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蘇華
經腹全子宮切除與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后恢復療效比較
尹蘇華
目的 比較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在子宮切除患者中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接受治療的60例子宮切除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對照組患者實施經腹全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對2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0%,2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手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排氣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子宮切除患者的手術治療過程中,應用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開展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全子宮切除;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腹腔鏡
子宮出血、子宮腺肌癥以及子宮肌瘤等都是非常普遍的婦科疾病,如果想要將這些婦科疾病得到徹底的治療,則需要對患者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在當前醫學條件下,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以及經腹全子宮切除術,都是較為常用的手術方法[1]。本研究主要對60例子宮切除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分析,比較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在子宮切除患者中的手術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江蘇沭陽中山醫院接受治療的60例子宮切除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0例,患者年齡42~56歲,平均(49.3±2.7)歲,其中有1例患者為宮頸上皮內瘤變,5例患者為功能失調而導致的子宮出血,6例患者為子宮肌腺癥,15例患者為子宮肌瘤,3例患者為子宮腺肌瘤。觀察組30例,患者年齡40~55歲,平均(47.5±2.8)歲,其中有4例患者為子宮肌腺癥,9例患者為功能失調而導致的子宮出血,15例患者為子宮肌瘤,2例患者為子宮腺肌瘤。2組患者的年齡、病情等基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經腹全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應用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患者進行術前麻醉。手術切口位于患者的恥骨聯合上或臍恥之間,手術的切口長度為8cm左右,應用常規手術方式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對患者實施上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進行麻醉,腹腔鏡、氣腹機、PK刀或雙極電凝、單極電凝鉤、高清晰攝像頭系統、高頻電凝裝置、剪刀、瓷瓶舉宮器等是本次手術的設備。手術的操作方法為:對患者成功實施麻醉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以及常規的消毒鋪巾和應用舉宮器進行導尿,對患者作1個長約10mm的縱向切口位于患者臍孔上方2~3cm,順利將氣腹針穿刺,從而引起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形成,其氣腹壓力為12mmHg,將10mm Trocar穿刺入腹腔,取患者的頭低臀高位,然后通過鏡頭觀察患者盆腔內的具體狀況,在患者的左腹下作2個長為5.5mm的穿刺口,分別以5.5mm、5.5mmTrocar 穿刺進入患者腹腔,將手術器材置入,對患者的左右圓韌帶、骨盆漏斗韌帶、卵巢固有韌帶使用雙極電凝進行電切,將患者兩側闊韌帶前后葉進行電切,然后將患者膀胱反折腹膜進行打開,將患者的膀胱稍微下推使其正好處于穹隆下方,將患者部分主骶韌帶、子宮動靜脈進行分離電切,從而將患者的陰道穹隆顯露出來,應用單極電凝鉤從該處將患者的陰道穹隆實施電切,將離體的子宮通過患者的陰道將其取出,如果出現患者子宮過大難以取出時,可將患者的子宮通過碎塊后由陰道取出,使用“1”號可吸收線將陰道殘端間斷縫合3針,使用探頭對患者的盆腔進行觀察,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盆腔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將其完全吸出,查看盆腔內有無滲血情況,將二氧化碳的殘氣完全放出,將鏡體、Troca、器械順利取出,將患者的臍部穿刺口進行常規縫合[2-6]。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0%,2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患者的并發癥都主要表現為:腰腹部疼痛、排尿排便異常、感染等;觀察組患者的手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排氣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進行比較(x±s)
子宮出血、子宮腺肌癥以及子宮肌瘤等是非常普遍的婦科疾病,如果想要將這些婦科疾病得到徹底的治療,則需要對患者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在當前醫學條件下,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以及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均是較為常用的手術方法。
本研究對2組患者實施經腹全子宮切除手術與腹腔鏡全子宮切除手術,患者的手術均獲得了成功。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基本能夠在90min內完成手術,但手術過程中觀察組患者的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也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將腹腔鏡應用到子宮切除的手術中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降低患者的住院費用,同時也降低了手術的風險度。患者康復后對所有患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獲得了絕大部分患者的認可和好評。因此,在子宮切除患者的手術治療過程中,應用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開展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6-8]。
[1] 孫茹.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與經腹全子宮切除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4,20(11):516-517.
[2] 陳詠梅.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及陰式全宮切除術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4,18(13):537-529.
[3] 徐州棟,李衛.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并發癥的比較[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5,15(9):426-428.
[4] 楊郁.腹腔鏡筋膜內全子宮切除術、經腹全子宮切除術及陰式全宮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22(14):357-359.
[5] 劉瓊花,仲兆蘭,趙漫麗,等.經腹全子宮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式比較分析[J].環球中醫藥,2012,17(11):253-255.
[6] 彭皓月.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開腹全子宮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比較[J].當代醫學,2013,19(14):214-216.
[7] 吳志芬.陰式全子宮切除與開腹全子宮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2,18(7):413-415.
[8] 全正華.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比較[J].微創醫學,2011,16(6):423-4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51
江蘇 223600 江蘇沭陽中山醫院婦產科 (尹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