣母沛宮體[6]。隨后還需要將消毒過的面紗布條塞至宮腔,從而達到壓迫止血的效果。若上述治療方法無法達到預想的止血效果,則需經陰道對子宮動脈上行血管進行結扎處理。(2)由于胎盤滯留誘發的產后出血現象,此時需要馬上對患者進行全方位宮腔檢查,借助設備或徒手剝離滯留物或殘留胎盤[7],從而達到控制出血的目的,如果上述方法未達到止血效果,則需要在B超引導下進行刮宮術治療。(3)由于軟產道損傷[8]誘發的產后出血現象,此時需要馬上尋找出血點,立即徹底止血,同時還要根據解剖學原理對其實施逐層縫合。(4)對凝血功能障礙造成的出血患者,在對其進行止血的同時,還要給予輸血治療,這樣不僅可以適當補充血小板,而且還能有效改善微循環,并改善機體凝血功能[9]。如果未達到控制出血的目的,還需要采用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
上述所有患者在相關治療之后,還要按照其病情特點給予抗感染預防治療,密切觀察患者的惡露[10]情況及子宮復舊情況,定時幫助患者更換衛生護墊,并保持外陰干燥、清潔。平常適當的加強營養支持,合理糾正患者出現的貧血癥狀,必要的時候還要給予患者生活指導及心理疏導,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4 診斷標準 產后出血量判定標準:胎兒分娩2h后,產婦陰道出血量超過400mL,或1d內產婦陰道出血量超過500mL。
2.1 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分析 所有35例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中,有7患者(20.0%)軟產道損傷、9例(25.71%)患者凝血功能障礙、15例(42.86%)患者子宮收縮乏力、4例(11.43%)患者胎盤因素。見表1。

表1 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分析
2.2 產后出血患者治療效果 經過相關治療之后,有32例(91.43%)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并最終復出院,另外3例(8.57%)患者由于病情比較嚴重,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產后出血屬于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危急并發癥狀,此時就要求醫護人員對產后出血可能存在的誘發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掌握,并制定針對性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從而降低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確保產婦的順利分娩,降低了產婦或嬰兒的死亡率[11]。本次診斷結果顯示,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等,一旦患者發生產后出血現象,醫護人員要立刻組織醫療團隊,對其出血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其病情特點制定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同時還要根據患者出血量來適當補充血容量,糾正失血性休克現象[12],降低感染發生率。
目前,子宮收縮乏力已經成為誘發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大多數初產婦對分娩過程會產生一定的恐懼感,而且有些產婦會因為產程較長而過度消耗其體力,分娩過程中還會存在鎮靜劑和麻醉劑使用量過多、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貧血、宮腔感染以及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合并癥,這些因素都很容易誘發產婦出現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現象。為了有效改善產婦分娩情況,需要術前對產婦進行引導性分娩,并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干預,緩解患者出現的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同時還要告知產婦適當休息、合理飲食。分娩過程中,還要保證催產素的合理應用,避免產程過程中出現不良現象,根據產婦分娩狀況來決定是否使用鎮靜劑。如果患者存在出血現象后可以對其子宮進行適當的按摩,并輔以藥物治療,若仍然存在流血現象,可以采用宮腔紗條填塞法[13]進行止血,此外采用子宮次全切術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次通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之后,有32例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并最終康復出院,另外3例患者由于病情比較嚴重,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婦分娩過程中,誘發產后出血的因素比較多,而存在多產、多胎、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子宮畸形、子宮肌瘤[14]、子宮肌纖維變等產婦很容易出現出血癥狀,此時就需要醫護人員根據其出血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法,降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確保產婦和嬰兒的生命安全。
[1] 高艷.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診斷及防治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 2012(30):136.
[2] 肖歡,張震宇,劉崇東,等.妊娠羊產后出血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初步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4):551-553.
[3] 吳久玲,馬亞紅,楊欣,等.基層嚴重產后出血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9,20(2):158-161.
[4] 馬華,孫桂君,馬巍,等.剖宮產術后隱匿性產后出血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8):1902.
[5] 盛敏毅,應豪,段濤,等.宮縮劑不敏感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診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8):564-565.
[6] 杜錦秀.產后出血的診斷及急救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5(3):93.
[7] 韋榮華.產后出血103例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 2014(z1):152-153.
[8] 王玥.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和預防措施研究[J].天津醫藥, 2013(9):924-926.
[9] 陳庚吾.產后出血84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8):95.
[10] 惠彩蓮,劉小紅.60例胎盤早剝的早期診斷與臨床治療[J].當代醫學, 2013,19(25):37-38.
[11] 馬春平.產后出血DIC的治療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4):46-47.
[12] 劉京平.產后出血的臨床診斷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 2014,8(1):164-165.
[13] 王滿香.產后出血的原因及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2(4): 134-135.
[14] 王冬花.46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診療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 2014,8(26):59-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36
河南 466000 周口市川匯區計劃生育服務站 (田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