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婷婷
摘 要: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科學的課程安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日后各方面的學習能力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有效的課程安排不可忽視。筆者從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興趣、實行分層教學等幾個方面對課程安排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學;有效性;自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1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23
當今社會,國家越來越重視高素質教育,社會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而數學能力正是體現出他們綜合各種能力于一身的一門學科,它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項能力,在初中這個階段不僅需要學生認真學習,還要求教師起著應該有的積極作用。那么什么樣的課程安排算是優質教育?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課題。
一、初中課堂安排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單一
備課不充分,造成照本宣科的局面。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剛從小學升入中學的學生思維還不能及時地轉變,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初中數學教學,需要生動形象的、舉簡單化的生活事例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意義所在,讓學生明白數學也是源于生活的。而很多教師恰巧忽略了這一點。檢測發現,數學大多丟分在應用題上,顯然很大一部分是讀不懂題意。教師在講題的過程中,不應只是反反復復講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語言,時間久了自然失去了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二)教學方法落后
現在很多教師還是在全面地主宰課程,把方方面面都一手操辦,一節課45分鐘都在講解,學生根本無需多思考。備課是充分,但備課方向有問題。不是教師講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時代逐步淘汰掉,教師要掌握的是課堂節奏,是互動的過程,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甚至讓學生主宰課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和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教科書只是傳授知識的中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的知識和原理,培養他們挑戰數學難題的能力,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這個時候就不僅僅只為成績而學習,而是激發興趣,讓學生完全處于主動地位。
二、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程的有效性
(一)轉變教學理念,端正教學目標
首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的教學目標要有清晰的定位,應與時俱進,選擇最高效的教學方式,定位于“全方位、持續發展”的策略,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方面。為此應具體做到:
1.教師變“主宰”為“主導”,不要一味滿堂灌,掌握課堂節奏最重要。
2.教師變“填鴨式”為“啟發式”,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自主發現其中的知識原理。
3.學生變“知識接受”為“知識發現”,讓學生體驗知識帶來的樂趣和自信。
只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和教師的互助性,才能把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才能做到搭建有效課堂的第一步。比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行程問題、追擊問題、利潤問題、工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列出算術式,然后教師用新的方法列出函數式,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次函數的定義”。這些都是在生活中能切身感受到的知識,更淺顯易懂,再淺入深出,循序漸進,以此吸引學生想要探索其中奧妙的好奇心。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經歷“一般 —— 發現新知識 —— 一般”的過程,有效地解釋“一次函數的概念”。
(二)調動課堂實際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利用有趣的故事或者生活中的實例來學習數學理論知識,不僅能更有意思地學習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的理解,還能揭示數學中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提高對數學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講無理數這一節時,教師可以用數軸做解釋,每一個無理數都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出來,這就是說數軸上的點有些表示有理數,有些表示無理數。在講述“簡單事件概率”時,教師可以現場教學,讓全班學生進行有獎抽簽活動,讓他們參與其中,切身學到,能不能抽到獎是由概率決定的,而不是由先后順序決定的。
(三)推進分層教學,達到穩步提升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所以學生的位置必須受到重視。而教師是初中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長期以來,不少地區不少教師都采取加快教學進度,爭取更多時間來安排復習。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的節奏太快,會莫名給學生帶來緊張感。學習實踐變短,會壓制住學生的思維能力,導致知識靜化。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讓教師分層次教學,讓學生扎實地學好當前知識才能輕松應對復習階段。
1.對學習過程進行分層。分別分為:主觀能動型學生,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拓展知識層面;教師點撥型,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依賴型,需要監督才能學習的學生。
2.對學習作業進行分層。主觀能動性強的學生應該留些拔高競賽性作業,教師點撥學生,應該強調總結和思考類的題型。依賴型學生則布置些基礎題型。
3.對考試試卷進行分層。因為平時的目標不同,所以檢測的內容也要分層進行。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科特點進行教學,從實際出發,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層教學,穩步提升可以解決實際教學中學生所遇到的困難,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鼓勵學生學習,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習有信心,這樣才更推進學生各方面的協調進步與發展。
[責任編輯 金 東]